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之梅(SHI Zhi-mei),吳 軍(WU Jun),王淑萍(WANG Shu-ping),陸 蕊(LU Rui),王坤可(WANG Kun-ke),王書智(WANG Shu-zhi)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上?!?00438)
常規(guī)清洗消毒對胃鏡HBV污染的清除效果Effect of routin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n eliminating HBV contamination of gastroscopes
時之梅(SHI Zhi-mei),吳軍(WU Jun),王淑萍(WANG Shu-ping),陸蕊(LU Rui),王坤可(WANG Kun-ke),王書智(WANG Shu-zhi)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上海200438)
(Eastern Hepatobiliary Hospital, Shanghai 200438,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常規(guī)消毒方法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患者使用過的胃鏡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清除情況。方法檢測2014年12月1—31日于某院行胃鏡檢查的HBsAg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根據(jù)檢查時患者有無黏膜損傷分為黏膜損傷組和黏膜完整組,分別于初洗前、初洗后、消毒后進行3次采樣,進行HBsAg、HBV-DNA定量檢測。結果黏膜損傷組胃鏡初洗前HBsAg檢測陽性率為93.33%(28/30)、HBV-DNA定量檢測陽性率為53.33%(16/30),黏膜完整組初洗前HBsAg 定量檢測陽性率為80.00%(24/30)、HBV-DNA定量檢測陽性率為20.00%(6/30);初洗前兩組HBV-DNA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初洗后僅黏膜損傷組HBsAg陽性2例(6.67%),余均為陰性;消毒后兩組HBsAg與HBV-DNA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結論HBsAg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可以通過規(guī)范的常規(guī)清洗和消毒達到消毒效果。
[關鍵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內鏡檢查; 黏膜損傷; 清洗; 消毒; 乙型肝炎病毒
我國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高發(fā)區(qū),HBV攜帶者超過1億[1]。本院為肝膽專科醫(yī)院,接受胃鏡檢查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可達60%~70%。因HBV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2],胃鏡檢查不可避免會引起黏膜損傷,存在HBV交叉感染風險,導致非HBV感染者行胃鏡檢查時多存在懼怕心理[3]。本研究為驗證HBsAg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是否需要延長消毒時間或行特殊消毒措施以確保內鏡診療的安全性[4],對HBV污染胃鏡在清洗消毒前后進行HBsAg、HBV-DNA定量檢測與對比分析?,F(xiàn)將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2014年12月1—31日在本院行胃鏡檢查且檢查前患者申請單HBsAg標明為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根據(jù)患者胃鏡診療中是否有黏膜損傷分為黏膜損傷組和黏膜完整組,兩組各納入30例。
1.2采樣方法
兩組胃鏡均于初洗前、初洗后、消毒后進行3次采樣。沿內鏡鉗道入口注入2 mL生理鹽水,將胃鏡前端流出的生理鹽水收集入干燥試管內,并用無菌干棉簽在鉗道入口處沿內壁擦拭一周,再于鏡身前端前20 cm范圍內環(huán)狀涂擦10次,再將棉簽在試管收集液中反復涮洗10次后送檢。所有采樣標本均由同一人完成。
1.3檢測方法
(1)HBsAg定量檢測:采用Architect I系統(tǒng)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術,試劑由美國雅培制藥有限公司診斷產(chǎn)品部提供,HBsAg定量檢測值<0.05 IU/mL為陰性。(2)HBV-DNA定量檢測:采用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PCR)-熒光探針法,檢測試劑由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HBV-DNA定量檢測值<50 IU/mL為陰性。
1.4清洗消毒方法
使用后胃鏡清洗消毒步驟嚴格按2004年版規(guī)范執(zhí)行,采用手工加全管道自動灌洗消毒法,流程依次為初洗(2 min)、酶洗(2 min)、次洗(1 min)、消毒(5 min)、終洗(1 min)。初洗先采用手工清洗,用無菌紗布在流動水下對胃鏡外周進行擦洗并連接內鏡吸引管道持續(xù)吸引,外周清洗完畢后用清洗刷對內鏡鉗道及吸引管道來回刷洗至無可見的碎屑為止,刷洗時兩端見刷頭,清洗刷頭從內鏡鉗道伸出時需在流動水下進行沖洗,避免污物再帶入內鏡腔道。手工清洗完畢后連接全管道自動灌洗。消毒劑符合國家要求標準,本實驗所用胃鏡消毒劑為0.53%鄰苯二甲醛,清洗消毒由固定專業(yè)人員進行。
2結果
2.1胃鏡患者情況
黏膜損傷組:住院患者28例,門診檢查者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53.90±8.90)歲;損傷主要來自檢查中夾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測(共27例),其次為上消化道出血急診止血(2例),檢查過程中患者惡心、嘔吐反應導致黏膜損傷(1例)。黏膜完整組:住院患者26例,門診檢查者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齡39~66歲,平均年齡(53.10±7.30)歲。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胃鏡下的診療工作。
