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雷鋒戰(zhàn)友藝術團團長鄭連珍"/>
文|本刊記者 武國祿
?
學雷鋒一生不變的承諾
——記中國雷鋒戰(zhàn)友藝術團團長鄭連珍
文|本刊記者 武國祿
鄭連珍
她從小開始學雷鋒,多年來始終堅持學好人、做好事;她擔任中國擁軍優(yōu)屬基金會雷鋒戰(zhàn)友藝術團(以下簡稱“藝術團”)團長,組織藝術團在全國各地演出,宣傳雷鋒精神,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學雷鋒的隊伍中。她就是鄭連珍,一位熱愛學雷鋒、宣傳學雷鋒的藝術家。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她在上學期間就經(jīng)常到敬老院幫助老爺爺老奶奶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陪他們聊天。長年累月的堅持,她已經(jīng)將學雷鋒、做好人當成了自己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說學雷鋒要從娃娃抓起。講得太好了,我們這一代人,如果不是從小學雷鋒,不可能對雷鋒精神有那么深刻的理解。不可能在學雷鋒活動
說起鄭連珍學雷鋒的機緣,要追溯到她很小的時候?!爱斘疫捱扪窖絼倳f話那會兒,媽媽教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學習雷鋒好榜樣》。剛一懂事,媽媽就教我學雷鋒、做好人。小時候班級里有些同學因為家庭困難,常常沒有午飯吃,媽媽就會讓我多帶些飯分給他們?!编嵾B珍說,中,有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007年,為適應全國學雷鋒活動的需要,雷鋒戰(zhàn)友藝術團正式成立,鄭連珍因為其深厚的雷鋒情結和扎實的藝術功底,順理成章地擔任了藝術團團長。
為了使藝術團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鄭連珍不僅先后請了多位名師為隊員作輔導,而且還自費為藝術團里的精英提供專業(yè)輔導機會。在藝術團里,小華、小林(化名)是兩個極具天賦的年輕演員,但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在來北京的頭幾年一直在為生計而奔波,無法發(fā)揮個人特長。鄭連珍在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才能后,主動聯(lián)系輔導老師,并為他們支付了高額學費,讓他們接受專業(yè)指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這兩名演員都成了藝術團的臺柱子。
不僅如此,鄭連珍還常常帶著藝術團的成員利用演出的機會,宣傳雷鋒精神。去年11月,藝術團乘坐大巴赴山東蓬萊演出,在返回北京時,遭遇雨雪天氣和車輛故障,深更半夜被困在黃驊服務區(qū)。當時,同樣被困在服務區(qū)的司機師傅聽說藝術團也在這里,就要求演員為他們演出節(jié)目。藝術團的團員們回應了司機們的要求,以飽滿的熱情為幾十位司機師傅奉獻上一場精彩的演出,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幾位司機師傅對記者說:“過去一有人說雷鋒我們都半信半疑。今天,我們是見到真雷鋒了”。
多年來,鄭連珍先后帶領雷鋒戰(zhàn)友藝術團走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的200多所學校和敬老院,通過藝術的形式,弘揚雷鋒精神和雷鋒文化。
2015年7月,《雷鋒》雜志在北京正式創(chuàng)刊,鄭連珍聽到這個消息后,心情特別激動。她主動找到編輯部領導,要求承擔雜志的發(fā)行任務。從2015年11月開始,鄭連珍先后走訪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qū),完成了3000份雜志的征訂任務。隨后,她又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進行宣傳,并發(fā)動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訂閱《雷鋒》雜志。在她的動員下,她的哥哥和所屬企業(yè)一次就訂了1000多份《雷鋒》雜志。
2016年春節(jié)期間,鄭連珍幾乎沒有休息一天,她從河南到貴州,從武漢到福建,馬不停蹄地為征訂《雷鋒》雜志奔走。春節(jié)尚未結束,鄭連珍已經(jīng)前往廣東、廣西開展雜志訂閱工作。
“我是一個具有深厚雷鋒情結的女性,幾十年來,我堅持走到哪里就把雷鋒精神傳播到哪里。當我決定把宣傳雷鋒精神作為我畢生的事業(yè)時,特別堅信只有學雷鋒,才能演繹出自己的輝煌人生?!闭勂鹱约簩W雷鋒的感觸,鄭連珍說,作為一個學雷鋒的有心人,必須把學雷鋒作為畢生的事業(yè)去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學雷鋒活動中找到自己人生的閃光點。
下圖:鄭連珍與她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