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亞維
摘 要:新課改下的學科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獲取基本知識,提高學生文化修養(yǎng),更要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歷史學科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以記憶史實為主的灌輸式教學,體現(xiàn)學生的中心地位,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以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學歷史;自主探究;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9-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062
一、提高教師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師積極導向作用
要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歷史探究活動,我們不僅要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更要關注教師自身素養(yǎng)與能力的提高,要在學生心中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激起學生對教師積極的情感,才能使學生愿意親近教師,并對所任教的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1.具有扎實的文化功底。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深厚的歷史專業(yè)知識,同時還要廣泛涉獵,以淵博的學識來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為此,教師不要抱著教材不放,而是要加強學習與研修,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這樣,教師在教學時才能打破教材的束縛,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寬廣的學習空間。
2.彰顯獨特的人格魅力。要想贏得學生真正的尊重與喜愛,教師不僅要具有淵博的知識,更為重要的還要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這個形象有血有肉,更有吸引力與感染力。為此,教師不僅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還要以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質來感染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教師,進而對歷史學科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
二、實施再現(xiàn)教學,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情境
歷史學科本身就是記錄所存在過的人與所發(fā)生的事,但是在教學時不能讓學生成為機械的記憶者,只是機械而枯燥地來記憶史實,而是要實施再現(xiàn)教學,還原真實的歷史畫面與場景,這樣才能改變以往枯燥而機械的教學模式,注入生機與活力,使歷史教學富有生命的活力。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場景之中,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聯(lián)系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與歷史背景來展開深入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辨能力。如在學習清朝禁煙時,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林則徐》中虎門銷煙的片斷,這樣學生自然就不會再是游離于歷史之外的機械記憶,而是能夠親臨其境。這樣更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鴉片的危害,林則徐禁煙的決心,并能從背景、影響等方面展開深入的思考,進而能達到強化學生認知與理解的效果。這樣的探究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開展問題教學,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活動
問題是思維的開端,是學生探究的動力,也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富有探索性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展開主動探究。
1.以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設計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使學生對認知對象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以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只有在心有困惑時才能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動機與行為。因此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探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教師就要善于制造懸念,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以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主動探究。
3.以問題啟迪學生思維。中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而探究活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就會使學生在探究中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困難與阻礙。為此,在學生思維受阻無法探究時,教師就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來展開思考,以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與誘導下完成對新知的學習。
四、實施多元評價,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動機
評價既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同時更是增強學生信心,豐富學生情感,提升學習動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從中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鼓起更大的信心與勇氣展開更為主動而積極的活動。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評價,要以科學恰當?shù)脑u價來強化學生的榮譽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評價不應只是一味地批評,也不是盲目的表揚,而是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但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不能只著眼于學習結果,以分數(shù)來評判,而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采用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探究活動做全面而客觀的評價,使學生從中汲取探究的動力。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可以改變以往枯燥而機械的灌輸,還原歷史學科的生動,使教學富有生命的活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和積極探究,才能使學生通過歷史探究得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大榮.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指導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2] 陶麗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