2.2清洗消毒前后病毒污染情況
初洗前黏膜損傷組與黏膜完整組HBsAg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08,P>0.05);初洗前兩組HBV-DNA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77,P<0.05);初洗后僅黏膜損傷組HBsAg陽性2例(6.67%),余均為陰性;消毒后兩組HBsAg與HBV-DNA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見表1。
表1 兩組胃鏡HBsAg及HBV-DNA檢測陽性情況(%,例)
3討論
隨著胃鏡診療技術不斷發(fā)展,內鏡診療患者數(shù)呈逐年上升趨勢[5],特別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的保健意識也越來越強,胃鏡檢查成為常規(guī)體檢項目,但又懼怕因內鏡檢查而引起交叉感染,內鏡的清洗消毒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6]。本院是HBV感染者相對集中的醫(yī)院,非HBsAg陽性患者來我院行胃鏡常規(guī)檢查時,常擔心共用內鏡會引起HBV交叉感染,甚至有患者選擇到其他綜合醫(yī)院行胃鏡檢查從而造成患者流失。
目前,確診HBV一般僅對HBsAg單項進行檢測。HBV-DNA是HBV特異性標志物及遺傳物質,與HBV感染水平一致,但僅存在于HBV核衣殼,可用HBV-DNA PCR-熒光探針法定量檢測技術檢測,靈敏度極高[7-9]。本研究對初洗前、初洗后、消毒后三個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HBsAg、HBV-DNA定量檢測,根據(jù)本研究結果,HBsAg陽性患者胃鏡檢查過程中若有黏膜損傷對內鏡的污染率高于黏膜完整組;初洗后黏膜損傷組HBsAg定量檢測雖仍高于黏膜完整組,但陽性率已下降;消毒后兩組HBsAg及HBV-DNA定量檢測均為陰性。以上數(shù)據(jù)說明HBsAg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可以通過規(guī)范的常規(guī)清洗和消毒達到消毒效果。因此,對HBV感染患者可考慮不進行分批次、分診室、分胃鏡檢查,提高內鏡使用率,同時保護患者隱私從而減少被歧視[10]。
綜上所述,HBsAg陽性患者使用后的胃鏡經(jīng)常規(guī)清洗消毒后給非HBsAg陽性者使用是安全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嚴格按規(guī)范進行常規(guī)清洗和消毒,可不必延長消毒時間和采取特殊消毒措施。
[參 考 文 獻]
[1]宋照云, 張友秀, 徐琰, 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對相關知識認知狀況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 11(5):118-119.
[2]葉賢林, 劉曉紅, 馬蘭, 等.實時熒光PCR檢測HBsAg陰性、抗HBc陽性獻血者血液中HBV DNA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09, 8(4):241-244, 240.
[3]姚齊龍.1 759名高考體檢者ALT, HBsAg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03, 2(2):118-119.
[4]王浩平, 陳立軍.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胃鏡檢查分析及術后消毒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6, 13(8):1305-1306.
[5]戴一揚, 陳智, 程玲, 等.胃鏡消毒后乙型肝炎病毒、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05, 4(3):271, 268.
[6]胡必杰, 何禮賢, 沈坤雪, 等.支氣管鏡與胃鏡的消毒抽樣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 12(2):132-134.
[7]付沙, 黃燕, 范學工.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研究的若干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13(10):635-638.
[8]李燕斌.乙型肝炎定量HBsAg陽性樣本HBV-DNA與HBeAg定量值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4, 35(22):3146-3147.
[9]吉強, 顧星, 周軍, 等.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前后實驗室常規(guī)檢測指標的變化及意義分析[J].檢驗醫(yī)學, 2013, 28 (3):178-182.
[10] 王鵬, 李靜葦, 潘雪, 等.乙肝疾病認知與乙肝歧視現(xiàn)狀調查及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7):1570-1572.
(本文編輯:曾翠)
[收稿日期]2015-09-15
[作者簡介]時之梅(1977-),女(漢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鏡清洗消毒研究。 [通信作者]王書智E-mail:shizhimei@163.com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5.016
[中圖分類號]R47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638(2016)05-03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