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田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逐漸深入,閱讀理解所占的分數越來越大。但是閱讀理解卻一直是中學生教學中的難點,是中學生一直頭疼的問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雖然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但是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本文從技巧策略出發(fā),探討如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1. 加大英語語言知識的儲備量
英語語言知識包括英語語音,詞匯和語法。語音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沒有語音就無所謂聽、說、讀、寫。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語音基礎知識的教學。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語法是語言的框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依靠,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扎實英語語言基礎。除了課本上的基本語言知識應掌握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識記平時在練習中碰到的生詞和句型。反復地要求學生記憶并背誦。學語言重在積累和堅持,教師可定期地組織學生復習和回顧。
2.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很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強是由于閱讀習慣不好。很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是逐字閱讀,逐字翻譯,這樣就導致只理解了文章的字句意思而忽視了文章的整體意義。但是閱讀理解強調的是對整篇文章的把握,這樣就必然導致做題時的失誤。在學生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應積極地去告知學生閱讀理解需把握的內容是整篇文章為而不是單獨的字詞句。在閱讀的時候不應該一目一字,而是應該一目幾行。另外在閱讀理解中,可以提醒學生在讀文章時自動的給文章分類。看文章時,應該迅速地判斷是屬于哪種體裁的文章。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如果碰到議論文時,應先找議論文的論點,知道了論點那文章的主旨就基本出來了;再比如,碰到記敘文時,先找到記敘文的六要素,那文章的基本脈絡也就理清了。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學生的胡亂閱讀,隨便閱讀。
3. 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萬事都有法可循,閱讀理解也同樣。除去語言知識的積累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之外,閱讀技巧也特別重要。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比如略讀法;略讀指的是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領略大意時重點要找出主題句。找到了主題句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基本意思。再比如跳讀法;所謂跳讀法就是尋找關鍵的信息,例如年份,時間,地點,目的,任務等等。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做閱讀理解題。做閱讀理解時,看完題目之后我們就可以應用跳讀法直接找題目相對應的信息即可。這樣既可以提高做題的正確率,而且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此外還有適用細節(jié)題的細讀法;適用閱讀時碰到生詞的推讀法;以及適用概況文章大意的概讀法等等。
4. 適當地選擇閱讀材料,加大閱讀量的積累
“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我們的閱讀理解也是如此,要重視平時閱讀的積累。教師可以按時定期的布置一些閱讀材料,讓學生按時按量地完成。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熟悉做題的基本步驟,而且可以積累原始的資料。當然在選擇閱讀資料時,要選擇恰當的閱讀資料。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是閱讀材料所包含的句子結構和語法現象基本上不超出已學的范圍,生詞不多于5%,能獨立閱讀并理解90%左右的內容。教師在選擇閱讀資料時,應參考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否則生詞太多,會降低學生閱讀的興趣,造成學生害怕閱讀的心理暗示。
總而言之,閱讀理解還是有法可循的。學生加大語言知識的儲備量,注意閱讀時閱讀習慣的調整和閱讀技巧的掌握,閱讀不會再是難題。當然教師閱讀理解的教授離不開學生的積極配合,希望學生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迅速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1] 劉蘇穗. 淺析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 廣東科技, 2012(36).
[2] 劉政.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速度[J]. 教學研究, 2009(32).
(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