何 靜 馮小勇 唐保艷 江 琴(云南省文山州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
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后移植甲狀旁腺的功能評價
何 靜 馮小勇 唐保艷 江 琴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 探討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后移植甲狀旁腺的功能。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受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的患者100例,手術類型為甲狀腺腺葉及峽部切除,一葉切除、對側次全切除及甲狀腺全切除術。其中男性2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齡(58.9 ±11.9)歲。對比患者手術24 h、72 h、1周及術后1個月雙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結果 患者手術24 h、72 h、1周及術后1個月移植側與非移植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分別為(35.2±15.2)、(28.3±8.2)、(40.5±27.8)、(90.3±45.2)pg/mL、(26.4± 12.8)、(23.0±9.3)、(29.1±11.4)、(30.6±16.8)pg/mL,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本次研究認為選擇肱橈肌肌腹內進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療效可靠,術后1個月甲狀旁腺可基本恢復正常功能。
【關鍵詞】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功能
1892年國外學者首次在貓身上完成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在1926年有學者完成人體的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1]。目前隨著甲狀腺外科技術的發(fā)展,甲狀旁腺功能保護逐步受到學者的重視,如甲狀腺癌根治手術后極易發(fā)生低鈣血癥,因此通常需要進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甲狀旁腺移植的部位有胸鎖乳突肌、肱橈肌、斜方肌、股肌;皮下移植如前臂、胸骨柄前等處。有學者指出胸鎖乳突肌是甲狀旁腺自體移植最為便捷的部位,而且無需增加手術切口,但術后很難監(jiān)測甲狀旁腺的存活及分泌功能[2]。本文選取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受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肱橈肌肌腹內移植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接受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的患者100例,手術類型為甲狀腺腺葉及峽部切除,一葉切除、對側次全切除及甲狀腺全切除術。其中男性26例,女性74例,平均年齡(58.9±11.9)歲。納入標準:①年齡大于18周歲。②自愿參加試驗。③通過病理診斷為甲狀腺癌。排除標準:①納入研究時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神經肌肉疾病者。②惡性心律失常者、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由同一名醫(yī)師施行,在手術時取下甲狀腺標本后,細致游離甲狀旁腺,腺體充分剪碎,切成直徑1 mm左右的組織塊,與1 mL生理鹽水混合后注入健康的肱橈肌肌腹內,為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可以在同一塊肌肉中選擇多個位點進行[3]。
1.3 觀察指標:對比患者手術24 h、72 h、1周及術后1個月雙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其中甲狀旁腺素測定方法為抽血前患者空腹8~12 h,清晨采集血樣,EDTA抗凝,放入離心機內,2000轉/分鐘,離心10 min,統(tǒng)一置入冰箱,放入生化免疫分析儀中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據錄入SPSS18.0分析系統(tǒng),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t檢驗,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不同時間雙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對比:患者手術24 h、72 h、1周及術后1個月移植側與非移植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不同時間雙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對比
為了避免甲狀腺癌術后發(fā)生低鈣血癥,外科醫(yī)師在進行手術時要最大程度保留甲狀旁腺的功能。但是當腫瘤與周圍組織發(fā)生粘連或需行Ⅵ區(qū)淋巴組織清掃時,選擇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可避免上述不良反應的發(fā)生[4]。因此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后,移植的甲狀旁腺的功能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
3.1 移植的部位及方法選擇:胸鎖乳突肌為較多選擇的部位,而肱橈肌、股四頭肌及三角肌同樣為移植的較好部位,此外皮下移植可選擇前臂、胸骨柄前等處。從手術方式上可分為種植法和注射法。種植法首先要分離甲狀旁腺附著的脂肪組織,然后剪成1 mm的薄片,將腺體種植于肌纖維內,種植法操作方便,但是夾取腺體時會有碎粒黏附在鑷子上,會增加種植的難度。注射法是將甲狀腺組織制成懸液通過12號針頭注射于同側肌腹內,該方法更加快捷、簡便,操作時不會產生肌肉切割和出血,且存活率高[5]。
3.2 移植物術后的功能:本次研究發(fā)現在手術24 h移植側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高于對側,我們分析可能由于甲狀旁腺組織被破壞,激素釋放入血,造成一過性的增高。此外還有學者認為在手術1~7 d部分移植的甲狀旁腺組織會發(fā)生缺血退變,當手術后第4周可基本恢復正常的分泌功能[6]。同樣本次研究中發(fā)現在手術1個月后,移植側肘部頭靜脈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明顯高于對側。還有學者總結了成功移植的標準:①移植后激素水平糾正;②鏡下顯示移植物存活;③移植物去除后激素再缺乏。后兩種標準主要適用于實驗研究,有學者分析了4名志愿者的甲狀旁腺移植效果,結果顯示在第1周,移植物呈缺血變性;第2周開始再生,2個月左右具備完全功能,而且甲狀旁腺移植物能夠上調局部組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促進血管發(fā)生和血供重建[7]。對于大部分臨床患者,激素水平的生化檢驗(移植側與非移植側相差1.5倍以上)即可認為移植物有功能。但是若術后移植側和非移植側靜脈血的甲狀旁腺素比值在1.5以下,則提示移植物無功能,患者仍需要服用鈣劑及維生素D制劑。因此,本次研究認為選擇肱橈肌肌腹內進行甲狀旁腺自體移植療效可靠,術后1個月甲狀旁腺可基本恢復正常功能。
參考文獻
[1] Liechty RD.Surgery of the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Glands[J]. Ann Surg,2013,73(7):867-867.
[2] 宋韞韜,張乃嵩,徐國輝.甲狀旁腺自體移植術后移植甲狀旁腺的功能評價[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3,22(2):82-83.
[3] Echenique-Elizondo M,Díaz-Aguirregoitia FJ,Amondarain JA,et al.Parathyroid graft function after presternal subcutaneous autotransplantation for renal hyperparathyroidism[J].Arch Surg, 2006,141(1):33-38.
[4] 王平,王勇,曹利平.甲狀旁腺自體移植手術方式與功能判斷[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2,32(5):420-422.
[5] Guerrero MA,Evans DB,Lee JE,et al.Viability of cryopreserved parathyroid tissue: when is continued storage versus disposal indicated?[J].World J Surg,2008,32(5):836-839.
[6] 徐國輝,張乃嵩,宋韞韜,等.甲狀腺手術中甲狀旁腺自體移植效果評價[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47(8),668-671.
[7] Sippel RS,Chen H.Controversies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newly diagnosed and recurrent/residual thyroid cancer[J].Thyroid,2009,19(12):1373-1380.
中圖分類號:R73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