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武
摘要: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或者遺跡,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活動和智慧,博物館對文物的保護就是對人類歷史發(fā)展遺留下來的文化的尊重和愛惜。在攝影分類中,文物攝影屬于靜物攝影范疇,對再現(xiàn)文物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闡述博物館文物攝影的特征,并介紹攝影環(huán)境配置、光應用和攝影構圖等內容在博物館文物攝影工作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攝影;特征;內容;分析
1博物館文物攝影的特點
博物館文物攝影與一般的新聞媒體攝影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文物攝影主要通過攝影師的審美觀和科學態(tài)度來展示文物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文物攝影受到照相器材和感光材料等影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發(fā)揮攝影藝術紀實的獨特優(yōu)勢。下文將簡要論述博物館文物攝影的特點:
1.1直接觀賞式
直接表現(xiàn)的觀賞式攝影是博物館文物攝影中最基礎、最常見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表現(xiàn)文物本身的特征,不加過分的修飾或者夸張的表現(xiàn),僅僅通過攝影手法來表現(xiàn)文物本身的造型和色彩,突出文物的質感和性質,以便充分展示文物的實際特征。直接觀賞式的文物攝影特點要求攝影兼顧表現(xiàn)形式和構圖等方面的技巧應用,同時還要注意光影的處理和色彩程度的控制,以便保證文物的本來特性,并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欣賞者視覺上的舒適。直接觀賞式文物攝影特點的重點要求就是構圖應該精巧細致,在用光方面要講究準確,以便保證對文物實際性質的寫實。
1.2情景結合式
博物館文物攝影通常會采用寓情于物的手法,以便表達出攝影者對某一文物的情感,這種方式可以從一定的側面來反映攝影者的愿望。情景結合式博物館文物攝影特點可以讓觀賞者通過文物攝影作品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適當激發(fā)觀賞者的聯(lián)想和思考,以便與觀賞者之間產生連接,形成無聲的溝通。情景結合式的文物攝影特點可以引發(fā)觀賞者與作者之間在思想上或者情感上的共鳴,實現(xiàn)跨時空的交流,突破時空的限制。
1.3情節(jié)敘事式
博物館文物攝影工作不僅僅只是對文物進行單一攝影,同時也會配上其他背景道具來表現(xiàn)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這種攝影手法仿佛是在向觀賞者講述一個精美的故事。情節(jié)敘事式的攝影特點可以呈現(xiàn)出生動的畫面,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作者的寓意,這種攝影特點通常會在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得到體現(xiàn),對觀賞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博物館文物攝影工作的影響要素
2.1攝影環(huán)境配置
博物館文物攝影始于靜物攝影范疇,其攝影工作的質量直接受到照相器材和感光材料等要素的影響,攝影環(huán)境配置工作質量也直接影響博物館文物攝影的質量。博物館文物攝影的背景通常要選擇有利于突出、烘托和渲染文物特點的配置,背景材料通常會選用專門的背景紙或者是無皺的絲絨來作為背景,這種背景材料可以提高攝影作品的質量,但是由于這類材料受光后有反射光,這將會造成背景明暗不均,降低背景效果。
其次,色溫是攝影環(huán)境配置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色溫的相關常識可知,一般背景溫度越高,發(fā)光波長將會越短,感官越偏冷色調系列。攝影器材具有色溫矯正功能,這樣就可以保證物體在不同的色溫光下呈現(xiàn)正常日光下的顏色。因此,攝影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設置色溫,若要故意保留溫暖的色調,就把色溫設置為日光,這樣拍下的照片就是暖暖的氛圍。
再者,攝影環(huán)境配置還有亮度和飽和度等要素,攝影者需要根據博物館的實際拍攝情況來選擇文物色彩攝影背景,要準確抓住色彩的特性,將冷暖色調進行對比,根據實際拍攝環(huán)境和拍攝目標來選擇合適的色調,以便實現(xiàn)準確熟練運用不同的色彩來布置拍攝背景。博物館文物拍攝工作要善于利用人們對色彩的感覺,從而進行合理的色彩調和與配置,可以適當將冷暖色調進行結合,突出對比和層次感,突出文物的特點,以便進而強化觀賞者對文物的印象。在彩色文物攝影工作中,應該在掌握色彩原理運用的同時充分考慮表現(xiàn)主題思想的需要。
2.2光的運用
博物館的文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每一種類文物的質地、性質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文物攝影工作也會直接受到攝影使用器材、光線和拍攝方式方法的影響。光線又可以被分為測光、逆光、頂光和底光等等,拍攝者要明確了解和利用不同的光線來完成文物拍攝工作。拍攝者利用測光讓文物具有明顯的兩側造型的面和線,可以突出文物明暗和凹凸感覺,測光是一種有效的隔離光,以便營造一種攝物和背景兩者之間的剝離感和層次感,強化拍攝對象的畫面立體感覺。其次,逆光主要是從被攝物背面投射的光,逆光對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和線條具有明顯的作用,可以適當地強化文物特點。底光主要是指低于被攝影的角度投射的光,底光的運用主要作用于具有底部造型紋飾的文物,可以提升文物拍攝工作的整體效果。再者,博物館文物拍攝工作要重視光線強度的影響,要對光線進行適當的控制和調和,了解并運用光的強弱剛柔特性來表現(xiàn)文物的造型色彩和特點。文物攝影工作也要重視創(chuàng)新的作用,不能僅僅拘泥于條條框框,否則這樣將會很難拍出富有新意的文物攝影作品。
2.3攝影構圖
博物館文物攝影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構圖,攝影構圖主要是攝影者正確選擇器物的最佳拍攝角度,以便更好地表現(xiàn)文物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攝影者應該根據文物的造型、紋飾、色彩和質地等特點來選擇適當的拍攝角度,并要充分地考慮攝影者的攝影目的,以便突出攝影表現(xiàn)的效果。同時,在博物館文物拍攝過程中,要注重保護文物拍攝的真實性,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拍攝方法,降低失真現(xiàn)象對文物攝影工作質量的負面影響。
3結語
博物館文物攝影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文物觀賞者對歷史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在文化傳承了解和領會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物藏品的攝影工作對攝影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攝影者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和個人素質,同時要求攝影者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充分考慮攝影環(huán)境配置,熟練利用光線和攝影構圖技巧,提高攝影作品的質量,反映出藏品的藝術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