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李從鑄 朱彥
子宮內(nèi)膜癌為女性生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發(fā)達國家中發(fā)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首位,死亡率居第二位。多見于老年婦女,高發(fā)年齡為50~60歲,年輕患者有增多趨勢。因此尋找新的評價腫瘤惡性程度及判斷預后的指標尤為重要,可以指導個體化治療。PELP1是一個新的雌激素受體 (estrogen recepter,ER)共激活因子,能調(diào)節(jié)ER的基因組和非基因組途徑的作用,它可以通過激活Src/MAPK通路而促進細胞的增殖[1],激活PI3K/Akt通路而抑制細胞的凋亡[2]。另外,PELP1通過非基因組功能參與細胞的分化、生存和凋亡。在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種激素相關的腫瘤中,PELP1的研究較多[3-6],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其除了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等相關外,還在腫瘤的激素治療耐藥性中有意義。但PELP1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相關研究較少[7]。
選取汕頭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腫瘤醫(yī)院1999年7月至2009年4月開腹手術并經(jīng)術后病理確診為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76例,其中有1例為透明細胞癌,其余均為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其中取腹水送檢73例。72例行ER、孕激素受體 (progestrone recepter,PR)檢測 (結果來自術后病理資料)。49例行腹膜后淋巴結清掃。患者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3歲。所有患者術前均無放化療及激素治療史。病理診斷均經(jīng)HE染色及病理科專家復核。
兔抗人PELP1單克隆抗體 (IHC-00013)購自美國Bethyl Laboratories公司。鼠抗人Ki67單克隆抗體 (M-0350)購自上海長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二步法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 (PV-9000)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所有標本均經(jīng)過常規(guī)福爾馬林固定和石蠟包埋,4μm連續(xù)切片,常規(guī)脫蠟、水化,進行常規(guī)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操作按照二步法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抗原修復采用微波修復的方法,抗原修復液選用檸檬酸鹽溶液 (PH6.0,0.01M)。一抗孵育條件選擇4°C過夜 (時間14~16 h)。一抗稀釋度PELP1為1:150、Ki67為1:50。以PBS代替一抗染色作為空白對照。
采用臨床和病理資料雙盲條件下、由兩名病理學專家進行讀片。PELP1和Ki67蛋白陽性表達均為細胞核內(nèi)可見棕黃色顆粒。PELP1評分標準為:每張染色切片中陽性腫瘤細胞數(shù)占所有腫瘤細胞數(shù)的百分比計數(shù),分為兩組:<50%為弱陽性,>50%為強陽性。
Ki67評分標準為:每張染色切片隨機選取5個高倍鏡視野 (×400)進行細胞計數(shù),計算腫瘤細胞中的陽性細胞占所有腫瘤細胞的百分比,分為兩組:<25%為弱陽性,>25%為強陽性。
PELP1和Ki67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表達與各臨床病理因素的分析采用χ2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PELP1和Ki67的相關性研究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檢驗。所有統(tǒng)計分析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檢驗水準α=0.05(雙側)。
PELP1和Ki67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均呈陽性表達,但強弱程度不同,定位于癌細胞核。
PELP1蛋白的表達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宮內(nèi)膜癌組織中表達強度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1組強度<G2、G3組 (P<0.01),但G2、G3組之間無差異。在不同手術-病理分期的子宮內(nèi)膜癌中,PELP1蛋白的表達強度具有差異性,早期組 (Ⅰ期)強度低于中、晚期組 (Ⅱ、Ⅲ、Ⅳ期)(P<0.01)。不同肌層浸潤深度的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中,PELP1蛋白的表達強度不同 (P<0.01)。有淋巴結轉移者,PELP1蛋白的表達強度比無淋巴結轉移者強 (P<0.05)。另外,PELP1蛋白的表達強度還與雙側附件是否受累、腹水是否找到癌細胞有關。但與宮頸管是否受累、ER、PR的表達之間均無關,見表1。
Ki67蛋白的表達強度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間具有差異 (P<0.01)。早期者 (Ⅰ期)Ki67強度低于中、晚期者 (Ⅱ、Ⅲ、Ⅳ期) (P<0.05)。有淋巴結轉移者,Ki67的表達強度比無淋巴結轉移者強,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PELP1和Ki67蛋白的表達與子宮內(nèi)膜癌各臨床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
表2 子宮內(nèi)膜癌中PELP1蛋白和Ki67蛋白之間的關系 (總例數(shù)n=76)
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PELP1蛋白與Ki67蛋白的表達呈正相關 (P<0.05),相關系數(shù)r=0.244。見表2。
由于人類壽命延長和肥胖人群增多,近20年間子宮內(nèi)膜癌發(fā)病率居高不下,而且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但至今尚無判斷子宮內(nèi)膜癌療效和預后的可靠指標。PELP1蛋白作為一種新的ER共激活因子,其在腫瘤形成過程中起到原癌基因的作用,在多種激素相關性腫瘤中表達異常[4],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PELP1亦出現(xiàn)異常定位和表達[8],該研究證實,PELP1可能在子宮內(nèi)膜癌發(fā)生和進展中起重要作用[9]。
Ki67是一種細胞核相關抗原,是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檢測細胞增殖的標志。Ki67的檢測對于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進展及其生物學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報道,子宮內(nèi)膜隨卵巢激素的變化而發(fā)生周期性的變化,在一個生理周期中,Ki67在增生期子宮內(nèi)膜中有表達,而在分泌期內(nèi)膜中表達則明顯減少[10]。
Ki67在除了G0期和G1期之外的所有細胞周期中都有表達,定位在細胞核,與細胞的合成代謝有關,其表達的高低反映了細胞增殖的程度。
