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啟芳
【摘 要】 目的:采取篩查方式調查我區(qū)農村婦女宮頸癌現(xiàn)狀,為該病的防治提供資料。方法:自2015年3月起對我區(qū)10000例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分別采用婦科常規(guī)檢查、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病檢。結果:良性炎癥如宮頸炎、陰道炎分別為1000例、800例;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人數(shù)180例,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120例,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病變60例;經病理活檢診斷確診為宮頸癌患者為3例,癌前病變35例。結論:農村婦女行宮頸癌篩查能夠盡早的掌握其患病情況,為盡早的治療提供依據(jù),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關鍵詞】 農村;宮頸癌;早期篩查
宮頸癌對女性的生命健康有巨大威脅,屬于臨床上第二大女性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據(jù)報道顯示,年輕女性出現(xiàn)宮頸癌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攀升[1]。關于宮頸癌的治療,應遵循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诖嗽颍疚乃鞂ξ覅^(qū)10000名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以望為臨床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5年3月起對我區(qū)10000例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10000例篩查者中,35歲≤年齡≤40歲:110例;40<年齡≤45歲:1200例;45<年齡≤50歲:3450例;50<年齡≤55歲:2680例;55<年齡≤60歲:2240例;60<年齡≤64歲:320例。
1.2 篩查方法
篩查方法:1)對10000例農村女性行常規(guī)檢查;2)行陰道分泌物檢查;3)采用TCT技術細胞學檢查宮頸細胞液基;4)對疑似宮頸癌婦女采取陰道鏡檢查,檢查標準:檢驗結果呈陽性反應,可作出初步判定;5)進一步對疑似宮頸癌婦女采取組織病理學檢查[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采用計數(shù)資料使用檢驗,用%具體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平均值±標準差),用t進行檢驗,當P<0.05時,則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guī)檢查情況
我區(qū)10000例農村婦女的常規(guī)檢查結果如下:1)病變類型:良性炎癥如宮頸炎、陰道炎分別為1000例、800例,確診率分別為10.0%、8.0%;2)病變年齡段:35≤年齡≤40歲:21例,占19.1%;40<年齡≤45歲:338例,占28.2%;45<年齡≤50歲:756例,占21.9%;50<年齡≤55歲:480例,占17.9%;55<年齡≤60歲:195例,占8.7%;60<年齡≤64歲:10例,占3.1%。由對比可知,40<年齡≤45歲的確診率最高,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P<0.05)。
2.2 TCT檢查情況
TCT檢查陽性情況:對10000例患者行TCT檢查,檢查結果顯示,195例呈陽性反應,陽性率為1.95%。
2.3 疑似宮頸癌婦女的陰道鏡檢查情況
將經TCT檢查呈陽性反應的195例患者行陰道鏡檢查,結果提示:1)檢出總人數(shù):35例宮頸癌前病變,檢出率為18.0%;2)病變類型:宮頸癌前病變Ⅰ期19例,占54.3%;宮頸癌前病變Ⅱ期10例,占28.5%;宮頸癌前病變Ⅲ期6例,占17.2%;三者相比,宮頸癌前病變Ⅰ期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宮頸癌前病變Ⅱ期、Ⅲ期(P<0.05)。未見宮頸癌前病變的女性經病理活檢診斷確診為宮頸癌,檢出3例,檢出率為0.03%。
2.4 宮頸組織病理學檢查情況
宮頸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提示:1)檢出總人數(shù):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人數(shù)180例,占1.8%;2)檢出類型: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120例,占66.7%;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病變60例,占33.3%;二者相比,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病變(P<0.05)。
3 討論
基于宮頸癌對女性具有重大危害性,筆者遂對宮頸癌的發(fā)病情況展開了調查研究。據(j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區(qū)10000例農村婦女中,3例婦女被確診為宮頸癌,占0.03%。此結果與李艷[3]在《某縣6744名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的分析》一文中的報道類似。另外,檢出的良性病變主要為宮頸炎、陰道炎,共計1800例,占18.0%,且患者的主要年齡段為40~45歲,其次為45~50歲,此結論與臨床確診率一致。其原因可能為早婚早育、多產或性生活紊亂有關[3]。
宮頸癌的潛伏期較長,從癌前病變發(fā)展至宮頸癌可能持續(xù)十幾年。在早期階段,并無明顯體征,宮頸癌前病變Ⅰ期可逆轉,達到宮頸癌Ⅱ期、Ⅲ期后,出現(xiàn)逆轉的可能性較小。為此,筆者建議臨床應早作診斷,早治療。通常來講,臨床上診斷應采取如下措施:1)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①常規(guī)婦科檢查;②三合診;③碘黃試驗。2)依次行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3)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其中,行TCT檢查,首先,在宮頸四周選擇掃帚采樣器沿同向旋轉5周;其次,是漂洗細胞,并將其錄入系統(tǒng)進行處理;然后行黏液、炎細胞與血液分離處理,在膜式過濾器負壓下,吸引細胞至膜上,并制成薄片最后經巴氏染色與閱片,觀察陽性反應情況。在本文結果中,共有195例患者的TCT檢查呈陽性反應,隨之行陰道鏡檢查,宮頸癌前病變?yōu)?5例;然后對陰道鏡檢查未見反應的女性行病理活檢,得出了10000例女性中,3例確診為宮頸癌。
針對本次篩查所檢出的3例宮頸癌患者,應按照患者的癌變期型以及患者的身體特征,采取針對性治療,比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化學藥物治療。不同期型的患者均可選擇放射治療;若患者為Ⅰb至Ⅱa期,還可選擇手術治療,但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做好術中出血、淋巴囊腫、術后盆腔感染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
綜上所述,對農村婦女行宮頸癌篩查,能夠盡早地掌握其患病情況,為盡早的治療提供依據(jù),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趙婧.九原區(qū)宮頸癌篩查6000例結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01(26):845-846.
[2] 李蕾蕾.巢湖市2014年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臨床分析[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5,03(08):764-765.
[3] 李艷.某縣6744名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的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03(09):54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