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進
摘 要: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來說,還是從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來說,都應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只有引領學生真正閱讀,才是實現(xiàn)心靈閱讀的最佳選擇,才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最佳途徑。語文教師要運用一定的閱讀指導方法去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引領學生的課外閱讀。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指導;真正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4-0220-11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20
一、課外閱讀的意義與要求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jīng)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钡拇_,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在經(jīng)濟文化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語文課程,更應借助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促進人的和諧發(fā)展。小學語文新課標總目標指出: “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新課標把指導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為我們指明了語文教育的方向。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閱讀的春風里,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
二、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
(一)興趣激發(fā),學生樂于閱讀
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我們可以課文為范本,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課文為“經(jīng)”,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為“緯”,經(jīng)緯交錯,有效擴大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樂讀興趣。例如,學生在學完課文《做一片美的葉子》時,教師可進一步介紹作者金波的其他文學作品,并適時地指導他們閱讀。課前可打印好《合歡樹》的內容,課上讓學生朗讀:“一棵開花的合歡樹,點亮了滿樹的紅蠟燭,今天有一對鳥兒結婚,它們收到許多珍貴的禮物。合歡樹上,彌漫著淡淡的清香,伴著清香,有微風把葉笛吹響。 合歡樹的葉子,像輕柔的羽毛,在微風里,輕輕地搖。 從遠方飛來的小鳥,獻上自己華麗的羽毛,為新婚的小鳥,鋪一個舒適的巢。當黑夜來臨,星光閃耀,新婚的鳥兒要睡了,合歡樹的葉子,就閉上了它們的睫毛……”由“葉子”到“樹”再到“葉子”,適當?shù)难由觳粌H讓學生對葉子精神有進一步感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更能激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愛上讀書,樂于去讀書,使他們“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
(二)午間導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每天30分鐘的午間閱讀時間。要想真正利用好這段時間首先在“導”字上下工夫。教師可和學生一起來讀書,一起來探究,一起來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快樂,并以此為學生做出榜樣,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不再東張西望,不再走馬觀花,更不再心不在焉。必要時,教師可巧用故事懸念誘導學生閱讀。小學生天生愛聽故事,一聽到教師說要講故事,每個學生都會豎起耳朵,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內容。正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教師的導讀戛然而止,從而引出下面的讀物,相信此時的學生一定會靜心閱讀,迫切想知道故事的發(fā)展與結局。
(三)問題引領,有目的地閱讀
讀書離不開思考??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弊x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在課外閱讀中,教師應抓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心理特點,提出一些同閱讀內容有密切聯(lián)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以此調動他們的思維活動。例如,學生在閱讀《皮皮魯傳》時,教師可設計以下一些問題,以此調動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1.皮皮魯剛生下來的時候,為什么把醫(yī)生嚇了一跳?2.奇奇市長以什么理由逮捕皮皮魯?shù)模?.《皮皮魯傳》中的皮皮魯是個什么樣的人物?這樣以問題引領學生去有目的地讀書,讀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四)示范引路,促進有效閱讀
本學期課程表上新增了閱讀指導課,這類課程的建立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的提高應該說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引導學生讀《怪老頭》前,教師可在閱讀指導課上先上一節(jié)《怪老頭》閱讀前推薦課,向學生介紹該作品的作者,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并以“怪老頭到底怪在哪里?”為誘餌去促進學生的有效閱讀。
還可以習作引領閱讀,教師可出示習作《讀〈怪老頭〉有感》:“在快樂的寒假中,我看了一本名叫《怪老頭》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童話作家孫幼軍。他有很多很多的外號,比如:孫猴子。據(jù)說人們叫他孫猴子主要不是因為他姓孫,而是因為這個人“猴拉吧唧”93。《怪老頭》這本里有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鐵頭(主人公)肚子疼,老師讓他去醫(yī)院看病,他在公共汽車遇到了怪老頭兒,而且給他讓了位……”同學們,這位小作者在認真讀完了《怪老頭》后寫下了這段文字,你能做到嗎?要想寫好讀后感,首先得好好讀這本書。相信在此基礎的閱讀一定會是高效閱讀。
(五)成果匯報,建立激勵機制
一本書讀到底了,教師千萬不能不聞不問,此時可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成果匯報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盡情享受讀書帶來的歡樂。對于故事性較強的作品,可采用開展故事會,表演課本劇等形式;對于語言優(yōu)美內容精彩的作品,可舉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最有感情。把閱讀活動轉化為一種競賽活動,并適當建立激勵機制,會促進學生對其他書籍更有效的閱讀。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