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昌 范 珂 雷 祥 李漫麗 崔紅培 武文忠
河南省立眼科醫(yī)院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眼科 鄭州 450003
腰池腹腔分流術治療特發(fā)性高顱壓重度視力障礙的療效分析
柴昌范珂雷祥李漫麗崔紅培武文忠
河南省立眼科醫(yī)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眼科鄭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討腰池腹腔分流術治療特發(fā)性高顱壓重度視力障礙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8例采用腰池腹腔分流術治療的特發(fā)性高顱壓重度視力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術后恢復順利,術后7 d復查視力,均無明顯變化,腰穿復查顱壓110~190 mmH2O。術后3月復查視力(16眼),10眼好轉,1眼無變化,5眼加重。視盤水腫均消失,無低顱壓癥狀。結論腰池腹腔分流術是治療特發(fā)性高顱壓重度視力障礙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特發(fā)性高顱壓;腰池腹腔分流術;視乳頭水腫;視力障礙
特發(fā)性高顱壓(IIH)是指一種原因不明確的非占位性疾病導致的顱內壓增高,常見癥狀是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與體征,包括視力下降、頭痛、嘔吐、外展神經麻痹、心率減慢、視盤水腫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征。視力下降是由視盤水腫視神經萎縮引起,可出現不可逆性嚴重視力障礙。我院眼科接診的特發(fā)性高顱壓患者經藥物保守治療后,部分患者逐漸穩(wěn)定,部分患者病情越來越重,接受腰池腹腔分流術治療?,F回顧分析腰池腹腔分流術治療的8例患者的療效,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8例,男1例,女7例,年齡27~48歲,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視力下降,偶伴頭痛,無惡心嘔吐,體檢發(fā)現視野缺損,雙側視盤水腫。所有患者行CT、MRI檢查眶內及顱內未見異常影像,腦血管成像未見明確病變。腰穿測顱壓>280 mmH2O,體重指數(BMI)26~31.2 kg/m2。手術適應證:經藥物治療癥狀無緩解,且進行性加重。
1.2手術方法本組患者均行腰池腹腔分流術,選用美敦力腰大池腹腔分流管,全麻成功后,右側臥位,于L4-5水平背部正中切開,椎間隙穿刺,植入分流管頭端,做皮下隧道,置入分流管,于麥氏點的左側腹部對稱點切開,將分流管尾端植入腹腔。
2結果
術后復查頭顱CT未見顱內出血,腹部平片檢查分流管位置未見異常。術后7 d拆線,無感染,視功能無明顯好轉,腰穿復查顱壓110~190 mmH2O。術后3個月復查視力(16眼),10眼好轉,1眼無變化,5眼加重,有3眼失明。視盤水腫均消失,無低顱壓癥狀。見表1。
表1 術后8例患者恢復情況
3討論
特發(fā)性高顱壓又稱假腦瘤綜合征或良性顱高壓,典型臨床表現為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及顱內壓增高癥狀,其中視乳頭水腫為主征,頭痛常為慢性的偏頭痛癥狀,檢查顱腦CT及MRI未見顱內腫瘤、腦積水、感染等疾病。IIH的病因可能有腦脊液吸收障礙、顱內靜脈回流受阻、內分泌功能障礙等,但確切機制尚不明了。目前研究認為,該病最大的易患因素是肥胖、女性患者。近年來,有研究提出,一些炎性因子、鈉尿肽、水通道蛋白異??赡苁窃摬〉牟±頇C制。有學者認為,大多數特發(fā)性高顱壓患者存在雙側橫竇狹窄情況,因此部分患者可應用橫竇支架植入治療。但迄今為止,無任何理論能夠單獨解釋特發(fā)性顱高壓的病因病理機制[1]。
特發(fā)性顱高壓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因、降低顱內壓和防治視力障礙,措施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包括飲食運動治療降低體質量,減少腦脊液的生成,應用乙酰唑胺或呋塞米、糖皮質激素治療、限制液體和鹽的攝入、脫水降顱內壓治療等。研究表明,經過飲食控制,加強運動降低體質量可以有效緩解視盤水腫。口服乙酰唑胺可以減少脈絡叢分泌腦脊液,從而起到降低顱內壓的效果[2]。如果經正規(guī)內科治療無效,視力仍然進行性下降、視野缺損范圍逐漸擴大的患者,或應用藥物治療后有明顯不良反應的患者應盡早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減低顱內壓,減輕視盤水腫,挽救視力及視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包括腦脊液分流術、視神經鞘開窗術、顳肌下減壓術等。
由于依從性問題,發(fā)病初期患者往往很難接受手術治療,經多家醫(yī)院多位醫(yī)生介紹后,手術的方法才可能會逐漸被患者理解,而此時患者的視功能情況已經很差,視盤嚴重水腫,視野缺損嚴重,視力極度低下。我們采用腰池腹腔分流術的方法治療了特發(fā)性顱高壓重度視功能障礙患者8例,共16只眼,術后全部患者近期頭痛、惡心、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高顱壓癥狀立即消失,但視功能未明顯好轉,有低顱壓癥狀出現;長期隨訪發(fā)現所有患者低顱壓癥狀消失,無視盤水腫,但視盤蒼白情況無緩解,16只眼中,10眼好轉,1眼無變化,5眼加重,3眼失明,這3眼均為術前重度視力障礙,光感(+)或30 cm指數。分析術后近期視功能未改善的原因是,雖顱壓已經恢復正常,但短期內視盤水腫還未緩解,水腫引起的局部組織、細胞的代謝障礙及營養(yǎng)障礙需要時間恢復,視神經損傷并未停止,因此視力不會有明顯提高,相反還會有可能加重;術后有低顱壓癥狀的原因是顱壓快速下降至正常,患者不能盡快適應導致。長期隨訪發(fā)現,雖視盤水腫消失,但已損傷并死亡的視神經節(jié)細胞不能恢復功能,因此不會有大幅度的視功能提升。Monteiro等[3]提出,對于伴慢性視乳頭水腫的特發(fā)性高顱壓患者,應用頻域OCT檢查眼底黃斑厚度可以預測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損傷程度,判斷預后。因此,我們們提出一個觀點,在疾病初期,手術治療方法應盡早介入,終止視功能損害的發(fā)展。這也為我們未來的臨床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
4參考文獻
[1]Baykan B,Ekizoglu E,Altiokka Uzun G.An update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lias pseudotumor cerebri[J].Agri,2015,27(2):63-72.
[2]Friedman DI.Papilledema and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 Continuum(Minneap Minn),2014,20(4 Neuro-ophthalmology):857-876.
[3]Monteiro ML,Afonso CL.Macular thickness measurements with frequency domain-OCT for quantification of axonal loss in chronic papilledema from pseudotumor cerebri syndrome[J]. Eye(Lond),2014,28(4):390-398.
(收稿 2015-08-12)
【中圖分類號】R7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