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立朵
[摘 要]教師應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進,在教師的積極創(chuàng)新下,運用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等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并將其靈活地應用到寫作中,讓學生主動地展開閱讀學習,并針對文本內容進行積極思考、認真分析,將閱讀過程中學會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
[關鍵詞]閱讀;教學;方法
小學生在進入中高年級后,說話和識字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此時更應該通過多種途徑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目前的閱讀教學方法卻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在開始新課學習時,教師不外乎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完成自主閱讀之后讓學生概括出文章大意并理清文章結構,之后教師再進行重點講解。學生在這種僵化的教學模式下,無法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學習主動性也沒有充分地調動起來,更不用說在欣賞作品中感受文章審美價值,這與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以讀為本,在讀中積累知識”、“讀出感情,讀出興趣”嚴重背離。因此,廣大教師應充分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進,應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并將其靈活地應用到寫作中,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閱讀教學前——設置文本懸念,吸引學生注意力
作為閱讀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懸念,讓學生在充滿好奇中,展開閱讀。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運用這種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即將開始的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伴隨著教師設置的懸念,集中注意力進入到對篇章的閱讀中。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之前,由于剛剛學習了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開天辟地》,學生已經對盤古是如何以他個人身軀開辟出天地,從而產生了世間萬物的故事有了初步認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內容導入新課,從中國古代神話引出古希臘神話故事,同時給學生設置懸念:“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是古希臘的一位英雄從天上盜下來的嗎?”、“大家想不想知道這位英雄是怎樣將火種帶向人間的呢?”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已經對這一神話故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通過閱讀課文進入到古希臘神話故事中,親自探索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當學生們讀到普羅米修斯因為盜取天火幫助人間,被天神懲罰時,無不為普羅米修斯的犧牲精神所感動。教學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時,讓學生帶著懸念展開閱讀能夠讓學生切身進入到文本中人物、故事中,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交流。
二、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語文閱讀學習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展開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故而給學生造成審美疲勞。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應精心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或轉換文本形式,或實現(xiàn)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快、自由的課堂氛圍中開展閱讀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文章介紹了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特點并針對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由于自身知識儲備有限,不能完全明白具體的過程是什么樣的。面對學生產生的這種疑惑,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制作出圖文并茂,動感十足的動畫,將課文中描述的金字塔特點及建造過程通過動畫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由此,學生便能夠準確地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從而有條理地理清課文結構,正確地分析和總結文章內容。又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一詞時,教師可以將這篇描寫古人對親人思念的詞,轉化為一篇兄長思念弟弟的現(xiàn)代白話文,聯(lián)系中秋節(jié)家家團圓的景象展示出作者的寄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中的深刻意蘊。通過這種途徑,拉近了小學生與古詩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變換詩詞形式的教學方法也極為新穎,贏得了學生的喜愛。
三、閱讀教學后——鼓勵學生反思,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在完成了對文本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地反思本篇課文,針對文章的結構、布局,優(yōu)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蘊含的意蘊進行認真的剖析,從詩歌中學習優(yōu)美的語言,從記敘文中學習清晰、有條理的敘述方式,從說明文中學會解說事物,闡明事理。總之,對文本的閱讀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閱讀中,更應該在閱讀之外進行認真的反思,讓學生由課堂閱讀學習走向課外實踐操作,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學習了《長江之歌》之后,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既探索了長江的源頭以及長江悠久的歷史,又增進了學生對長江的感情,同時還認識到了現(xiàn)代詩歌的魅力。在完成了課堂閱讀教學任務之后,教師便可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歌頌親人、家鄉(xiāng)、祖國,以此來進一步掌握詩歌的語言形式,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又如,學習了《藍鯨》一課后,學生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來描繪藍鯨的體型特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寫作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那么在這節(jié)閱讀課結束之后,我便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者事物,運用課堂上學習的說明方法來進行說明文的寫作操練。
總之,只有將閱讀教學變得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徹底改變傳統(tǒng)閱讀課堂沉悶、僵化的氣息。文章在探索了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的具體教學方法后,可以看出,完整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在教師的積極創(chuàng)新下,運用設置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等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展開閱讀學習,并針對文本內容進行積極思考、認真分析,將閱讀過程中學會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2011版.
[2]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素質教育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