本研究發(fā)現(xiàn),PELP1蛋白定位于腫瘤細胞核中,與有關文獻報道中不一致[8]。而關于PELP1蛋白的表達與子宮內(nèi)膜癌各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PELP1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表達,結果顯示,其表達強度在高分化子宮內(nèi)膜癌中明顯低于中低分化組,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早期患者PELP1的表達強度低于晚期患者,其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另外在深肌層浸潤的患者中,PELP1的表達量高于淺肌層者 (P<0.01),上述結果說明,PELP1的表達與子宮內(nèi)膜癌的發(fā)生和進展密切相關,腫瘤的進展越快、惡性程度越高,PELP1的表達量越高,提示PELP1可能成為判斷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病情進展的指標。
本研究亦顯示,對于宮頸管受累、雙附件轉移及腹水陽性的患者,PELP1的表達明顯高于陰性患者,有淋巴結轉移者高于無淋巴結轉移者,而臨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結轉移是影響子宮內(nèi)膜癌預后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見,PELP1的表達與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其表達量越高,預后越差,提示PELP1可能成為判斷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預后的指標。
PELP1作為一種ER共激活因子,調(diào)節(jié)ER的基因組和非基因組途徑[11-12],其在正常子宮內(nèi)膜的周期性變化中起重要作用,也與子宮內(nèi)膜癌的發(fā)病機制有關。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PELP1的表達強度與在ER、PR的不同表達之間無差異,該結果可能與選取的樣本量過少有關。
本研究顯示,隨著子宮內(nèi)膜癌分化程度的降低、手術-病理分期的進展,Ki67的表達強度增加。有淋巴結轉移者,Ki67的表達強度高于無淋巴結轉移者,表明Ki67可能成為評價子宮內(nèi)膜癌增殖、分化及判斷預后的指標。本研究結果與多項研究結果一致[13-15]。
本研究結果顯示,PELP1和Ki67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的表達呈正相關,可能在子宮內(nèi)膜癌的發(fā)生和進展中起協(xié)同作用,但其共同作用的機制尚不明確,由于本實驗選取的病例數(shù)較少,結果可能有所偏倚,尚有待進一步大樣本的研究證實。
聯(lián)合檢測PELP1和Ki67兩種蛋白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表達,可能成為判斷子宮內(nèi)膜癌的生物學行為及預后的指標,且可能對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jù)。另外二者具有協(xié)調(diào)作用,如能同時對其進行基因水平的干預,可能對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具有更強的抑制作用,從而顯著提高子宮內(nèi)膜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1]Brann DW,Zhang QG,Wang RM,et al.PELP1-a novel estrogen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J]. Mol Cell Endocrinol,2008,290(1-2):2-7.
[2]Vadlamudi RK, Balasenthil S, Sahin AA, et al.Novel estrogen receptorcoactivatorPELP1/MNAR gene and ERbeta expression in salivary duct adenocarcinoma: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J].Hum Pathol,2005,36(6):670-675.
[3]VadlamudiRK, KumarR.Functional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nuclear receptor coregulator PELP1/MNAR[J].Nuclear receptor signaling,2007,5:e004.
[4]Nair S, VadlamudiRK.EmergingsignificanceofER-coregulator PELP1/MNAR in cancer [J].Histol Histopathol,2007,22(1):91-96.
[5]Kumar R,Zhang H,Holm C,et al.Extranuclear coactivator signaling confers insensitivity to tamoxifen [J].Clin Cancer Res,2009,15(12):4123-4130.
[6]石福英,王文霞.PELP1對人卵巢癌OVCAR3細胞株侵襲能力及MMP-2、MMP-9表達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5,(27):32-33.
[7]萬璟,李小毛.RNAi沉默PELPI/MNAR基因對子宮內(nèi)膜癌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作用[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3,34(6):811-818.
[8]VadlamudiRK, BalasenthilS, Broaddus RR, etal.Deregul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Coactivator Proline-,Glutamic Acid-,and Leucine-Rich Protein-1/Modulator of NongenomicActivity ofEstrogen Receptorin Human Endometrial Tumors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4,89(12):6130-6138.
[9]王清娟,王言奎.子宮內(nèi)膜樣腺癌組織PELP1/MNAR表達及其與雌激素受體相關性[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2,27(5):383-385.
[10]Mertens HJ, Heineman MJ,Evers JL.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Bcl-2 and Ki67 in endometrium of ovulatory menstrual cycles [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2,53(4):224-230.
[11]Cheskis BJ,Greger J, Cooch N, et al.MNA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Ra activation of Src/MAPK and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 [J].Steroids,2008,73(9- 10):901-905.
[12]Hall JM,McDonnell DP.Coregulators in nuclear estrogen receptor action:from concept to therapeutic targeting [J].Mol Interv,2005,5(6):343-357.
[13]馬曉欣,李曉晗,李娜,等.細胞核增殖相關抗原Ki67在子宮內(nèi)膜病變中的表達[J].中國腫瘤臨床,2005,32(19):1104-1106.
[14]周惠玲,何瑩瑩,范良生,等.子宮內(nèi)膜癌組織中基因及分子標志物表達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5,(10):947-950.
[15]曹樺,吳寧,陳樑,等.ER、PR、Ki-67在子宮內(nèi)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7):96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