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標 陳歡
觀察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的止血治療
謝東標 陳歡
目的 對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的止血治療進行觀察和研究。方法 將120例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60例,分別為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內鏡注射治療胃潰瘍出血組,簡稱潰瘍組,普通內科藥物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組,簡稱普通組。再對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將他們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發(fā)現(xiàn)潰瘍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要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對胃潰瘍出血的止血治療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式。
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胃潰瘍出血;止血治療
消化性潰瘍出血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根據患者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出血性質、年齡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代償功能不同[1],可表現(xiàn)為嘔血、黑便、貧血等不同的癥狀,如未及時治療,患者循環(huán)血量迅速減少可導致休克,嚴重危及生命[2],因此選擇有效、快速、經濟的方法對于這類患者的救治十分關鍵。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的止血療效,比較內科藥物治療的療效進行觀察,以下就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
1.1 一般資料 通過將120例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診斷標準:(1)患者有嘔血/黑便及失血性循環(huán)衰竭等臨床表現(xiàn);(2)嘔吐物或黑便隱血陽性,紅細胞計數(shù)有下降;(3)行急診胃鏡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潰瘍組為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內鏡注射治療胃潰瘍出血和普通組為普通內科藥物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每組60例,通過使用急診電子內鏡對患者的測試,證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十二指腸潰瘍或者胃潰瘍出血患者,并且患者會出現(xiàn)出血的癥狀,出血量大約在600~1 000 mL左右。潰瘍組男45例,女15例,年齡20~58歲,病程2~14年,其中十二指腸潰瘍出血32例,胃潰瘍出血28例;普通組男40例,女20例,年齡22~60歲,病程3~13年,其中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29例,胃潰瘍出血31例。對比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因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潰瘍內鏡組治療時,每次需要對患者靜脈注射40 mg的洛賽克(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080096),每天注射2次,連續(xù)注射3 d,在第4天的時候,需要對患者靜脈注射600 mg的甲氰咪胍(廣東南國藥業(yè),國藥準字H44024630),每天注射2次,這是為了使得患者能夠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的平衡。還需要加上內鏡注射治療。這時所采用的內鏡應該是電子內鏡。在對患者進行止血前,應該先用生理鹽水對出血點進行沖洗,然后再使用內鏡活檢孔用粘膜注射針對出血點進行注射腎上腺素溶液,這需要在距離出血點的2~3 mm范圍內進行,再對其進行反復注射,直到它不再出血為止。這時的平均用量為(4.5±1.1)mL。
普通內科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時,每次都需要對患者靜脈注射40 mg的洛賽克,每天注射2次,連續(xù)注射3 d,在第4天的時候,需要對患者靜脈注射600 mg的甲氰咪胍,每天注射2次;不采用內鏡注射治療。
1.3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嘔血次數(shù)、24 h的尿量、血紅蛋白和輸血量等進行監(jiān)測,從而對患者的止血療效和再出血的一些情況來進行判斷。如果患者的血紅蛋白沒有下降,血壓比較穩(wěn)定,并且在3 d內的輸血量不超過800 mL,那就說明此次止血是有效的,應該對患者繼續(xù)治療;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大量嘔血的情況,血紅蛋白下降,并且血壓不穩(wěn)定,3 d內的輸血量超過了800 mL,那就說明此次止血是無效的,需要對患者進行手術[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到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十二指腸組患者在3 d內的止血成功率達到了95%,要明顯高于胃潰瘍組的85%和普通組的80%(P<0.05)。而且胃潰瘍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要高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120例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患者的止血情況[n(%)]
潰瘍出血是屬于消化性潰瘍的一種并發(fā)癥,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如果潰瘍出血量過多的話,那就很有可能會造成患者死亡[3]。所以為了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就需要對患者及時有效的進行止血治療,還需要防止休克,對患者輸血量一定的減少,并且對住院時間進行減少[4]。通過有關研究證明,使用急診內鏡治療止血的成功率非常高,和一般的藥物治療相比,是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來說,也是一種最有效的非手術止血方法[5]。本次研究通過使用腎上腺素溶液內鏡下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止血成功率達到了95%,和普通治療組的80%相比,具有更加明顯的療效,這也和有關報道相符[6]。其止血能夠成功主要是因為腎上腺素具有血管活性作用,可以使得粘膜下血管收縮,從而促進血管內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的形成[7]。通過此次研究的結果表明,使用內鏡下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比內科單純藥物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的止血成功率要高(P<0.05)。以通過此次試驗,更加證實了內鏡下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及胃潰瘍出血是非常有效的。對于患者來說,使用這種治療方法不僅可以縮短他們的治療病程,和其它治療方式相比,還能起到更好的治療療效。
綜上所述,通過內鏡注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出血的止血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世鑫.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與治療方案1999,27(9):23-24.
[2] 張松.奧美拉唑治療非食管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21):4298.
[3] 汪雪琦,賈繼珍,趙淑芳,等.奧美拉唑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1):123-124.
[4] 凌紅,張華珍,譚瀟瑩,等.內鏡下緊急止血治療非門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J].中國內鏡志,2000,6(1):66.
[5] 劉俊,候曉華,易粹瓊.奧曲肽靜滴與內鏡注射治療重癥消化性潰瘍出血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19(7):419.
[6] 劉俊,候曉華,易粹瓊.聯(lián)合應用內鏡注射和熱凝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0,16(1):19.
[7] 叢淑珍.胃潰瘍治療方法及潰瘍出血的處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1,5(3):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53
江西 342700 贛州市石城縣人民醫(yī)院內科(謝東標 陳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