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慶達
摘 要 “四個全面”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且四個全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不僅自身具有嚴密的辨證邏輯,而且也是我黨指導思想和執(zhí)政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時代環(huán)境下的新發(fā)展?!八膫€全面”是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和趨勢性的表述,是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成果?!八膫€全面”具有辨證唯物主義黨性。
關鍵詞 哲學視閾 “四個全面” 辯證唯物主義解讀
中圖分類號:D606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64
Four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under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SI Qingda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Four comprehensive" has a rich and profound meaning, and four fully interdependent and indivisible. It not only has its own strict dialectical logic, but also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 and the new governing philosophy of organic components and the era environment. "Four comprehensive" is the new trend of harmony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ith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e same strain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results. "Four comprehensive" party spirit ha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Key word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four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0 引言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的領導集體,根據中國現階段的實際、針對中國目前面臨的難題,繼承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政黨治國理政方略的新理念,即“四個全面”?!八膫€全面”具有豐富而科學的內涵和嚴密的邏輯結構,這主要以其辨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意義決定的。
1 四個全面的科學內涵及其戰(zhàn)略布局
201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2015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對“四個全面”做了新的更為全面的定位。
“四個全面”均有其科學內涵。作為四個方面的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包括三個要點。所謂“全面”就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小康生活,涉及所有領域和全國所有地區(qū)。我們要建設的小康社會,經濟上要可持續(xù)發(fā)展,政治上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上更加繁榮,社會生活方面更加和諧有序,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良好美麗。所謂“建成”,是第一個全面的關鍵,就是要實干興邦,讓小康社會成為現實。最終實現的目標是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其科學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設目標涵養(yǎng)經濟社會發(fā)展各個領域,即“使經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實”?!叭嫔罨母铩笔俏覈ㄔO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唯一出路和推進“四個全面”的重大舉措,關系到國的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期發(fā)展,貫穿經濟社會發(fā)展全過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包括改革目標全方位,既有總目標,又有子目標,又是指改革領域全覆蓋。“全面從嚴治黨”是建設領導核心的關鍵。從嚴治黨歷來都是系統(tǒng)工程,所謂全面即指的是三個方面的全面,也就是治理對象全面,包括8000多萬黨員,不論級別高低職務大小;治理內容全面,覆蓋黨的組織建設、思想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個領域,其中尤以反腐倡廉最為突出;治理過程全面,這一過程要伴隨著黨治國理政的始終,以“嚴”全方位貫穿治黨的全過程,嚴肅黨紀法規(guī)、嚴明政治規(guī)范、嚴的組織體系、嚴格政治生活。
總之,“四個全面”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且四個全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 邏輯結構與辨證關系
四個全面是新時期新的國內條件與國際環(huán)境下對我黨治國理政的歷史實踐做出的符合時代規(guī)律的理論總結。同時,“四個全面”的提法又是針對現有問題對黨治國理政提出的現代要求。“四個全面”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結構嚴密,相互之間具有哲學意義的辨證關系。
“四個全面”之間的邏輯關系來自其形成過程,主要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中。在201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由此看來,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的兩大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總體目標。以鳥之雙翼、車之雙輪比喻,極言其兩大動力必須并行不悖,保持協(xié)調。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個全面”之間的關系的闡釋揭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內在邏輯?!八膫€全面” 戰(zhàn)略布局是有機整體,不可分割、相互促進、相互支撐。
“四個全面”的四個方面的內容具有嚴密的邏輯結構,包括目標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法治保障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目標系統(tǒng)與動力系統(tǒng)、治保障系統(tǒng)與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四個方面相互協(xié)調,共同運轉,不可或缺。其中,動力、保障和控制系統(tǒng)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途徑和手段?!叭嫔罨母铩笔恰叭娼ǔ尚】瞪鐣钡膭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政治保障,也是保證小康社會為人民所有,為人民所享,保證社會發(fā)展始終把握于人民手中不變色的根本。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證全面改革能夠真正朝著社會主義既定方向得以深化,保障依法治國方略能夠真正得以在社會實際和建設實踐中全面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去除阻礙實現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的各種障礙和制度性制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鋪平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通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健全法制,推行法治,為“全面深化改革”以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律保障,保障社會的規(guī)范有序本身就是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四個全面”不僅自身具有嚴密的辨證邏輯,而且也是我黨指導思想和執(zhí)政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時代環(huán)境下的新發(fā)展?!八膫€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系統(tǒng)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的最新結果?!八膫€全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與各個時期發(fā)展形成的黨的指導思想高度一致,同時又開創(chuàng)了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新局面,標志著我黨治國理政理念的新境界?!八膫€全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3 哲學釋義與辨證唯物主義解讀
如前所述,“四個全面”是新的歷史時期,我黨治國理政的經營的經營總結和新的合趨勢性的表述,是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成果。我們知道,任何哲學理論都有其黨性。從這個角度說,“四個全面”是典型的辨證唯物主義理論。
從宗旨與立場來看,馬克思主義以實現人類的解放為主旨,并以是否堅持人立場作為檢驗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的基本標準,也是確定政黨性質的基本依據。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由此,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不同社會問題與發(fā)展趨勢實現其人民大眾立場的具體化和時代化。“四個全面”正是針對我們現階段面臨的問題提出來的。認識論方面,“四個全面”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人的認識來自于實踐為實踐服務并受實踐檢驗?!八膫€全面”戰(zhàn)略思想是在治國理政的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方法論方面,“四個全面”是矛盾多樣性與主次矛盾的典型體現,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要矛盾是復雜事物發(fā)展過程諸多矛盾中起決定作用的關鍵,規(guī)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fā)展?!八膫€全面”的實踐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實踐成果。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體現現代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社會觀與歷史觀。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質上是根據客觀實際情況而制定出來的新戰(zhàn)略,反映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基本矛盾規(guī)律,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最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體現了唯物史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強調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對歷史發(fā)展動力提出了合時代性的新論斷。
4 結論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在當前歷史條件下我黨面臨的新問題與新的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新的治國理政的理論創(chuàng)新。從馬克思主義角度來說,“四個全面”是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從本質上說,“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新的治國理政實踐成果的理論概括。這一布局具有豐富的內涵與嚴密的邏輯結構,哲學黨性鮮明。這一點正是“四個全面”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強調: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人民日報,2014-12-15.
[2]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二○一五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15-01-01.
[3] 習近平.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4] 曲青山.“四個全面”:新形勢下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黨建,2015(2).
[5] 改革讓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日報,2015-02-27.
[6] 引領民族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一論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人民日報,2015-02-25.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0]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 文獻選讀(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