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海
摘 要:分層教學指根據學生的基礎程度和文化接受程度劃分層次,然后根據學生層次實施分別教學策略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分層教學的內涵入手,分析了當前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素質教育
從根本上來分析,分層教學其實是一種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如果能夠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融入分層教學,不僅能推動初中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發(fā)展,更能夠每一個學生的綜合數(shù)學能力獲得提高。
一、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教師講解相同的課程內容之后,有一些學生會很快掌握,并能舉一反三,還有一些學生根本不明白,更不會做。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認為這些知識太簡單了,缺乏挑戰(zhàn)性,沒有成就感,而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則感覺班級里“高手如林”,沒有自己施展的舞臺,不敢表現(xiàn)自己,上課總是閉口不言,默默無聞地坐在那里,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不斷加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最終導致成“差”生更“差”優(yōu)生更優(yōu)的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這時一個難題擺在了教師面前究竟是應該照顧“差”生的需求,還是應該鼓勵優(yōu)等生進行突破創(chuàng)新呢相信無論如何選擇,都很難達到完美,勢必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分層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并且能使全體學生學習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分層教學起點低,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競爭力和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淡化了形式主義教學,注重了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以保優(yōu)、促中、補差。如可以在具體實施策略中可綜合交替運用班級、分組和個別的教學形式,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平等的交流機會,分層設計知識點,分層設計課堂練習,可以減少“差”生的自卑心理,也可以促進優(yōu)等生的提高。在課堂中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言機會,可以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學會學習方法,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大幅提高。
二、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對策分析
1.學生分層的策略
學生分層是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分層一方面要求切合實際,另一方面要求不傷害學生的尊嚴,維護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分層原則:通過調查、分析,初步設定各班、各層的學生人數(shù),并按照自主性的原則,指導學生分層。建立各層次之間的流動機制,對于不能適應所在層次的學生,學生自主提出調整層次的,及時予以調整。對于沒有要求調整層次的學生,如果不適合本層次的學習,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與其交流談心,說明利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員其流動。分層具體步驟:首先進行學生分班,即將同一位老師施教的兩個班的學生重新組合,按照學生現(xiàn)有的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并結合學生的自主意愿分成兩組水平相對相近的兩個班級1班和2班;其次進行同班學生的內部分層,即將已被分在同一班內的學生,進一步劃分為綜合能力較好和較差的兩個層次。
2.教學過程分層
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完成了學生的分層工作之后,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分層教學,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分層教學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并且根據這個目標推動各層次學生的發(fā)展,使之能夠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相應的提高;第二,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提問,比如說要考慮好問題的難度以及深度,從而確保各層次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教學活動,并因此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最終更加投入的、更加的積極的參與教學,并自覺的完成教學;第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堂練習,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開展及時的課堂指導,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低層次學生,推動中層次學生,并保證高層次學生擁有上升的空間。
3.課后作業(yè)分層
課后作業(yè)和課堂練習是相對的,也應該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作業(yè)分為簡單、有一定難度和困難三種類型,放學后可以將這三種類型的作業(yè)給學生自由選擇,當然教師也要在旁引導,對于那些選擇比自己層次低的作業(yè)的同學,教師要及時問清楚情況并且引導其更換作業(yè)層次,對于那些選擇比自己層次高的作業(yè)的同學,教師應該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鼓勵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己、提高自己。
4.教學評價分層
盡管初中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自我學習模式,但是他們仍然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過程中,所以其感性因素仍然勝于理性因素,往往會受到教師評價的影響,正是因為這樣,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層次來給予實施,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調動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具體的實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對低層次學生應該多鼓勵,多尋求其身上的閃光點,這樣才能夠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第二,對中層次的學生應該采取激勵性評價,既要揭示其存在的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以促使他們積極向上;第三,對高層次學生要采取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以促使他們不斷的超越自已。
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有助于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的具體落實,有助于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縮小學生兩極分化的差距,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和努力方向,為成才節(jié)省時間。因此,對于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學章.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0(14).
[2]王輝.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之我見[J].陜西教育(教學),2010(5).
[3]陳巧蘭.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之我見[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