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桂枝
摘 要:《邊城》的結(jié)尾,翠翠的等候,給人無盡遐想,雖是開放性的結(jié)尾,但總體感覺還是傾向悲劇性的。那么,《邊城》的悲劇根源是什么呢?
關(guān)鍵詞:翠翠的爺爺;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翠翠本人;順順;社會;宿命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1-0-01
《邊城》用人性描繪了一個瑰麗而溫馨的“邊城”世界,儼然是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但是《邊城》的結(jié)尾,翠翠的等候,給人無盡遐想,雖是開放性的結(jié)尾,但總體感覺還是傾向悲劇性的。那么,翠翠的愛情為什么會以悲劇結(jié)束?這悲劇是怎么造成的?誰應(yīng)該對這場悲劇負相應(yīng)的責(zé)任呢?我們先來分析與之有關(guān)的幾個人物。
一、翠翠的爺爺
翠翠的爺爺——老船夫,是翠翠唯一的親人,他是個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而驕傲,他怕翠翠重蹈其母因婚姻不幸而殉情身亡的覆轍,對她的婚事十分關(guān)注。為了翠翠能嫁一個好人家,他甚是操心,當(dāng)順順派人來提親,他說:“翠翠,船總順順家里請人來作媒,想討你作媳婦,問我愿不愿。我呢,人老了,再過三年兩載會過去的,我沒有不愿的事情。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想想,自己來說。愿意,就成了;不愿意,也好?!彼来浯涞男氖?,也不勉強她。為了翠翠,他不惜涎皮的老臉,多次到河街打探消息,他把“二老的唱歌,天保的死,順順父子對于他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妝奩誘惑儺送二老,儺送二老出走……”這些事一件一件都裝在心里,更可怕的是他心中還裝著翠翠母親的悲劇,他怕母女同命。當(dāng)他見翠翠婚事無望,悵然傷懷,加之勞累過度,心力交瘁,終于在一個落大雨響大雷的夜晚,寂然離開了人世。
其實爺爺就是翠翠的依靠,是翠翠的保護神。為了翠翠,他的好心卻也給順順、儺送二老帶來了一些誤會,使事情變得復(fù)雜。
二、翠翠的追求者——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
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他們是親兄弟,這一對難兄難弟同時愛上了翠翠。這事情在本地人說來并不稀奇,邊地俗話說:“火是各處可燒的,水是各處可流的,日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庇绣X船總兒子,愛上一個弄渡船的窮人家女兒,不能成為稀罕的新聞,有一點困難處,只是這兩兄弟到了誰應(yīng)娶得這個女人作媳婦時,是不是也還得照茶峒人規(guī)矩,來一次流血的掙扎? 然而他們沒有。
大老天保已經(jīng)在順順的支持下走了車路,儺送二老打算走馬路。為了公平,二老想出了個主意,就是兩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岨去唱歌,莫讓人知道是弟兄兩個,兩人輪流唱下去,誰得到回答,誰便繼續(xù)用那張唱歌勝利的嘴唇,服侍那劃渡船的外孫女。大老不善于唱歌,輪到大老時也仍然由二老代替。兩人靠運氣命運來決定自己的幸福,這么辦可說是極公平了。做哥哥的天保走車路占了先,無論如何也不肯先開腔唱歌,一定得讓那弟弟儺送先唱。弟弟一開口,哥哥卻因為明知不是敵手,更不能開口了。那晚的歌便全是那個儺送唱的,沒想到翠翠卻只是在夢里聽到,而沒有出來回唱。那晚回家,大老就決定了從茶峒離開,駕家中那只新油船闖灘去。沒想到很快出了事,大老在漩渦中溺水身亡,噩耗傳來,二佬儺送十分悲痛,不愿再提親事,離家出走。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知道他什么時候會回恬靜的茶峒。
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他們的情誼是真摯的,感情是深厚的,沒有人為了得到翠翠而使手腕,也沒有為了爭奪翠翠而大打出手,但天保大老的死還是與翠翠、儺送二老有關(guān),這是橫在順順一家人心中的難逾越的障礙,重感情的儺送二老心中籠罩著一片難以抹去的陰影。
三、翠翠本人
翠翠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姑娘,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為人大方。翠翠對愛情是有所感知的,虎耳草是翠翠情思的象征和寄托,表明了翠翠對儺送感情逐漸由蒙朧變得清晰。然而她并沒有主動地去爭取,也沒有積極地去追求,而幾乎完全是處于被動消極等候的狀態(tài)。小說中的翠翠時時在等待,等待爺爺回家、等待爺爺從外面帶回好消息、在渡船上孤獨地等著儺送二老回來……
四、順順
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因翠翠而闖灘而喪命,順順一家再接受翠翠也有點難,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順順還是決定要把翠翠接到河街,這也是作為家長的最大讓步,但儺送什么時候回來,儺送能不能與翠翠走到一起還是充滿變數(shù)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小說中的人都具有人情美,人性美,里邊沒有一個作惡的人,眾多的好人,卻造成了小說的悲劇。小說的結(jié)尾這樣寫道: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可以說《邊城》這篇小說是不該有悲劇卻又充滿悲劇的。這點就很值得深思,這也是小說的成功之處。我忽然想起魯迅寫的《祝福》,祥林嫂的悲劇,猛一看真的找不到元兇,但是魯迅的投槍卻直指封建禮教。沈從文的《邊城》卻比較復(fù)雜,是陳舊的封建的思想觀念嗎?是當(dāng)時門當(dāng)戶對的壓力嗎?是階級之間的不平等嗎?又都不是。作者所表現(xiàn)出的似乎是一個“誰也沒有錯”的愛情悲劇,作者只是有意識地在人性層面上敘述故事,無意發(fā)掘悲劇產(chǎn)生的人為的、社會的等方面的因素。質(zhì)樸的人性,近似于純凈的人物,里面的人誰都沒有錯,似乎是一種宿命,但這更貼近底層人民的生活現(xiàn)實。
總之,《邊城》是一本值得好好認認真真讀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