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琦
如今,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現(xiàn)代人越來越傾向于感官的視覺文化,閱讀方式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而圖像恰恰滿足了快節(jié)奏社會的這種需求。圖像是一種流行于全球而又無需翻譯的語言;需要通過必要的學習才能獲得與閱讀“同等深奧”的“視覺識讀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初中英語起步階段,讓學生配合圖片對英語文字進行理解,從反方向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是可行的。
一、理論依據(jù)
1.視覺識讀
美國哈羅特·威廉姆斯曾發(fā)表過一番精辟的見解:“受教育,要學習視覺上的知識能力,符合現(xiàn)代人當下傾向于感官的視覺文化需要。即對于眼睛所見的事物,要能迅速地做出審美與意函的判斷,并能迅速正確地解讀其他訊息?!彼堰@種能力稱作“視覺上的知識能力”。因此,處于“視覺文化”語境的學生,應該掌握一種處理“圖像話語”視覺識讀能力。
2.圖片教學
本質上是教師充分利用圖片資源,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和想象活動,“猜圖”、“識圖”、“讀圖”、“補圖”等策略,習得有關的文章內容和知識教學活動,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視覺識讀能力”。
二、“視覺識讀”提高閱讀能力初探
在英語學科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讀圖”其實就是讀心的過程。用直觀的方式,通過調動人的最原始的感覺系統(tǒng)(眼看),達到“感同身受”的境界。尤其是通過合理的引導與教學,使得“說圖”和“讀文”有機結合,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有效地達成閱讀教學的目標。換言之,“視覺識讀”就成為了英語起始階段提到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的很好開發(fā)點。
在運用中,我采用了“猜圖”,“識圖”,“讀文”,“展示”四部曲。
1.“猜圖”——在觀察、想象、暢所欲言中,培養(yǎng)自覺的讀圖意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通過注重“猜圖”,培養(yǎng)孩子的識圖意識。
(1)什么是“猜圖”。當開始閱讀一篇短文時,教師先忽略文字部分,利用圖片優(yōu)勢,以猜猜看形式與孩子共同看圖,讓孩子帶著好奇、興奮的心情融入圖片描述的故事情境,邊讀邊猜想圖中的內容或故事。
(2)“猜圖”三步走。①猜想,激活敏感觀察。讀文之前,讓孩子們憑借著自己的感覺猜想畫面內容或故事后,再閱讀文字。幾次之后,便會發(fā)現(xiàn)猜圖可以極大地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會逐漸意識到圖與文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讀文前的觀察非常有意思。②觀察,引發(fā)自由想象。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它是通過直接、間接的體驗獲得的。而圖片就為孩子提供了豐富體驗的機會。因為連環(huán)畫能刺激著學生感官,激活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尤其是一些細枝末節(jié)更會讓孩子產生豐富聯(lián)想,進行自我擴充、延伸。③想象,促進思維發(fā)展。伴隨著想象,透過畫面,孩子進入不同的思維狀態(tài)。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體驗。此刻,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用自己語言表達圖意情境的機會。經過前面對圖畫的猜測、想象,學生就會開始注意尋找解圖思路和方法。
2.“識圖”——在指導、訓練中,培養(yǎng)基本的“視覺感知能力”。
(1)什么是“識圖”?!白R圖”,類似于“識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覺地運用一定的識圖方法,對畫面組成要素等進行觀察、感覺與解釋。這是一種“識圖”能力,是視覺素養(yǎng)能力的基礎,還沒有與文字形成互動。
(2)“識圖”三環(huán)節(jié)。①合理想象。學生看懂畫面、理解畫面含義還不夠,還要引導學生由此及彼地想開去。一是想畫面內容。觀察事物是根據(jù)畫面進行分析判斷的思維活動,所以,要立足于畫面。二是想圖外之意。不僅立足于畫面,還要高于畫面,不能滿足于客觀描述。還要根據(jù)畫面內容展開聯(lián)想。②規(guī)范表達。要提升學生讀圖效率,還有一種渠道就是讓學生表達,即給學生提供展示識圖成果的平臺。語言表達是體現(xiàn)觀察和思考的成果,也是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
3.“讀文”——從圖片的認讀過渡到英語知識的學習
(1)什么是“讀文”?!耙曈X識讀”是英語閱讀的一種手段,在經過“猜圖”和“識圖”兩個階段,我們要回歸到英語的本身,不能光留戀與形式。
(2)“讀文”三環(huán)節(jié)。①單詞。由于我們的資料是來自報紙所以新詞并沒有音標,他們需要自己查閱字典。在查閱的過程中,他們也在不停地接觸各種英語。能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②句子。圖片所配的句子通常是短句而且是比較口語的。而其中的意思他們已經可以自己理解,自己閱讀。老師只要將一些習語稍作解釋即可。③文化。在閱讀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外國文化,比如Christmas等。在讀完短文的同時,適當?shù)亟榻B一些外國文化,學生們對這些知識是很感興趣的,可以讓學生更了解這個社會,對英語更有興趣。
4.“展示”——進一步發(fā)展鑒賞能力,開發(fā)多元智能,促進“視覺表達能力”
在“視覺識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借助插圖,給孩子搭建不同的展示平臺,從而加快其發(fā)展速度,展示孩子的視覺識讀能力。主要可以嘗試:
(1)“說”的展示——賦予插圖鮮活的生命。依圖復述:在“視覺識讀”課中,圖片是學生練習說話、寫話的重要材料。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圖片,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利用圖片對課文進行復述,還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將新學的語言進行鞏固和運用。
(2)“寫”的展示——展示圖片優(yōu)美的意境。借圖寫話:展示孩子的視覺識讀能力,也可以嘗試以書面形式。雖然我們的圖片下面都有對應的句子,但是我們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根據(jù)圖片,寫出他眼中的故事,給學生制造些牛刀小試的機會,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也是一個好渠道。
四、結束語
“視覺識讀”是閱讀的一種輔助手法,對初級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幫助。當然在我們的教學中練習中并沒有這么多圖片幫助學生,那么我們要在起始階段用“視覺識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通過一到二個學期將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為今后脫離圖片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要小看“小小的圖片”在其背后有可以挖掘的大空間。讓我們用圖片為學生搭起快樂閱讀的橋梁。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黨灣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