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遠新,黃志虎
(湖北省房縣中醫(yī)院,湖北 房縣 442100)
?
舒筋活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抗凝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凝血功能的影響
屈遠新,黃志虎
(湖北省房縣中醫(yī)院,湖北 房縣 442100)
[摘要]目的觀察舒筋活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抗凝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將105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53例)和對照組(52例),觀察組術后給予自擬舒筋活絡湯加減口服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治療,對照組給予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治療。治療10 d后,比較2組患者患側大腿周徑、血流變學指標、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比較2組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后大腿及小腿周徑差明顯小于對照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及部分凝血酶活化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筋活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抗凝應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減輕患肢腫脹,有助于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且未增加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
[關鍵詞]髖關節(jié)置換術;舒筋活絡湯加減;肝素;抗凝;凝血功能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下肢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全髖關節(jié)、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發(fā)生率高達40%~60%[1],而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的發(fā)病率則高達10%~20%[2],是DVT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可導致死亡,病死率高達2%,是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1]。隨著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在我國的廣泛開展,術后DVT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因DVT起病隱匿,難以及時作出診斷,因此術后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對降低DVT發(fā)生率,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筆者采取舒筋活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抗凝預防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的發(fā)生,獲得較好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105例,排除術前經(jīng)彩色多普勒檢查存在DVT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伴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合并惡性腫瘤者。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齡45~76(67.46±8.28)歲;股骨頸骨折25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18例,骨性關節(jié)炎10例。對照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齡45~70(67.32±8.23)歲;股骨頸骨折24例,骨性關節(jié)炎19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9例。2組性別、年齡、病種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1.2方法2組患者均由同一組手術醫(yī)師及麻醉醫(yī)師進行手術及麻醉操作,術后常規(guī)治療及早期功能鍛煉方案相同,術后10 d左右開始下床活動。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于術后第1天給予自擬舒筋活血湯加減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商品名:尤尼舒,海南通用同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10300,5 000 IU/支)皮下注射治療,自擬舒筋活絡湯基本藥物組成:黃芪20 g、紅花30 g、丹參20 g、雞血藤20 g、赤芍15 g、木瓜15 g、黃柏15 g、當歸12 g、牛膝12 g、蒼術10 g、茯苓10 g、水蛭3 g,辨證加減: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2 g;氣血虛甚者,去黃柏,重用黃芪30 g、川芎15 g;陽虛肢冷者,加桂枝12 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用,術后第1天開始服用,連服10 d。同時術后第1日(術后12~24 h)開始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鈣素鈣,每天1次,5 000 IU/次。對照組單用低分子鈣素鈣皮下注射治療,用藥劑量、方法同觀察組。2組均連續(xù)用藥10 d。
1.3觀察指標①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肢周徑差變化:由于術后24 h患肢腫脹較嚴重,因此術后24 h界定為治療前時間,術后第11天界定為治療后時間。大腿周徑在髕骨上緣15 cm處測量,小腿周徑在髕骨下緣10 cm處測量,大腿周徑差=患肢大腿周徑-健肢大腿周徑,小腿周徑差=患肢小腿周徑-健肢小腿周徑。②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術后第1天界定為治療前時間、術后第11天界定為治療后時間(下同),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黏度(高切)、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③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變化:凝血功能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酶活化時間。④觀察2組患者術后DVT發(fā)生率:2組患者術后10 d均給予彩色多普勒檢查,檢測有無DVT發(fā)生,DVT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4]。⑤觀察2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前后下肢周徑差比較治療前大腿、小腿周徑差2組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大腿、小腿周徑差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減少,觀察組周徑差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治療前后血流變學指標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血流變學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各指標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改善(P均<0.05),對照組治療后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較本組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漿黏度均較本組治療前無明顯變化。觀察組治療后高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患側大腿周徑差比較±s,cm)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流變學指標比較±s)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凝血功能指標均治療前明顯改善(P均<0.05),且血漿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酶活化時間均明顯長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s)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術后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4例占7%,對照組術后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形成11例占21%,觀察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3.968,P<0.05)。
2.52組藥物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發(fā)生注射部位皮膚淤斑4例占7%,對照組發(fā)生注射部位皮膚淤斑5例占10%,2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143,P>0.05)。
3討論
