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千浪
《新課程標準》指出:“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笨梢?,化學實驗對全面落實化學課程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農村初中學?;A設施比較薄弱,實驗教學處于可有可無的次要地位,導致無法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農村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認真審視當前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改善措施。
一、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師配備不足,專業(yè)技能不強
農村中學普遍存在化學教師和化學實驗員嚴重不足的現(xiàn)象,這與大部分農村中學教師配備不合理和化學課的性質有關。有些農村中學化學專業(yè)教師短缺,但化學課實驗多,以至于化學教師無法兼顧所有班級的化學實驗教學。有些貧困農村的中學甚至出現(xiàn)個別化學專業(yè)教師代教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而化學只能由非專業(yè)教師任教,導致實驗操作率低,做實驗變?yōu)橹v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變?yōu)榻處熝菔緦嶒灒踔劣行┙處煵蛔鰧嶒?,只是口頭講述實驗過程。
2.實驗設備陳舊,實驗藥品匱乏
目前,農村中學因為經濟實力不足,在實驗設施方面投入經費較少,再加上交通、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化學實驗缺少儀器與藥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實驗藥品不到位的情況,導致無法正常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失去了動手實驗的機會,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
3.實驗教學評價機制不科學,管理不到位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教師雖然通過考試加強了對學生實驗理論知識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但對日常實驗教學缺乏監(jiān)督和管理,沒有及時評價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4.教學方法單一
近年來,優(yōu)質學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爭奪到了“白熱化”階段,使得農村中學優(yōu)質生源流失殆盡,在農村中學就讀的學生存在基礎差、起點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等特點,導致農村中學的教師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知識接受型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完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不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發(fā)散思維。
二、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改善措施
1.利用現(xiàn)有條件多做實驗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實驗教學的比例,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上演示實驗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實際上,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但能獲得知識,還能掌握學習的方法,體驗化學學習的樂趣。
2.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演示實驗僅僅滿足于照搬教材上的步驟、得到與教材一致的結論,常常是教師做實驗,學生觀看實驗過程,記錄實驗步驟和結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只是知識的接受者,缺乏主動性。如果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能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生實驗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實驗的注意事項,然后再讓一兩位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實驗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在學生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記住關鍵的實驗現(xiàn)象,防止學生只看“熱鬧”。這樣一來,能有效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利用農村現(xiàn)成的資源開展探究性實驗
農村可供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素材非常多,教師可以依據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靈活選擇探究課題。以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展探究活動,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學完《酸堿性》后,筆者讓學生采摘當地常見的花卉,探究花朵汁液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顏色的變化。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完成自家稻田、果園等土壤酸堿性測定的實驗,向家長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議或適宜的種植方案;再如教師可利用農村廣泛分布的池塘、小溝渠等有利條件,讓學生分組收集沼氣,并試驗沼氣的可燃性。學生能在親手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悅,體驗到探究的收獲和成就感。
(作者單位:江西省余干縣玉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