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聲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教育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性,也促使學校為了適應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高等人才?!皩АW·評”教學模式是較為成功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探討“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如何搭建師生溝通的平臺。
【關鍵詞】“導·學·評” 教學模式 師生溝通平臺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71-03
很多事情的成敗都在于溝通的環(huán)節(jié),溝通環(huán)節(jié)做得好,做起事來就會事半功倍;溝通做得不好,做起事來就會事倍功半。溝通不僅在商場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也起到主要的作用,師生之間如何更好地溝通,如何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對此,本文提出了在“導·學·評”教學模式中搭建師生溝通平臺,分析了該模式的特色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搭建溝通平臺的一些建議。
一 “導·學·評”教學模式的特色
1.一課兩案
所謂一課兩案,是指導學案是由師生共同設計的,老師充分地尊重學生的想法,把學生的想法更好地應用在教學中,將學生的想法應用到教學方案中,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與老師更好地溝通,更好地學習。
2.一課兩評
所謂一課兩評,是指師生共同對彼此做出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行為做出評價,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成果做出評價。老師將知識延伸到課外,學生在做課外題時就會聯(lián)想到老師的教導,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3.一課兩本
所謂一課兩本,是指學生和老師手中各有一本對知識的評價記錄,老師每天思考自己在講課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而學生記錄自己所學的知識,受到了哪些啟發(fā),遇到了什么難題都能反映在自己的本子中。
二 “導·學·評”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轉(zhuǎn)變
第一,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教師實行“導·學·評”教學模式會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學生不再是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而是自己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并且付諸行動,把學習落到實處。
第二,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皩АW·評”教學模式的實施,促使學生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學生在課堂上也更加愿意回答問題,生生之間探討問題的氛圍更加濃烈,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都在逐步地加強。
第三,學習觀念的轉(zhuǎn)變。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知道應該學些什么、怎么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第四,學習行為的轉(zhuǎn)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愿意與人溝通,更愿意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會的問題,更愿意與同學共同研究問題,學習氛圍非常融洽,改變了以往教學中學生不愛學習、不愛與同學溝通的問題。
2.“導·學·評”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轉(zhuǎn)變
“導·學·評”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的觀念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也讓教師的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教師無論是在備課還是在講課中,工作熱情都很高,課上愿意與學生充分交流,愿意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起課來,勁頭十足,學生也愛聽。
3.“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的轉(zhuǎn)變
“導·學·評”教學模式大大地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受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師生關系一直處于尊重與被尊重的模式,學生充分地尊重老師,但不敢與老師更好地交流,而“導·學·評”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與老師更好地相處。
三 “導·學·評”教學模式的不足
1.從學生角度看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導·學·評”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顧及每一個同學,每個同學所接觸的環(huán)境不同,之前所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有的同學基礎知識非常牢固,而有的同學基礎知識就相對匱乏。實施“導·學·評”教學模式是從整個班級入手,所講的課程也是面向所有的學生,一些基礎知識匱乏的學生自然不能與基礎知識豐富的學生相比,課堂中常出現(xiàn)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課速度的情形。
2.從導學案設計角度看
從導學案設計的角度來看,導學案的設計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不能很好地增長學生的見識,因為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有一些不了解,不知道每個學生接受新知識所用的時間是多少。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很好地學習課堂知識,而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學習課堂上所講的知識。
3.從教師角度看
從教師的角度看,每個老師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教學的年齡、教學的經(jīng)驗也有很大的不同,教齡較長的老師教學經(jīng)驗非常充足,但是對于實施新的教學方法往往找不到門路。教齡較短的老師教學經(jīng)驗不足,雖然接受新教學方法的速度較快,但缺乏很好的授課方式,運用“導·學·評”教學模式來講課往往力不從心。
4.從課堂評價角度看
從課堂評價上看,有的學生對“導·學·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非常感興趣,而且愿意去學習新知識,這使學生對“導·學·評”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評價相對較高。而有些學生對“導·學·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并不能很好地吸收,對這種新教學模式的課堂評價就會相對較低。這樣的課堂評價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整體的教學效果。
四 “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師生溝通平臺的搭建
1.多樣化的溝通,取得學生信任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師生溝通平臺的搭建,首要的就是取得學生的信任,與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溝通。對于一些接受“導·學·評”教學模式較好的學生,可以與他們多進行新的教學方式的溝通,而對于一些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學習“導·學·評”教學模式中所講知識的學生,就應該注重對他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面對這樣的學生不能強硬地把“導·學·評”教學模式輸入到他們的思想當中,而是應該循循善誘,以其他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對學生加以引導,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
2.尋找與學生溝通的對話窗口
教師要想更好地在“導·學·評”教學模式中搭建師生溝通的平臺,就一定要尋找與學生對話的窗口,與熱愛學習的孩子聊學習,與熱愛運動的學生聊體育。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對“導·學·評”教學模式的看法,積極地搜集學生的意見。老師可以與學生多討論一些新鮮事物,把自己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趣事與學生分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要伸出援助之手。
3.因人而異,改變溝通策略
每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所接觸的人也不同,會導致每個學生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學生,教師要想更好地實行“導·學·評”教學模式,就應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有所了解,適當?shù)馗淖儨贤ú呗?。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fā),有的學生性格較內(nèi)向,有的學生性格較外向;有的學生喜靜,有的學生喜動,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制訂不同的溝通方案,更好地搭建師生溝通的平臺。
4.用心關愛學生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情感,只要用心地去溝通,就能取得別人的信任。教師要想更好地搭建“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師生溝通的平臺,就要用心地去關愛學生。關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難題,及時地去幫助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與老師關系友好,才會相信老師所說的話,老師在實行“導·學·評”教學模式時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5.與學生平等交流
與學生平等交流也是搭建“導·學·評”教學模式中師生溝通平臺的重要方面,老師應該在課下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學生平等相處,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講課時多聽取學生的意見,課下與學生如朋友般相處,用心地去與學生進行溝通。
五 總結(jié)
“導·學·評”教學模式是既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又適合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皩АW·評”教學模式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新的嘗試,教師要想更好地把“導·學·評”教學模式落實到學生中,首要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怎樣搭建良好的師生溝通平臺是一門大學問,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去探討,共同去努力。
參考文獻
[1]代晶晶.當代高校師生溝通平臺初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4):233
[2]徐玲玲.平等溝通,搭建師生對話平臺[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0(9):61~62
[3]申軍紅.建設數(shù)字德育平臺 搭建師生溝通橋梁[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3):29~30
[4]陳琳玲.搭建良好溝通平臺 構(gòu)建融洽師生關系[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2(11):73
[5]陳軍科.新建本科院校師生溝通平臺構(gòu)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278~282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