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經(jīng)歷過低段的看圖寫話,進入到高段后,寫作強調(diào)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和想象作文,且要能主動和他人交換修改。結(jié)合高段寫作教學來看,課堂教學模式還是較為傳統(tǒng),訓練方式單調(diào),加之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完善,學生寫作興趣匱乏,寫作方法掌握不到位,寫作教學效率也就難以得到提升。要讓寫作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還得立足學生實際,優(yōu)化教學模式,多引導學生練習。
一、立足興趣培養(yǎng),讓學生喜歡寫作
進入高段后,學生要面對小升初考試,壓力自然也就增大。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寫作也就多是任務性質(zhì)的寫作,如單元教學后通過教師講授安排學生寫作,考試中學生要按考試要求完成寫作任務。從學生的調(diào)查來看,很多學生并不喜歡寫作,甚至是害怕寫作。寫作興趣匱乏讓學生在寫作中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且不說沒有靈感,就是收集素材也顯得較為不情愿。由此,在高段作文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是寫作教學的關鍵所在。
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得分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高段學生的識字量、閱讀量、語言組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自主意識開始增強,他們的向師性已經(jīng)沒有低段那么強,更喜歡表現(xiàn)自己。在作文教學中就應多鼓勵學生,多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尤其是對那些寫作能力稍弱的學生,更應如此。在作文修改和評價中,除了對學生作文的主題、選材、段落安排等提出相應意見,還要注重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激勵。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則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提倡個性化的評價,要以學生之前的基礎為基準進行對比評價,不能以相同標準來對待全體學生。
在寫作要求上也不能統(tǒng)一,而要具有針對性,能針對學生的差異而布置要求。以六年級上第一單元“我的快樂假期”寫作為例,教學中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學生只要求能根據(jù)自己的假期生活文從字順的表達即可,第二層學生則要求其在寫作中能用上一定的修辭方法,第三層學生不僅要能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則要把景物描寫和感受結(jié)合起來。如此,學生的層次不同,寫作要求不同,學生在寫作中也更愿意去完成任務,效果自然會好很多。
二、優(yōu)化課堂模式,讓學生掌握方法
從當前小學高段作文教學所采用的模式來看,基本是教師課堂中按照單元要求講解,布置學生獨立完成后收集批閱再講評,如此,學生在課堂中是以聽的方式進行學習,沒有參與其中,寫作體驗沒有得到豐富,方法沒有掌握,寫作中也就不知道要寫什么,怎么寫。提倡對高段作文模式進行改革,就是讓學生從被動聽的方式中解放出來,在討論和交流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學會收集素材,安排結(jié)構(gòu),遵從主旨而去表現(xiàn)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在課堂中,要多組織學生參與討論,以此而豐富學生的寫作感受。以六年級上第三單元“介紹一種美味”為例,每個地方都有幾種獨特的小吃,學生對生活中的美味小吃并不陌生,課堂中可先以“我最喜歡的一種小吃”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喜歡吃什么,接著圍繞學生所介紹的小吃而對其特點展開交流。如“北京烤鴨”,其色香味如何,如何逐一展開介紹。如此,通過交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該美食的特點,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精講方式對學生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確定主題、安排好結(jié)構(gòu)再進行寫作。
在作文修改中,也要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性,新課標中也明確強度高段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學會修改作文。在修改階段,可先引導學生在組內(nèi)相互交換修改,這一是可以幫助學生檢查錯別字和句子的問題,二是可以從他人的角度而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見。學生修改后再由教師修改,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在教師批閱中,更多的是要幫助學生找作文中的亮點。如學生能應用修辭對景物進行描寫,如學生在介紹事物時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評閱中就可對學生進行激勵。
三、加強活動練習,讓學生多練鞏固
要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不僅要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練習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說,好作文是練出來的。但就當前高段作文練習來看,一是單元寫作,二是考試中的寫作,平時練習較少。且很多時候是以任務形式組織學生練習,學生的作文練習興趣并不高。提倡以活動方式組織學生展開寫作練習,目的是要讓學生從純?nèi)蝿諏懽鬓D(zhuǎn)變?yōu)轶w驗寫作,在活動中豐富體驗,再展開寫作活動。
以六年級上寫作五“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產(chǎn)品”的寫作練習為例,課后先組織學生對家鄉(xiāng)的農(nóng)產(chǎn)品、工業(yè)產(chǎn)品展開調(diào)查,調(diào)查可分組進行,采用實地觀察、訪談形式進行,調(diào)查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調(diào)查的農(nóng)產(chǎn)品的外部特征、價值或用途進行深入了解。又如六年級下習作二是圍繞“老師不在場的時候”主題展開的,練習中可采用模擬方式,以老師不在場的情境而組織學生活動,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感受。
同時,在作文練習中,練習方式要多樣化。高段學生已經(jīng)能寫日記了,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日記習慣,如學生基礎稍弱,可培養(yǎng)學生寫周記。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讀后感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情節(jié)、人物等寫寫自己的感悟。也可建立班級群,以群空間形式引導學生把自己優(yōu)秀的作文、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放到空間中。在作文練習中,要分層進行,如有的學生基礎稍弱,可先練習段,再從段過渡到層,最后再練篇,切勿急功近利,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小學高段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寫作,從被動轉(zhuǎn)變?yōu)橹鲃?,輔以合作交流模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豐富的體驗,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課后多以學生所喜歡的方式組織學生展開練習,把任務性寫作變成常規(guī)性寫作,這樣才能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