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玉
【摘 ? ?要】本篇文章重點圍繞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問題,從必要性與培養(yǎng)策略兩個方面切入,分享筆者的幾點心得體會。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習習慣 ?必要性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58
哲人有云:“好習慣正如翅膀,帶你飛向理想的天堂?!边@一點放在學生的學習上,是更合適不過的了。當前的高中英語課堂上,不少學生就是因為沒能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感覺英語學習十分吃力,進而失去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那么,身為英語教師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問題呢?又應該如何科學引導學生建立起好的學習習慣呢?我認為,探清必要性與培養(yǎng)策略是首要問題,更是重點問題。
一、引導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必要性
1.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幫助學生輕松快樂學英語。有經驗的英語教師都清楚,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其與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連的,簡單來說,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其英語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可能性就更高一些。
高中時期,可以說是學生承受各方壓力較重的時期,因此,國家教育部門一直在號召各級學校與教師給學生減負。所以,從為學生減負的層面來講,教師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建立好的學習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2.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升與自主學習水平的提高。高中時期,無疑是學生一生中非常關鍵的轉折期,就學習能力而言,不同的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水平逐漸產生了差距,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那么依賴教師,慢慢的成為了自己學習的小主人;有的學生則依舊在整個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非常依賴教師,對自己的學習缺乏主見,嚴重的情況下,就連每天記憶幾個英語單詞、練習幾篇閱讀理解都需要教師明確地告知。
而我們著重啟發(fā)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正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素養(yǎng)的必要步驟,適用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是不同的,所以,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容易找到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與方法。
3.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英語學習之所以有難度,就是因為它有詞法與語法兩個主要系統(tǒng),這兩個系統(tǒng)都需要學生大量的記憶與理解,尤其是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學生如果不得其法,沒有建立起一定的記憶習慣的話,就很容易半途而廢,漸漸地基礎層面的漏洞就多了起來。所以,有的英語教師常常會說:“要問基礎牢不牢,就看習慣好不好?!笨梢?,學生建立起的學習習慣越是多、越是好,其英語基礎就越扎實,基礎扎實了,學習的成效自然而然就提上去了。所以,從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角度來思考,我們不遺余力地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二、引導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1.堅持引導為主,避免過分干預。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需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是監(jiān)督者,也不是決定者,而是引導者,既然是引導,就不可以過分干預,個別英語教師就是因為沒有把握好這一點,才沒有取得理想的引導效果。
把握好這一點其實并不難,比如說,期末考試快要到來的時候,學生需要復習的內容非常多,有的時候甚至是千頭萬緒的,在眾多需要復習的內容中,單詞的再次記憶無疑是必需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間休息之余記憶單詞的小習慣,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醒、引導學生建立這一習慣,至于學生課間記憶復習幾個單詞、復習哪些單詞等等,就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基礎進行權衡把握的了。
再比如說,不少學生都容易在一個知識點上出錯,有的時候是一個語法點,有的時候是一個詞組搭配,這時,學生建立糾錯集就是很有必要的,至于學生到底在糾錯本上記錄了多少錯題,什么時候記錄了錯題等等,就是教師不應該過分干預的了。
2.堅持因材施教、因時制宜。英語學習的習慣無疑有很多,但是并非每一個好習慣都適合所有的學生,所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的努力中,教師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是十分關鍵的。比如說,有的學生優(yōu)點是活潑開朗,缺點是不夠細心,那么,我們引導學生建立起做完題目仔細檢查的好習慣就是很必要的。再比如說,有的學生性格相對內向,很多時候不敢在課上課下大膽說英語,那么,我們啟發(fā)學生逐步養(yǎng)成“每日一句口語,每節(jié)課一次展示”的好習慣就是很實用的。學生通過積累與展示自己學習到的英語口語,就可以比較好地提升膽量與口語水平。
另外,非常關鍵的就是因時制宜。當學生課業(yè)任務相對繁重的時候,教師再強調習慣建立的話,就等于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理解不了教師的良苦用心,還會覺得教師不夠體諒自己。那么,什么時間段啟發(fā)學生建立習慣是最可行的呢?一般而言,每個學期之初是相對較好的時機,因為學期之初,學生學習目標清晰,學習狀態(tài)最好,課業(yè)負擔也不是那么繁重,養(yǎng)成好的習慣是比較迅速的。
3.堅持以身作則,發(fā)揮正面影響力。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查有梁也講到:“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鄙頌榻處?,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映刻在學生的眼里心里,因此,當我們對學生有某種期待值或者說要求的時候,必須要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換句話說,我們想要引導學生建立起學習英語的種種好習慣,那么我們就需要本身具備各種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比如說,每天記憶一句英語諺語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那么,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有機會我們都要跟學生分享我們最新積累的諺語習語。
再比如說,把所有的英語語法知識做成一個知識網絡,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這個習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記憶語法點,更能夠將所有的知識有效地融會貫通。甚至可以說,這一習慣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語法知識這一重難點,那么,我們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就可以說一些這一習慣的有關心得,以展示自己的習慣成果。
總之,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我們要想引導學生建立起各種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我們教師本身就要以身作則,就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三、結語
總之,教學實踐證明,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僅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更是一件需要耗費較長時間的工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身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必須要認真負責有耐心,尤其需要根據(jù)學生們不斷變化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培養(yǎng)策略。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堅持不懈,一定可以達到理想的引導效果,讓我們的學生在習慣中獲益、在快樂中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