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間隔年(Gap Year)對于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學生來講已經(jīng)不是一個新鮮詞匯了,但大部分中國家長仍不愿意讓孩子嘗試這個新鮮事物。
間隔年,主要針對在學習或工作過程中想要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或換個角度看世界的人們,比如高中升大學的學生,職場人士,退休人員。正如古印第安的一句諺語所說:請放慢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間隔年在國外較為流行,中國高中生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往往也會遇到間隔年。
間隔年:“別人家孩子的專屬”
為什么在中國間隔年會遭遇這樣的尷尬?這主要因為中國社會下成長起來的“60后”和“70后”的父母,大部分都是較為保守的主流思想,特立獨行在他們眼中則是異類。對于這種尋找精神家園的嬉皮士精神之旅他們雖有羨慕,但很少付諸行動,更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女去嘗試。曾經(jīng)一個孩子找到媽媽反映:自己的同學在高二的暑假就一個人出去旅行,游覽全中國,期間,媽媽和孩子就此事談的眉飛色舞,贊嘆不已,然而,當孩子提出自己也想嘗試的時候,媽媽卻果斷地拒絕了。于是,間隔年成了“別人家孩子”的專屬。
哈佛等名校多支持學生進行間隔年
曾經(jīng)有一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大二結(jié)課之后,由于不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以及如何選擇專業(yè),于是很想進行一年的間隔年經(jīng)歷。當聽了他的故事,我決定答應(yīng)他的請求和他一起去說服他媽媽,允許他Gap一年。我們從早上10:00談到晚上11:00,但學生的媽媽只回了一句:“人家還以為我兒子被UCLA退回來了,不可以停學一年?!庇谑窃搶W生的計劃就此泡湯。
實際上,間隔年是美國大學和學生都非常推崇的認知自我、提高技能、開拓眼界的方法。哈佛大學大一新生中,每年有80-110人選擇間隔年,而且學校會在錄取信中明確推薦學生進行間隔年。哈佛大學在2000年一份報道中稱:哈佛大學畢業(yè)率為98%,全國首屈一指,這和我們推薦間隔年息息相關(guān)。
除了哈佛大學還有麻省理工、明德學院、普林斯頓、加州大學、耶魯大學等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都在推薦間隔年經(jīng)歷。
參加過間隔年的學生GPA成績更高
這里,我特別想和家長強調(diào):完成間隔年的孩子一定會回到大學里。有數(shù)據(jù)顯示,90%的學生會在一年內(nèi)回到校園,80%的學生會在6個月內(nèi)回到學校。學生們在這期間找到了自己的學習動力,并認真思考了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方向,他們將會把自己的間隔年經(jīng)歷與大學教育結(jié)合到一起。而這也是他們?nèi)松凶钪匾囊淮为毩⑺伎己妥晕艺J知。
大學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參加過間隔年的學生通常會取得更高的GPA成績。60%經(jīng)歷過間隔年的學生表示:間隔年的經(jīng)歷對他們選擇專業(yè)產(chǎn)生很大影響,這使得他們要么改變了專業(yè)選擇,要么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還有一些學生想在申請大學前完成間隔年,其目的是為了考進前30名的大學。這或許說明,間隔年已經(jīng)反映了你并沒有很好地規(guī)劃高中生活,而這樣的間隔年又很難被說明是有意義的。
其實,間隔年也好,留學規(guī)劃也好,被很多家長稱之為急功近利的規(guī)劃。但如果能夠用我們認同的教育或思維來規(guī)劃我們,那么收獲一定會是: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同時距離自己的夢想學校更近了一步,朝心靈的自由更近一步。
怎樣判斷是否應(yīng)該進行間隔年?
1.你想從間隔年中獲得什么收獲?
間隔年應(yīng)該是自由的,無學術(shù)壓力的,你需要思考從間隔年中收獲怎樣的自己,收獲怎樣的世界。
2.你想在間隔年期間做什么?
可以在第一個暑假去掙錢,為間隔年攢點路費,之后設(shè)置一個框架性的計劃。旅行、志愿者等這些事情完全可以同時計劃,也可以咨詢一些有經(jīng)驗的組織者,跟著成熟的團隊一起度過一個意義非凡的間隔年。
3.你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你的預(yù)算是多 少?
都說想要計劃一個間隔年,你先要有足夠的銀子。其實有很多窮游的辦法。通過打工,工換宿,工作交換等方式獲取免費食宿。
4.你想事先有一個詳細的計劃還是希望自由發(fā)揮?
事實證明有計劃的學生的間隔年收獲遠大于沒有計劃的間隔年。
5.你想?yún)⒓拥揭粋€組織中去還是想獨自完成間隔年?
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你習慣于一個人獨處,你可以一開始一個人出發(fā),或許路上你會交到知心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