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巴頓珠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潛心研究課堂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履行好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職責。面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可以說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靈活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結構是表現(xiàn)教學內容、顯示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組織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結構時,必須明確一個目的,體現(xiàn)一個觀點,堅持一個原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程設置要符合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學到課本外的做人知識。要做好這些,我覺得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知識要淵博
語文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學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博覽群書,不斷地豐富、充實和發(fā)展自己,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無所不通、無所不曉,進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濃縮課文內容,通過活生生的語言因素,來達到使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發(fā)展思維的教學目的。有的課文比較淺顯,中心較明確,教師可充分利用幻燈、錄音等教學手段編制信息傳遞程度,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用省下的時間指導學生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二、課堂要具有豐富的情感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yè),孩子們課堂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空間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自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不但能夠激發(fā)興趣,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果把握好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效果將會不錯。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fā)學生學好語文的情感。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于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形成展現(xiàn),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圖畫再現(xiàn)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有“一圖展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于接受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在運用圖畫再現(xiàn)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啟發(fā),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于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
四、注重課堂提問的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會使學生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同時誘發(fā)進一步探索的動機,或獨立思考,或相互討論,使課堂教學秩序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但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駛進,良好的教學提問既是一種鎮(zhèn)靜劑,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夠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
1、“跟隨式”提問法
以課文為主干,根據課文內容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根據學生回答的問題提出課文內容中相關的問題。
2、“設疑”提問法
對于課文內容提出疑問,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3、“開啟式”提問法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喜歡注意新奇事物的特點,以新鮮奇特的事例或趣聞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4、“化難為易”提問法
從整篇課文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tǒng)化的提問。課堂提問的問題適中,如果太容易,學生不需要動什么腦筋就會覺得沒意思;如果太難,學生會感到摸不著邊際,失去信心。提問要緊扣課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學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說出一二。學生有好勝心理,是愿意思考問題的,關鍵在于都是要善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學生。五、課內巧練藝術在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重視閱讀感悟。然而,語言訓練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卻不斷下降。語言教學的弱化、語言訓練的缺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普遍存在的問題。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學藝術形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質量均有十分顯著的效果,更能促進教學內容的實施,充分發(fā)揮“以人為本”的新理念。進一步顯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真誠地希望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讓學生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學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