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良 黃志烽 鄧浩榮
(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康復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廣州 510520)
?
小兒腦癱康復31例療效初步評定及分析
潘志良黃志烽鄧浩榮
(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福利院康復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廣州510520)
摘要:目的:就小兒腦癱康復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探究。方法:選擇我院自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腦癱患兒62例,按入院順序單雙號進行平均分組,每組患兒31例。接受基礎治療的患兒設為參照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接受康復治療的患兒設為研究組,對比兩組腦癱患兒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結論:在小兒腦癱治療中應用康復治療效果顯著,可同時提高患兒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上進一步的實踐與應用。
關鍵詞:小兒腦癱;康復治療;效果評價
小兒腦癱在臨床疾病中較為常見,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威脅其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發(fā)育。以往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近年來,康復治療廣泛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高度認可[1]。本研究為探討康復治療的應用價值,選擇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腦癱患兒62例,分組治療并進行對比和總結?,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腦癱患兒62例,所有患兒均經臨床診斷確診。按照患兒入院順序單雙號進行平均分組。研究組31例,男25例,女6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為(5.4±2.6)歲;參照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齡4~11歲,平均年齡為(5.6±3.0)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參照組患兒入院后采用基礎治療,主要選擇的藥物包括:血管擴張藥物、營養(yǎng)腦細胞藥物,神經節(jié)苷脂、腦活素以及丹參等。若患兒對丹參藥物過敏或者出現腹瀉,可以選擇胞二磷膽堿。若患兒出現下肢痙攣,醫(yī)囑下給予肉毒桿菌素A和巴氯芬。15 d為1個療程,共治療6個療程。
1.2.2研究組患兒在參照組基礎上采用康復治療,主要內容包括:中醫(yī)按摩、運動療法、物理治療以及肢體康復訓練等[2~3]。(1)中醫(yī)按摩:為小兒腦癱治療較為常用的手段。推拿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之效。對穴位進行拍打與按揉,可以使患兒的肢體功能得到明顯改善。治療同時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皮膚,了解患兒的禁忌癥。推拿治療每次30 min,每周進行6次,連續(xù)治療6個月。(2)運動療法:最為常用的有Bobath、Vojtal以及上田法[4],要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臨床治療主要目的為擴張患兒的關節(jié)活動度以及降低肌張力等,從而對患兒的異常姿勢起到抑制作用,同時誘導患兒建立生理反射。必要時,可以給予患兒矯形器,并對其異常姿勢予以糾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異常反射現象得到明顯減少。(3)肢體康復訓練:活動能力:可以指導患兒進行活動練習,如刷牙、洗臉、吃飯以及使用餐具等。同時可指導患兒正確的交流方式,如角色扮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患兒早日康復。認知練習: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給予其圖片和玩具,同時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如指導患兒畫畫以及剪紙等。同時,可以指導患兒進行手指練習和語言練習,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認知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從而提高其整體日常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對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價,總分數記為100分。若患兒的分值在80~100分,為輕度障礙,若患兒的分值在79~50分,為中度障礙,若患兒的分值在50分及以下,為重度障礙。
1.4效果評價[5]治療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患兒的評分提高超過20分,為顯效;患兒的評分提高超過10分,為有效;患兒的評分提高低于10分,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統計學處理采用軟件包SPSS17.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并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并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1.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研究組患兒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參照組31 31 50.4±3.5 52.5±3.6 80.3±3.5*#71.6±3.9*
小兒腦癱又稱之為小兒腦性癱瘓,其主要臨床癥狀以肌張力異常和姿勢異常為主,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會嚴重危及患兒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發(fā)育。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為主,但是難于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近年來,康復治療法應運而生,憑借良好的治療效果廣泛應用于臨床[6]。由于腦癱患兒的治療周期較長,在一定程度上會為患兒及家屬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因此,臨床需及早診斷和及早治療,從而使治愈率得到明顯提高。就早期康復治療而言,該療法可以對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同時與家屬深入溝通,教會家屬正確的康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家屬的經濟負擔。與此同時,實施康復治療,可以樹立患兒治療疾病的信心,克服生活中的自卑心理和其他負擔,同時為患兒提供良好的康復環(huán)境,加快其康復速度。除此之外,實施康復治療,可以使腦癱患兒的全面康復得以實現,其生存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從而讓其快速回歸社會。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研究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綜上所述,在小兒腦癱治療中應用康復治療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樹新,杜青,王歡,等.康復輔具對小兒腦癱康復治療效果探討[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2,11(10):753-756
[2]陳翠英.康復輔具對小兒腦癱康復治療效果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4,27 (16):578-579
[3]王珍.不同年齡段小兒腦癱患兒進行Bobath爬行訓練的康復效果[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18):137-138
[4]周洪濤,覃蓉,王跑球.康復輔具家庭康復訓練對小兒腦癱的治療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2(3):147,149
[5]湯雯.綜合康復療法對小兒腦癱患者的治療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4(11):99-100
[6]王曉飛.小兒腦癱康復運動療法的應用及其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4):225
中圖分類號:R742.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18
收稿日期:(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