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華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仍然對作文教學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作文教學的方法論的引導,導致作文指導、作文訓練失去了針對性或有序性。本人認為要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應注意以下三點:(1)讓學生從范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2)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3)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大量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094-01
作文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jīng)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更是個難點。多年來,有許多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改革的道路上艱辛地探索,總結出不少寶貴的經(jīng)驗,摸索出不少成功的訓練途徑 。但是"作文難寫、作文難教"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很多語文教師都反映作文教學沒有章法,學生也反映作文不好寫,沒有章法可尋,寫作文沒有步驟,自己感覺無從下手。 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下面我把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各位同仁分享一下。
1.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大量信息
讀書可以民族復興,讀書可以提高本領,讀書可以開闊視野,讀書可以催人奮進。如果一個學生廣泛地閱讀,那么在課堂上所講解的任何一個新概念、新現(xiàn)象,就會納入他從各種書籍里汲取到的知識的體系里去。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所講授的科學知識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學生感到這些知識是幫助他把"頭腦里已有的"東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qū)W好寫作的成功之路。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著。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產(chǎn)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我們向?qū)W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志,讓他們訂閱,并經(jīng)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
2.加強練習,自主寫作,指導方法
一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時可以進行多練筆,多寫日記。我強調(diào)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一次,每周隨筆,大至對時政國事的抨擊,小至遣詞造句,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勺h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不自覺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豐富了寫作素材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只有讓學生從被動寫作轉變到自主寫作的時候,我們的作文教學才真正把學生領上正軌。
再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有亮麗的標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好一半文",想使文題靚麗新穎,可引導學生采用如下方法:一是妙用修辭法,就是用修辭格來擬標題,常見的有比喻、擬人、借代有等手法,用這種方法擬定標題形象傳神,有感染力。二是逆向思維法,就是對事務的認識,我們常采用辯證的說法。對作文中的話題,我們也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去思考,摒棄慣用的思維定式,對已成定論的事理反過來想一想,然后構思題目。這樣的擬題,能吸引讀者。三是巧設懸念法,在標題中設置懸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含蓄地展現(xiàn)出來,也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這樣的擬題,會讓作者有話可說。其次要寫好開頭和結尾。好的開頭引人注目,給人以先聲奪人之感。好的結尾回眸一笑百媚生。教給學生一些方法。例如開頭的方法有:開門見山、比喻開篇、設問開頭、設置懸念、描寫入題、抒情開頭、引用開篇等。結尾的方法有:點題結尾、首尾呼應、畫龍點睛、名言警句、抒情議論、出人意料、展示未來、戛然而止等。最后還指導學生錘煉詞語,善用修辭,為文章增添光采。
3.讓學生從范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xiàn)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后,可讓學生學習文中在寫作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了《從教室到宿舍》。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說:"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一開始不要怕寫不好,只要勤練筆,熟能生巧。世上哪一個作家、詩人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作家、詩人的。有的投稿幾十次,甚至幾百次才能發(fā)表。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是從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來的。我國著名當代作家胡萬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雖然僅37個字,可他當時真是欣喜萬分,因為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他以此為動力勤耕不輟,終于成為一代名家。我國著名工人作家胡萬春原來識字不多,后刻苦學習,投稿第201次,才在 《文匯報》上發(fā)表了第一篇37 個字的短文,但他從此筆耕不輟,終成一代名家。以此激勵學生不畏艱難,樹立 寫好作文的信心。為了誘發(fā)興趣,要給學生以寫的自由與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還要運用評價激勵機制,多肯定成 績,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