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澤穎
游戲教學法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能讓學生建立學習信心,符合樂學的教學原則。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生性好奇、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游戲教學特別迎合了他們的這種心理,將枯燥乏味的語言現(xiàn)象和語言規(guī)律,轉化成學生喜歡的有趣形式,提高了教學效果??墒怯螒蚪虒W的這些優(yōu)點,使用不當也極易成為教學劣勢。有些人往往以為游戲越多,課堂越熱鬧就是一節(jié)好課。其實不然,課堂上正確融入游戲,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游戲的制定應根據(jù)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不管采用哪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都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教學目標始終是教學的方向。進行教學設計應當首先綜合課程標準、教材體系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確定是否采用游戲進行教學。可見在課堂中使用游戲,并不是看到一個游戲好玩,學生喜歡,就可以隨意拿過來用的。而且選擇(或設計)什么游戲,在什么時候用,用時多長等都需要深思熟慮,因為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事先有一定的預設,上課呈現(xiàn)開放狀態(tài),孩子們的心思就難以收回,甚至導致課堂混亂,因而直接影響到課堂時效。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氣氛過于嚴肅,學生過于緊張等影響教學效果的情況,教師也可以臨時采用游戲等方式進行紓緩,但需要注意的是,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一旦情況正常了,須立即進入學習狀態(tài)。
2. 游戲的設計應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
雖然都是小學生,但是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在年齡、性格和能力上還是存在差距的。所以教師在采用和設計游戲時,一定考慮到這種差距。一般低年級學生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習慣于被動思維,教師可采取說說做做、搶單詞、大小聲、猜猜看、唱歌等簡單有趣的游戲。而高年級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維和主動思維能力,除了可以做低年級學生的部分游戲外,可以融入帶點思考性和競爭性的游戲,例如:單詞接龍,Bingo,模仿秀,搶答賽,創(chuàng)編對話表演等等。
同時,不同班級學生在不同的個性綜合下,也會形成不同的班級特性,有的班級特別團結活躍,有的則有較多散漫的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就必須根據(jù)這些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游戲。
3. 游戲的開展應面向全體學生
在使用游戲教學法的時候,課堂上一熱鬧起來,常容易忽略那些平時比較沉默的學生,如果教師課前不計劃好,即使是希望學生全部參與的游戲,在實施時,也還會有可能出現(xiàn)一些學生旁觀的情況,因此在教師的設計中,應該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好預設,并設計好應對辦法,才不會使精心策劃好的游戲結果差強人意。
當游戲需要參與的人不多時,一定要給其他觀看的孩子布置與游戲相關的任務,并安排好檢查:或者做個小小評論家,說說他們游戲中有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或者要求他們注意看別人是怎么做的,第二批再安排他們上去做等等。盡最大力量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能參與其中,有所收獲。
4. 游戲的評價應具有多樣性
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予及時與適當?shù)脑u價,這些評價更多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教師如果能用恰當?shù)恼Z言或動作激勵孩子,就能增強這些孩子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在其中的自主性發(fā)展,以使之以更高的熱情參與學習,并帶動班里的其他學生,建立健康的學習氛圍。
評價是多樣的。首先評價的主體是多樣化的,針對小學生的評價的主要目的,一是鼓勵,二是分清對錯。因此如果只是單一地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看問題,難免失之偏頗。在游戲中或讓學生自我評價,能認清他的行為意圖;或讓學生互相評價,能從孩子的心理知道他們獨到的想法;或讓學生評價教師,能夠改進游戲設計,糾正對學生不夠公正的點評;或教師自己評價,也分為接納性評價、期待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等。評價有了不同的主體,也就有了不同的民主建議,除了能使教師更客觀地看到游戲的過程與結果外,還能在師生間營造平等的學習氣氛。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游戲,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脫離枯燥乏味的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從此愛上學習,以至今后能夠進行終身學習。在整個游戲學習中,學生是非常感性的,然而教師卻一定要很理性,在游戲教學前認真思考清楚為什么和怎么樣進行游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將每一節(jié)課中的每一分鐘充分利用好,使英語課堂在游戲中獲得高效。
[1] 程艷. 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方法談[J]. 安徽教育, 2005(01).
[2] 劉衍玲, 吳明霞. 接受學習與課堂教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嶗山區(qū)曉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