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雪蓮
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宗雪蓮
目的 探討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正常健康體檢人員,抽取血清檢測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載脂蛋白A、B(APOA、APOB)的含量。結(jié)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2.23±0.17)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46±1.54)mol/L、總膽固醇(4.74±1.89)mol/L、載脂蛋白B(1.05±0.43)g/L,各指標含量均高于正常人(P<0.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6±0.35)mol/L和載脂蛋白A(1.14±0.15)g/L,各指標含量低于正常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檢驗可以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支持和依據(jù),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血脂;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是現(xiàn)代人群中的常見疾病,由于病死率和致殘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元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檢測血脂的變化能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提供線索[1]。有研究表明,血脂異??梢灶A測缺血性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發(fā)病風險[2],因此血脂檢驗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對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血脂水平檢測,并與100例正常健康體檢人員的血脂水平進行了比較,以揭示血脂水平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吉林省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進行血脂檢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健康體檢人員100例,經(jīng)檢查確定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壓45例,冠心病42例,急性心肌梗死33例。將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3.23±6.43)歲;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4.21±6.21)歲。2組人員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在采血前12小時開始禁食,并且期間不得服用影響血脂的藥物,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在清晨進行靜脈采血5 mL,在恒溫水浴箱中水浴35 min后離心,取血清后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脂檢測,檢測項目包括血清內(nè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C)、載脂蛋白A、B(APOA、APOB)含量。TG、TC、LDL-C、HDL-C采用酶定量法進行檢測,APOA、APOB使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定量檢測[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HDL-C和APOA含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G、TC、LDC-C、APOB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血脂測定結(jié)果(x±s)
血脂是血漿中的脂類,包括固醇類、類固醇類、磷脂、甘油三酯等,是人體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主要以脂蛋白的形式在體內(nèi)運輸?,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含量與心血管疾病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上個世紀血脂就被確定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4]。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也在增高,不管是醫(yī)生還是普通群眾都對血脂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血脂檢驗主要包括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載脂蛋白A、B的指標,與正常值對比后可提示心血管病的危害水平[5]。循證醫(yī)學表示總膽固醇含量直接影響冠心病的發(fā)病,而三酰甘油含量同時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6]。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容易被氧化,氧化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容易在血管內(nèi)膜堆積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冠心病發(fā)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能有效的降低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作用是轉(zhuǎn)運組織外膽固醇,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該指標降低時意味著冠心病的發(fā)生率增高[7]。載脂蛋白A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是它的主要成分,能激活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zhuǎn)移酶,可以催化膽固醇酯化,因此APOA含量與冠心病發(fā)病率成負相關;載脂蛋白B是VLDL、LDL等的結(jié)構蛋白,包括APOB48和APOB100兩類,若APOB與LDL的結(jié)合位點發(fā)生突變,會造成LDL配體丟失,這是冠心病的早期特征,因此與其他指標共同分析可以提示冠心病的發(fā)病[8]。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TG、TC、LDL-C、APOB含量均高于正常人(P<0.05),HDL-C和APOA含量低于正常人(P<0.05),提示血脂檢驗對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預示作用?;疾∪巳簯摻?jīng)常進行血脂檢驗,高風險人群和普通人群也應該定期進行血脂檢驗和其他項目的體檢,能及時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對于25歲以上的人群應該至少5年做1次血脂檢驗,包括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載脂蛋白A、B等指標;對于低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應該至少半年做一次血脂檢驗,以掌握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意外突變;已經(jīng)發(fā)病住院的患者要每24小時進行血脂檢驗,以確定病情和觀察病情發(fā)展。有家族史、有直系親屬發(fā)病、有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史、有皮膚黃色瘤或已經(jīng)發(fā)病的患者是血脂檢驗的重點對象。
總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檢驗可以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支持和依據(jù),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1] 王玉霞.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綜述[J].當代醫(yī)學,2012, 18(5):21.
[2] 陳偉軍.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病中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檢驗,2014,4(5): 118-126.
[3] 馮紹文,張成功.常規(guī)血脂檢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6):97.
[4] 蔡錦亮.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病中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醫(yī)院,2013,13(3): 63-64.
[5] 顧敏.CRP、尿微量清蛋白與血脂聯(lián)合檢測對心血管疾病早期診斷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3,19(28):62-63.
[6] 王彥,杜小靜,張莉莉,等.冠心病二級預防用藥的循證醫(yī)學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8(4):70-71.
[7] 謝印軍.血脂綜合指數(shù)在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2,18(32):10-11.
[8] 蔣銘.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2):5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057
吉林 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宗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