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山?。▋惹鹂h文化館 054000)
中國畫的題款與鈐印
王中山(內丘縣文化館054000)
中國畫的題款鈐印,是將詩文、書法、篆刻融入藝術創(chuàng)造情境與畫面形式結構之中的一種藝術手段,是國畫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畫獨有的藝術特色,同時也是區(qū)別于西洋畫的主要特色之一。
題款源于何時,無從祥考,但早期的中國畫是不講究題款。隋唐五代的繪畫,一般均無畫家款識印章,既使畫家在畫面上署名也只是題寫在石隙樹根之間,不易引起欣賞者的注意;有的還將署名落在畫幅的背面(清代錢杜在《松壺畫憶》中說:“畫之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大約書不工者,多落紙背”),后人將這類題款稱為“藏款”。宋代除有藏款外,已有畫家將署名落在畫面的明處,有的還簽署了作畫的時間、姓名并加蓋印章。宋代文人畫出現時,既是畫家又是文學家、書法家的如蘇軾、米芾、文同等人,將詩文、書法在畫面上進行了發(fā)揮,而且還建立了文人畫的理論。元代詩、書、畫、印已形成有機的整體,題款藝術已趨成熟。自宋元以后,中國畫的題款鈐印逐漸成為中國畫不可或缺的畫材之一,至近、現代,中國畫家還一直保留著繪畫題款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中國畫的題款、鈐印,除詩詞文句的內容外,其書法和印章的痕跡很有一定的視覺分量。在畫面上能起到功用意義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傳統(tǒng)的“物勒工名”心理是其一。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一件工藝品的造就,作者付出了辛勤的智力和體力勞動,在作品上簽名蓋章,做記號以示負責,同時也區(qū)別于他人。這種心態(tài)已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中就有實物印證,因此,題款與鈐印在繪畫中得以發(fā)展是十分正常的。填補繪畫功能之不足、聯(lián)系物象、增強畫面氣氛是其二。畫面未能表達清楚的意思用文字加以補充說明,圖文并茂,互為注腳避免觀者不知、不識。沈顥在《畫塵》中說:“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構圖的需要或以題款鈐印來彌補章法之不足與缺陷是其三。因此,繪畫創(chuàng)作在構思、立意階段就有將題款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作統(tǒng)籌安排的。調整或變化構圖形式的作用是其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同時也使其具有了重要的意義和獨立的欣賞價值,從而也就形成了中國畫的一大特色。其四是文人畫家涌現促使了題款鈐印的發(fā)展。文人畫家長于題詩作文,又多精于書法,而且文人議論風物的心理狀態(tài),更促使其刻意利用題款這種形式表現心中所思。從而使繪畫無不題款,并逐漸演變成題款與畫材同等的地位。其五是觀眾及鑒賞家、收藏者有了解作者姓名及思想情感的需求。畫面上的題款、鈐印使人們便于對作者作及作品做進一步的了解研究。
“題”即是“題款”“題跋”,是畫家在畫面上加題詩詞文句以闡明題意,抒發(fā)情感或托物言志的內容。“款”又稱“款識”“落款”,是指作者在畫面上的署名。題款有“單款”“雙款”之分;畫家在畫面適當位置上僅簽署自己的姓名、作畫的時間和地點的叫“單款”;如果同時還題上囑畫者或饋贈對象的姓名,表示作品歸屬的叫“雙款”。如果題款內容豐富,字數很多,包括詩詞、畫論、作畫感想等,在畫面上占的面積較大,這種款識被稱為“長款”或“富款”。只寫一兩句詩詞、警句或畫題加署名的被稱為“短題”。畫面在造型、造境等方面已表現的很完整,不需要也不適宜題識,僅署名、蓋章的為“窮款”。
題款布局的形式主要有縱題、橫題和豎寫橫排三種。但也有因構圖需要做靈活變化的,如縱橫分開題、多處題(“散花題”)、隨形題、隔形題等。
書法與題款,是形式與內容相統(tǒng)一的關系,書法的形式美與詞文的意蘊美相結合,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了繪畫表現的趣味性與內涵。因此,繪畫題辭必須重視研習書法,務求書法風格體式與繪畫風格相映成趣、珠聯(lián)璧合,工筆重彩宜用楷體,小寫意繪畫須用行楷、行草,大寫意及潑墨、潑彩畫就只能用草書或狂草。
在傳統(tǒng)繪畫的題款中簽署時間,是用夏歷(又叫農歷、古歷)即“干支”(“天干”“地支”)作為紀年的代號,名為“六十花甲子”,簡稱“花甲”。干支既可紀年,也可紀月、紀日、紀時。不過現在不常用了,因為六十年循環(huán),容易混淆前后六十年的時間順序,所以現代在繪畫中也多采用公元紀年來簽署作畫年代的,題寫月份、日期和具體時間,也用四季、節(jié)日、花卉的名稱等物候作指代。題寫作畫地址也不一定用現名而用別名如齋、廳、軒、居、閣、館、舍、堂、墅、樓、室、屋、亭、廬、榭、庵等。
畫面上有書法題款,必配以印章,印章又名“印信”,印章除形制外還有色覺分量。書畫印章分“名印”和“閑章”兩大類。名印刻有作者的姓名、表字、別號,閑章不僅可刻作者的籍貫、住址、年齡,還可刻詩詞佳句、成語典故、警句、謔言、記事、肖形等內容,以表示作者的思想情感、愛好追求及治學態(tài)度。印章按刀法分,有白文(陰文)、朱文(陽文)兩種,姓名、表字一般分刻朱、白各一以配合使用。閑章中的“引首章”或“起首章”是蓋在題跋起首的第一與第二字之間,或比第一字字頭略高一點,以示開始之意。其形多為圓、橢圓形或長方形,(其他如葫蘆形、瓦當形等也可,但不正宗。但一般不用方形)以顯順暢之意?!把航怯 笔巧w在畫幅的邊角上起平衡畫面的作用,因此押腳印應該是一幅畫上最大的方印章。也有蓋在畫幅近中部左右兩邊的謂之“攔腰印”,形狀沒有限制,其使用主要是章法的需要,或補空,或攔邊,與畫面互為映襯,拓展意境是其要旨,故而以大小錯落,活潑靈動,增加機趣為宜。除以上幾類印章外,還有一類“鑒賞印”,為鑒賞收藏家所用。印文的字體多為大、小篆,間用隸書,篆刻風格有清婉秀麗與蒼勁古拙的區(qū)分,畫面用印風格應視繪畫風格的不同來刻制、選用不同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