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順茂 (西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 730000)
民族刀具鍛制工藝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
——以保安腰刀為個案
杓順茂(西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73000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民族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三大少數民族刀具工藝品--保安腰刀的鍛制工藝在我們頭上傳承下去,以迎來新時代新的挑戰(zhàn)與發(fā)展。
關鍵詞:鍛制工藝 ;傳承;發(fā)展
在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都經歷過冷兵器時代,刀具作為他們維護民族和平,保護安寧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基因,隨著現代化的不斷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對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沖擊。尤其民族文化中保護和傳承的文化往往很有限,尤其保安腰刀,阿昌族戶撒刀等,都面臨著瀕危狀態(tài),雖然民刀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進行保護,這一舉措起到了不少成效。作為活態(tài)的文化,其產生和發(fā)展都需以一定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環(huán)境、發(fā)展目標、 價值取向、傳承人才為依靠,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態(tài)并因其特有的社會功能得以延續(xù)。
由于社會文化的變遷,腰刀的功能也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遷,在過去作為軍事武器風靡于戰(zhàn)場的刀具,現在他們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例如匕手,我國在匕手范圍中進行管制,這樣在流通過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刀具生產需要很大的原材料,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大大漲價,這樣無意當中增加了腰刀的生產成本,還有調查發(fā)現,在如此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下,再加上當地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生活水平比較低,人們對腰刀打制,如此辛苦的勞動都不愿干,好多生產刀具的的工匠生活貧困,生活水平底下,當地對這個刀具生產也不算是一個好的職業(yè),人們?yōu)榱烁玫纳?,都到外地打工,只有在閑暇時打刀,這樣大大減少了打刀的人數這樣腰刀的產量大大減少了。
保安腰刀有特殊的手工藝,短劍其工藝考究優(yōu)質鋼材,與傳統(tǒng)的鍛打與猝火法打造,磨制而成,保安腰刀一般有刀坯,刀柄、刀鞘三部分組成,打制一把保安腰刀要經過選料、熔化、鍛打、加鋼、淬火、刻湯、整形、鉆眼、打磨拋光的10多道工序,保安人憑借著勤奮和智慧,在長期的制刀中積累了豐富的制刀工藝,精工細作,做出的腰刀堅而不翠,紉而不曲,刀刃銳利而經久耐用,美觀獨具風格,深受使用者的喜愛和歡迎,保安人因作為一個腰刀民族聞名于世。保安族最珍貴的折花刀優(yōu)點是:硬度高、韌性好、實用價值高、攜帶方便。折花刀鍛打技藝至文革時期已經開始淡化了,不是刀匠不會做,而是在制作一把折花刀,需要很長的工期,制作出來后代價很高,當時人們都無能力買折花刀,致使這保安族人民的精華工藝在文革后幾年失傳。
為了更好的傳承民族刀具鍛制工藝除了國家對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遺產名錄進行保護這一舉措外,還有好多社會因素。
1.從社會環(huán)境因素分析,在眾人眼里打腰刀匠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名義上的“匠人”也叫民間的“鐵匠”,這樣在身份上留在了民間的只是打刀的,降低了技術含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民族的東西是世界的東西,民族刀具作為少數民族特有的手工制品,對民族的經濟,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當地政府幫助成立一個刀具生產協會,對所用的刀具生產的人以個人名義稱號為“刀具設計師”,這樣一下提高了師傅們的地位,在通過協會近期的交流,互相學習,新產品的研發(fā),對每次的刀具生產進行設計方案,這樣在一定的意義上也能促進發(fā)展。
2.借助文化事業(yè)宣傳,這個文化事業(yè)還的靠當地的文化部門,文化部門應該積極的鼓勵支持非遺事業(yè)的發(fā)展,加大刀具生產力度,積極引導銷售、廣告宣傳,支持節(jié)日活動、舉辦腰刀展覽、集中培訓,對于生產腰刀經濟上比較困難的給予經濟上的補貼,對于個別優(yōu)秀的腰刀匠人給予良好的名譽比如:“優(yōu)秀腰刀能手”“民族刀具傳承人”還要對生產腰刀之多的村子給予文化命名,比如“保安腰刀之鄉(xiāng)”、“腰刀生產基地”這樣大大提高藝術家們的生產腰刀的高漲,提高生產積極性。
3.搭建學術研究基地,保安腰刀作為民族文化的象征,近幾年有不少學者對其進行各個領域的研究,要積極的配合國內外科研學者的研究工作,不斷提高腰刀的文化價值屬性和學術價值、
4.提高自身素質,加大人才力度,往往設計師在整個的設計策劃,制作、創(chuàng)意方面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設計師的自身素質關系到整個的發(fā)展過程,以保安腰刀和戶撒刀為例,從業(yè)者好多都是文化素質不高,甚至有的沒上過學,在調查中有的不知道腰刀的精神價值所在,顧客拿過去之后不知腰刀的價值,顯然這樣在創(chuàng)新、設計、裝飾上存在很多的因素,做了幾十年的腰刀一個款式、難以對刀具的精神文化發(fā)揮出來,這樣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各方面的積極性。
5.優(yōu)勢資源的合理利用,積極尋找市場建立各種銷售渠道。對于刀具生產大多數生產商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原材料漲價,原材料的漲價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合理調動資源的利用才能正常的生產,在資源的配置方面合理優(yōu)化加速,降低資源的消耗率,合理運用材料的回收,對原材料低成本進行回收,回收用舊了的農具,家具和報廢的車輛的軸承,這樣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也對環(huán)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讓廢銅爛鐵變成精美的工藝品。積極尋找市場建立各種銷售渠道,一方面積極合作投資辦廠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能夠做到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增加勞動力市場,進行人力財力的合理利用這樣會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就是打開銷路,建立媒體宣傳比如建立刀具的銷售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等進行推廣,最終達到銷售的目的。
民族腰刀文化的發(fā)展還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民族刀具鍛制工藝的發(fā)展除了更好的繼承前輩工藝的同時還要有現代的設計理念、思想、正真讓腰刀“講故事”還在設計文化上下功夫,保安腰刀已經形成了一個刀具生產的品牌,但由于當地經濟文化發(fā)展滯后,腰刀的品牌價值體系還不夠完善,這樣沒有品牌知名度,大家對腰刀文化屬性不了解,導致文化發(fā)展不前。
所以建立保安腰刀的品牌體系對于以后長遠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筆者建議,腰刀要有一個專屬權,有他自己的標志和視覺識別系統(tǒng),正真做到生產正規(guī)化,形象化。加強外界工藝品企業(yè)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地吸取和借鑒其他刀具的工藝手段,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民族事業(yè)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郝蘇民,張國杰.新世紀保安族經濟文化發(fā)展研究[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6).
[2]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志[J].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12).
[3]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編寫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概況[J].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1.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4]馬少青,馬沛霆.保安腰刀[M].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
[5]董克義.積石山風韻[M].積石山縣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