隨著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廣泛開展,作為最嚴重最常見的手術并發(fā)癥,DVT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甚至可因血栓脫落造成肺部栓塞而危及生命。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即使2組患者均在采取了預防措施的情況下,術后仍然不可避免發(fā)生DVT,其發(fā)生率分別為7%,10%,充分證實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屬于DVT的高危人群?,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血流速度緩慢、血管壁損傷以及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是DVT的基本發(fā)病原因,DVT的發(fā)病多是2個以上致病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單一致病因素一般不會導致DVT的發(fā)生[5]。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DVT患者體內炎性反應標志物C-反應蛋白濃度明顯上升[6],提示炎癥在DVT的形成過程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炎癥作為危險因素可通過激活凝血系統(tǒng),使凝血因子Ⅷ、Ⅸ、Ⅹ等含量明顯增加,從而在機體形成高凝狀態(tài)的過程中起到了促進作用[7]。而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多為老年患者,本身多伴有多種合并癥,術后需要長期臥床,血流緩慢,易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8],術后長期需要輸液、手術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均會損傷血管內膜,術后患肢長期處于被動體位,局部肢體受壓,影響靜脈回流等[9],上述原因綜合作用,最終導致術后DVT的發(fā)生。
DVT隸屬于祖國醫(yī)學的“脈痹”“腫脹”等范疇,患者多年高體弱、素體氣血不足,加之手術創(chuàng)傷及長期臥床、納食不佳等因素,致使患者久臥傷氣,氣為血之帥,氣傷則無力推動血行,氣機不暢故血行緩慢,氣血虧虛、瘀血阻絡是本病主要病機,當以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消腫為用藥原則[10]。本研究中所采用的自擬舒筋活絡方中紅花、丹參、雞血藤、牛膝活血化瘀,當歸養(yǎng)血活血,赤芍行氣活血、破血除瘀、利水消腫,當歸、赤芍合用,活血而不傷血,黃芪補氣,茯苓、黃柏利水除濕消腫,可消除術后肢體腫脹,延胡索行氣止痛,水蛭破血除瘀,牛膝另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丹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有效降低血黏度、疏通微循環(huán)以及擴張周圍血管的作用;水蛭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血管內膜損傷、保護血管壁的作用[11];赤芍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靜脈血回流達到抗血栓的作用;當歸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流量增加的作用,從而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12],其中當歸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具有抗凝血、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從而發(fā)揮抗血栓形成及保護血管內膜的效果[13]。此外,炎癥是導致DVT的重要因素,黃柏對化膿性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乙型鏈球菌以及白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有顯著殺菌效果,間接具有防治DVT的作用[14]。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下肢周徑差減少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血流變及凝血功能改善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未增加不良反應,表明活血通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治療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不僅有顯著消腫功效,促進患肢盡快消除腫脹,緩解疼痛,且能夠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從而預防或減少DVT形成,是預防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的有效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陳聯(lián)源等[6]采用中藥加減聯(lián)合肝素治療30例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以預防術后DVT形成,結果表明,與單用低分子肝素鈣的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大腿腫脹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小腿腫脹變化無明顯差異,血流變指標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2組患者DVT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考慮與其研究樣本例數(shù)較少以及中藥成分不同發(fā)揮作用不同有關。
綜上所述,舒筋活絡湯加減聯(lián)合肝素抗凝應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及血液流變學,減輕患肢腫脹,有助于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且未增加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Yoshida K,Wada H,Hasegawa M,et al. Monitoring for anti-Xa activity for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of Fondaparinux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J]. Int J Hematol,2011,94(4):355-360
[2]Caprini JA. Risk assessment as a guid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many fac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Am J Surg,2010,199(1 Suppl):S3-10
[3]nauffal manzur D.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 for pulmonary embolism[J]. Arch bmnconeumol,2006,42(7):314-316
[4]周圍血管疾病診斷及療效標準. 全國第四屆中西醫(yī)結臺治療周圍血管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選編[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54
[5]黃性貴. 中西醫(yī)結合預防下肢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J]. 光明中醫(yī),2010,25(7):1264-1266
[6]陳聯(lián)源,張嵩圖,馬伯俊,等. 消腫活血湯配合低分子肝素鈉預防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J]. 中醫(yī)正骨,2008,20(1):11-13
[7]張建方,金國強,姚航軍,等. 補陽還五湯加減預防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J]. 中醫(yī)正骨,2013,25(2):19-21;24
[8]Sen RK,Kumar A,Tripathy S,et al. Risk factors of thromboermbolism in Indian patients with pelvic-acetabular trauma[J]. J Orthop Surg (Hong Kong),2011,19(1):18-24
[9]史明,楊有猛,徐鴻育,等. 益氣活血法對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血液流變學影響的研究[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3):1593-1594
[10] 蔣科衛(wèi),溫建民,程程,等. 益氣活血法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對照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2):1431-1432
[11] 谷右天. 丹參粉針預防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圍手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觀察[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2):2798
[12] 談立明,周細江,辛曉春,等. 當歸活血液結合低分子肝素鈣防治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 中醫(yī)藥導報,2013,19(4):54-55
[13] 王俊瑞,岳宗進,孫永強. 當歸補血湯全四妙散加減防治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46例[J]. 中醫(yī)研究,2011,24(3):23-24
[14] 楊偉 毅,薛文武,曹學偉,等. 四黃蜜外敷用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無菌性炎癥的臨床觀察[J]. 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4(6):499-501
[收稿日期]2014-08-28
[中圖分類號]R68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04-0413-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4.025
[通信作者]黃志虎,E-mail:6720757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