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紅
【摘 要】 胎膜早破是指孕婦在臨產前胎膜發(fā)生的自然破裂情況,此癥可導致孕婦早產及難產的發(fā)生,嚴重威脅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孕期預防、健康教育、及早診斷治療并給予相應護理措施可降低胎膜早破的發(fā)生率。本文重點對胎膜早破的預防和護理措施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 胎膜早破; 預防; 護理
胎膜早破是導致早產率、圍產兒死亡率、宮內感染率及產褥感染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產科常見的分娩期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率占分娩總數(shù)的3%~17%[1]。
1 發(fā)生胎膜早破的病因和高危因素
足月胎膜早破與妊娠晚期生理性宮縮所致的胎膜薄弱有關,早產胎膜早破與絨毛膜羊膜炎有關。
1.1 母體因素
反復陰道流血、下生殖道感染、腹部創(chuàng)傷、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吸煙、營養(yǎng)不良、妊娠晚期性生活頻繁。
1.2 子宮及胎兒因素
先兆早產、羊膜腔壓力升高如羊水過多和多胎妊娠、胎盤早剝、胎膜受壓不均如胎位異常和頭盆不稱等。
2 胎膜早破的診斷及臨床表現(xiàn)
2.1 臨床癥狀和體征
孕婦主訴突然出現(xiàn)陰道流液或無法控制的流尿感,內褲濕潤,排液的量可多可少,通常為持續(xù)性,排液通常與孕婦體位變動、活動與否有關,在咳嗽、打噴嚏、負重等腹壓增加時流出量較多,窺陰器檢查見混有胎脂的羊水自子宮頸口流出,肛查時上托陰道后穹隆上推胎頭按壓宮底有液體流出。
2.2 輔助檢查
陰道酸堿度測定,陰道流pH值升高≥6.5;陰道液涂片,出現(xiàn)羊齒狀結晶提示為羊水;超聲檢測羊水量明顯減少。
3 臨床資料
我院婦產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住院孕婦366人,胎膜早破28人,占分娩總數(shù)的7.6%,其中妊娠37周以上21人,占胎膜早破總人數(shù)的75%;妊娠36周以下7人,占胎膜早破總人數(shù)的25%;接受過正規(guī)產前健康教育11人,占胎膜早破總人數(shù)39%,未授受過正規(guī)產前健康教育17人,占胎膜早破總人數(shù)61%。胎位不正5例,性交后破膜3例,機械創(chuàng)傷3例,羊水過多3例,原因不明者14例。15例給予保胎、抗炎治療,12例宮縮抑制無效自然分娩,1例經抗炎、抑制宮縮、促胎肺成熟、絕對臥床休息等保胎治療措施,在妊娠37周以上結束分娩。
4 護理措施
4.1 胎膜早破的預防護理
4.1.1 堅持定期做產前檢查 16~24孕周每月檢查1次,28~36孕周每半個月檢查1次,36周以上每周檢查1次,有特殊情況隨時產檢。
4.1.2 避免勞累和劇烈活動 孕中晚期生活和工作不宜過度勞累,保持愉快心情,適當?shù)酵饷嫔⒉?,不可進行劇烈活動,切勿提重物及長時間路途顛簸。
4.1.3 控制性生活 懷孕晚期即孕28~36周減少性生活,36~40周禁止性生活,以免刺激子宮造成胎膜早破。
4.2 胎膜早破的護理
4.2.1 心理護理 減輕焦慮、配合治療,由于胎膜早破的孕婦常以急診方式入院,入院時,孕婦常有焦慮、緊張心理。此時護理人員要向孕婦及家屬耐心解釋目前情況,指導其配合治療與監(jiān)護,協(xié)助孕婦做好各種生活護理,使其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減輕焦慮情緒。
4.2.2 生活護理 1)體位護理:胎膜早破孕婦應絕對臥床休息,臀部或床尾抬高30°,以降低宮腔內壓力,減少羊水流出。同時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的壓迫,增加靜脈回流,促進子宮胎盤血液循環(huán)。禁止灌腸,防止臍帶脫垂,避免不必要的陰道檢查與肛診,注意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wèi)生[2]。2)飲食護理:進食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加機體抵抗力。同時應多進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及水果,使孕婦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給予肛用開塞露或口服緩瀉劑。
4.3 并發(fā)癥護理
4.3.1 感染 密切觀察體溫情況,如果體溫超過37.5℃,應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觀察羊水量、性質、顏色、氣味,注意是否混有胎糞,如羊水發(fā)綠發(fā)黃,有異味及量多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若破膜12h以上者,應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給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每天2次,每次10mg肌注,連用2d[3]。超過24小時尚未臨產,應按醫(yī)囑終止妊娠。對胎膜早破的孕婦,每日給予氧氣吸入3~5次,每次30 分鐘,氧流量為1~2 L/分鐘。每日用碘伏溶液沖洗外陰2次,并注意每次大便后要向后面擦,并勤換消毒衛(wèi)生墊。
4.3.2 臍帶脫垂 胎膜已破臍帶隨羊水從胎先露與骨盆入口的空隙處脫出于子宮頸外口,降至陰道甚至外陰者,稱臍帶脫垂。破膜后立即肛查或陰道檢查,了解先露高低,宮口情況及有無臍帶脫垂。一旦發(fā)現(xiàn)臍帶脫垂者,宮口未開全應立即氧氣吸入,在胸膝臥位下戴無菌手套將臍帶送回宮腔,做好即行剖宮產準備,宮口開全,應協(xié)助立即助產。
4.4 保胎及適時終止妊娠
若破膜發(fā)生于妊娠37周以前,胎兒大于30周,無產兆,無感染征象者,應在預防感染和預防臍帶脫垂的護理下,保守治療,避免肛查和陰道檢查。定期用胎心儀監(jiān)測胎心率,正常胎心率為120~160次/分鐘,如果胎心音持續(xù)在160次/分以上或110次/分以下都表示胎兒宮內缺氧[4],應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相應處理。
若胎齡<30周者,不宜保胎而應行引產術;若未臨產,胎兒已足月,可觀察12~18小時行催產或剖宮產術;若有羊膜炎,不考慮胎齡大小,應終止妊娠。分娩結束后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4.5 健康教育
從我院分娩數(shù)據統(tǒng)計中可看出,健康教育可降低胎膜早破發(fā)生率和圍生兒發(fā)病率,確保母嬰安全。具體內容為:1)加強孕期衛(wèi)生知識宣傳教育,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及時糾正胎位不正,積極預防和治療下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間避免負重,避免腹部受到撞擊,妊娠晚期禁止性交。2)發(fā)現(xiàn)胎位不正、頭盆不稱者應及時矯正,宮頸內口松弛者應于妊娠14~20周行宮頸環(huán)扎術并臥床休息。3)增加營養(yǎng),合理膳食,多食蔬菜水果,保證各種微量元素和粗纖維的攝取,增強胎膜的韌性。
綜上所述,加強產前檢查,開展孕期知識講座,對已發(fā)生胎膜早破孕婦進行及時相應的治療和護理,可降低胎膜早破發(fā)生率和圍生兒發(fā)病率,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周少紅.胎膜早破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4(19):231-232.
[2] 農桂玉.胎膜早破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1,13(02):254-255.
[3] 高春峰.胎膜早破的觀察與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15(09):156-157.
[4] 趙俊燕.胎膜早破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4,37(15):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