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菡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多年前提出了“即知即傳人”理論,構(gòu)建了“小先生制”教學方式,其教育作用和積極影響一直到現(xiàn)在也頗深,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將此教學方式應(yīng)用到英語教學中則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受益終身。
【關(guān)鍵詞】陶行知 小先生制 小學英語教學
陶行知先生終身致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研究,在教育領(lǐng)域提出了多種極具影響的教學方法和理論?!靶∠壬啤北闶翘招兄壬岢龅慕虒W方法之一,并得到了教育界廣大人士的推崇?!靶∠壬啤钡膬?nèi)在含義為“即知即傳人”,其注重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fā),讓學生成為“老師”,達到智力互補,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和目的?!靶∠壬啤痹谟⒄Z教學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意愿和熱情得以激發(fā),能夠讓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提升,此方法值得教師們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答疑解惑,教學有方
陶行知“小先生制”突出特點就是讓學生擔當教師,以“小先生”的身份來指導(dǎo)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答疑解惑。答疑解惑的環(huán)境可以是課內(nèi),亦可以是課外,而且“小先生”應(yīng)當在對某些知識模塊有充足準備的基礎(chǔ)上,來做好教學答疑。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引導(dǎo)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引導(dǎo)學生進行相互幫助、解答問題,達到彼此之間的共同提高。
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 這一單元教學之后,在課上組織學生兩兩一組,扮演教師和學生,對此單元教學內(nèi)容進行“提問與回答”游戲。“教師”看著多媒體的課件隨機顯示的時鐘上的時間,對另一位同伴問道:“What time is it?”,當時鐘指針正好是整點整分時,學生能夠非??焖俚恼f出來:“It is nine o'clock now.”,但是如果顯示時間是6:58分或者其他非整點時鐘時,很多學生就不知道如何描述,于是向老師發(fā)出疑問的訊號。“老師”博學因為同學們的課下準備而得到展現(xiàn),很快說道:“six fifty-eight”。有的“老師”還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說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two minutes to seven”、“fifty-eight past six”都被學生們所應(yīng)用,并就此問題給學生們進行了答疑解惑,做出了正確的示范,課堂教學氣氛也逐漸高漲起來。
“小先生制”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識,作為“小先生”的學生也能夠?qū)λ鶎W知識有所鞏固和深化。教師要注重做好學生的引導(dǎo),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更好的表現(xiàn)和發(fā)揮,通過學生的提問和回答解決整個班級中的問題。
二、互動溝通,實踐應(yīng)用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學方法在應(yīng)用過程中還強調(diào)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即應(yīng)當突出“小先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退居二線,做好“小先生”的輔助,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感染和帶動其他學生。通過有效的互動,實踐的參與,可以讓學生的英語應(yīng)用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意愿更加強烈。
在進行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教學的時候,應(yīng)用了“小先生制”進行教學。課上我將學生進行多個小組的劃分,讓每一個小組成為一個獨立的小班級,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學生代表作為“小先生”,而其余學生則分別扮演“A new student”,為小組布置任務(wù)就是讓小組的“小先生”與“新學生”之間進行對話。新學生對自己做介紹,“小先生”作為老師對新生進行院校的介紹。這讓傳統(tǒng)的課堂變得與眾不同?!靶律闭f道:“ My name is Li Ming.(化名) I like this school.”“老師”說道:“ Let me introduce you to our school...”同學們在相互溝通和交流中對課文內(nèi)容予以了深化和學習,對本單元的重點知識在不知不覺中予以了應(yīng)用。最后,我還對學生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更高。
通過“小先生制”英語教學,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也能在該過程中,對照和反思自身的教學不足,從而更加有針對性的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選擇更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式,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三、課外拓展,形式創(chuàng)新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學方法應(yīng)用領(lǐng)域非常廣泛,其不僅僅是適用于課內(nèi),而且還適用于課外。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先生制”教學的時候,還要注重對其進行應(yīng)用拓展,注重對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并不斷對課外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設(shè)計,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得以延伸,讓英語走入學生的生活。
在帶領(lǐng)學生們學習了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后,我組織了本班學生體驗了一次特殊的中國年。我讓學生們收集自己腦海中所認為的具有“年味”的物品,在班級中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年會展覽,而年會的展覽并不是由我來主導(dǎo),而是將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不僅充當“小先生”,而且充當“小導(dǎo)游”,帶領(lǐng)學生們“走街串巷”,感受濃郁的“年味”。這讓學生們感受到英語課堂的繽紛多彩,“小先生”們也非常盡職,不斷給學生們做著介紹:“This is the candied haws. It is very delicious...”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認識了不同的“年貨”,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悅。
課外活動能夠豐富教學內(nèi)容,擴展學生社會實踐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啟發(fā)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而且在愉悅的氛圍中更加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能夠讓學生對英語知識學以致用,教學的效果更好。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在當代的英語教學中依然具有強大的作用和功效,依然展現(xiàn)著自身的價值。教師要對此教學方法予以探索和深化,讓其與課堂教學有效結(jié)合在一起,讓學生從中受益,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邵靜.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小先生制”[J].生活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