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摘 ? ?要】地理是一門與生活貼得很近的學科,學習地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生活。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地理不僅可以幫助其更加便捷的生活,此外,地理學習成績的高低將影響著學生能否進入更高層級的學府深造。因此,學好地理非常關鍵。
【關鍵詞】高中地理 ?新課改 ?興趣 ?引導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40
高中地理作為一門必修的學科門類,是我們要學好的一門課程。學習地理可以更加便利我們的生活,比如說,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聽說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經(jīng)常聽說的什么地方適應種植什么,水稻適合在哪里種植,玉米適合在哪里生長,棉花適合在什么土質(zhì)中生長等等,都離不開地理知識的引導。
如果,我們沒有在地理課程中學習這些內(nèi)容,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就會心存疑慮,在學習地理課程之后,我們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理解各種地貌的分布,這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因此,學習地理非常重要。
在以往的教學中,地理作為一門學科,被設置為文科學生必修的課程,理科生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能夠適應高二會考的相關要求即可。但是,在新課改逐步深入高校之后,文理分科也被取消,作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界定也自然而然的取消,地理變成了原本的理科生也需要學習的必修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理這門課程的地位。
當然,這對學生這個群體來講,也使得他們的學習壓力比以往更加繁重。那么,在新課改下,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如何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怎樣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對新課改的理解,整合了幾種比較有效的地理教學策略,希望能夠?qū)V大教師的地理教學有所幫助,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首先,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助力學生對地理課程產(chǎn)生興趣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其實,不僅僅是地理學習,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師生關系的和諧作為支撐。當然,教師要想使得自身的教學變得更為省心省力,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更為順利,那么,就必須在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上多下一些工夫。因為,對于學生來講,是否喜歡一個教師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對于其所授課程的喜惡,也將影響到教師上課質(zhì)量的高低和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
比如說,一個學生對某一位教師比較討厭(或許是因為教師的個人行為或者是教師的個人習慣,也或許是因為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不好等原因使學生對教師持有討厭態(tài)度),那么,學生很可能會因為對教師的這種厭惡心理和情緒,導致在這位教師所講述的課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故意搞破壞等,這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不宜的。
相反,如果教師在平時上課或者是日常生活中就已經(jīng)注意到要加強與學生感情的培養(yǎng),那么,為了贏得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和贊賞,學生即使感受到課程學習有難度,也會抓緊時間進行補習和課下用功。那么,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有一定的保障,學生也會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也就不會有太差的表現(xiàn)。因此,聰明的教師往往知道師生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并為此而努力。為了更好地開展好地理課程教學,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興趣,教師就需要在與學生關系的培養(yǎng)上多下一些工夫和精力,這對師生雙方來講都是非常有益處的事情。
其次,教師備課是否充分,教學方法是否新穎,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度,都是能夠影響到教師地理教學質(zhì)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制約著學生能否產(chǎn)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關鍵性因素。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滿足于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培養(yǎng)出更加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就必然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鍛煉和提升的機會,實際上,教師用于講課的時間比以往有了更大程度的刪減。那么,我們?nèi)绾文軌蚣皶r抓住更為短暫而關鍵性的時間,向?qū)W生傳達出最核心的知識點,并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一方面要靠教師本人更為專業(yè)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離不開新穎而靈活的教學方式。然而,要想更好地完成這兩個方面的目標,教師一方面就需要在備課上下更多的工夫,集中對近些年的地理高考高頻考點有比較準確的掌握,將考點與教學大綱很好的契合在一起,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專門的備課。
同時,教師還需要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及時反思,去除其中不適合當下教學新形勢的部分,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征采納比較新穎而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從而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準備。
因此,筆者建議,我們可以嘗試著在地理教學中采取新穎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產(chǎn)生,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次,定期組織地理知識競賽,以小組為單位,使學生能夠在團隊合作的氛圍中進一步激發(fā)自身對地理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對地理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果學生的學習一直在比較平淡的氛圍中進行,那么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動力也將很難產(chǎn)生和持續(xù),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產(chǎn)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定期在班級內(nèi)或者在年級內(nèi)組織地理學科知識競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使學生能夠在團隊集體協(xié)作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地理知識競賽中。使學生能夠在比賽中感受到地理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其產(chǎn)生地理學習的動力,從而促進地理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升。
此外,及時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將更多的課堂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努力做學生學習歷程中的引路人,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提供有益的指導和精神支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更多自我鍛煉和提升的機會,就要有意識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地理的實際情況,從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為了使得學生進一步產(chǎn)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及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平臺進行練習,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某一些現(xiàn)象,如拉尼娜現(xiàn)象、洋流問題等展開討論,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也可以通過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課堂知識講解的方法進行練習,這些方式既可以使學生及時地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地理思維,而且,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以更加積極而自覺的姿態(tài)投入到地理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