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香++崔英敏++何楚行
摘要:PHP是目前流行的服務器端編程語言,適用于開發(fā)企業(yè)的電子商務網站、論壇和B/S系統(tǒng),高職高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高專的課程中開展《PHP》的教學工作,對該門課程所對應崗位的知識結構進行研究,本文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方式進對教學內容進行構建,并對課程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基于工作過程;PHP;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6-0166-03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the Course “PHP” Base on Wording Process
ZHANG Li-xiang, CUI Ying-min, HE Chu-xing
(Private Hualian College, Guangzhou 510663, China)
Abstract: PHP is a popular server-side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commerce sites, BBS, and B/S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over th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carry out the “PHP” of teaching,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n the course of knowledge structur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way in to build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Key words: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PHP; curriculum building
1 前言
我國目前正處于網絡的高速發(fā)展階段,購物網站、企業(yè)的電子商務模塊的建設和維護人員是社會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職高專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軟件技術專業(yè)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的課程中,都開設動態(tài)網站的相關課程,《PHP》屬于其中一門。對《PHP》課程的教學內容的研究,是培養(yǎng)網絡程序工程師的主干課程,要使學生從學校畢業(yè)后到企業(yè)現(xiàn)場的過渡實現(xiàn)零距離,課程所包含的內容和教學方式是核心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式在《PHP》課程中應用,并對實施效果進行總結。
2 《PHP》課程概述
《PHP》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技能課程之一,是開發(fā)B/S系統(tǒng)的主干課程,是培養(yǎng)網絡程序開發(fā)工程師的支撐課程,其定位為專業(yè)核心課,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廣泛,教學學時適合為96學時,課程安排在三年制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第四學期,先修課程為《C語言程序設計》、《網頁設計》和《數據庫設計與應用》課程,后續(xù)課程為《軟件工程》,課程之間前后銜接恰當,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通過《PHP》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網絡應用程序開發(fā)的技能,熟悉動態(tài)網站開發(fā)設計與開發(fā)流程,具備適應企業(yè)環(huán)境,滿足網絡應用程序工程師的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為了使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崗位相銜接,在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進行開發(fā)時,可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式。所謂“工作過程導向”,是指從實際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fā),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為學習內容,以培養(yǎng)企業(yè)所需的職業(yè)能力為目標,以實踐過程的學習為主要過程的一種全新的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模式[1]。
3 課程開發(fā)的思路
計算機是個發(fā)展非??焖俚男袨椋粩嘤行轮R、新技術涌現(xiàn),為了適應用人單位對工作職位的技能要求,在教學中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適應性、技術性和應變能力,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方式開發(fā)《PHP》的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模式。使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fā)理念,將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一體化,重構課程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模擬工作場景,崗位環(huán)境,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結構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
由于傳統(tǒng)的課程內容存在課程與崗位針對性差,內容過于學科化,故不能形成學生的實際能力,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依據“調查、計劃、實施、檢查、評價”五個步驟進行課程開發(fā)。調查是課程開發(fā)的起點,調查課程主要涉及的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使用工具等內容;計劃是將調查的結果進行總結,并得出教學內容并安排教學過程;實施是將計劃正式開展實現(xiàn),將工作崗位的技能點融合到學習任務中;檢查是對實施的效果進行評測的過程;評價是對課程檢查評測的結果進行總結,反饋,并提出修改方案的過程。
4 《PHP》課程開發(fā)過程
4.1 課程內容選取
高職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效果與市場需求有偏差,導致這一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課程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體,實踐操作技能落后,并且理論與實踐內容沒有結合工作崗位要求,與實際脫鉤嚴重,所以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課程內容需緊密聯(lián)系崗位需求,即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內容都是完成工作所實際需要的內容,與工作任務聯(lián)系較少的內容,可以刪除或減少,注意課程內容的深度與崗位能力匹配。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內容日益增多,學生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對知識的內容,深淺度的控制要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