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家有個銅制的腳爐,帶著點兒綠的光。母親在里面擱點兒灶膛未燒盡的木柴,然后蓋上有很多圓洞眼兒的蓋子。我們可喜歡把腳擱在上面烤啦,沒一會兒腳就熱乎乎的,連身上都暖融融了。
下雪天,烤腳爐是我家的固定“節(jié)目”。而在腳爐里烤吃的,更是我們最愛做的?!班?!”蠶豆烤好了。我們趕緊用筷子把一粒粒蠶豆撿出來,晾涼了裝進玻璃瓶里。那就是我們心愛的零食。每天,我都裝一口袋烤熟的蠶豆到學(xué)校去,下課和小伙伴們一起跳橡皮筋,結(jié)果腳在跳,豆子也跟著跳,于是地上就“種”起了蠶豆,大家只好一起幫忙拾豆子??旧接笠彩莻涫軞g迎的解饞物。找?guī)讉€山芋出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的難烤熟,太小的容易烤糊。)把山芋埋進腳爐里,我們過上一會兒就問忙碌的母親:好了沒?母親說,心急吃不了熱山芋,別急!可過一會兒我們又來問。母親拿來火鉗,打開爐蓋,按了按里面的山芋,還硬著呢!有時,大家好像都把腳爐里的山芋忘了,等母親想起來,扒出來的山芋已經(jīng)變成一團黑炭了。烤熟的山芋,只要把皮輕輕撕開,就是金黃金黃的瓤,咬一口,滾燙的,糯軟、甜美,真是人間美味。
雪一停,我們就跑去屋檐下摘冰柱。草房子的檐下結(jié)出來的冰柱最大、最粗,于是我們?nèi)ダ钅棠碳艺?。李奶奶一個人過,她住的是全村僅有的一座草房子。我們一幫小孩躡手躡腳溜到她家屋后,每人伸手扯下一根長長的冰柱便倉皇逃去,生怕被她看見了挨罵。現(xiàn)在想來,住在草房子里的李奶奶如何忍受冬天的寒冷與孤獨,我們這些孩子哪里看得到呢?反而覺得她不合群,怪可怕的。
一旦河水結(jié)上冰,膽大的男孩子就去河里溜冰,冰面“咔嚓”“咔嚓”出現(xiàn)了裂痕,我們拼命喊,快上來,快上來!可他們倒故意在靠近裂縫的地方跺腳。不過我終究也不記得有哪個真掉進冰窟窿過。
搗蛋的男孩子們還最愛去點野火。我??匆姷艿芡低档匕言钋暗幕鸩窈腥M口袋,我知道,他們又要去點火了。冬天里,田埂邊的野草都是焦黃枯干的。男孩們就圍在一起,好擋著風(fēng),“嚓——”“呼——”火被風(fēng)吹滅了!再來!好不容易點著了,不一會兒,田埂就變成了一條火龍,有時會順勢燒到另一條田埂上,甚至?xí)殉靥晾镆淮笃J葦燒盡?;饾u漸熄滅后,田埂就變成了一條“黑龍”。大人們要是看見了,一準(zhǔn)揪著耳朵一個個拎回去一頓揍,因為點火很危險。我就聽同學(xué)說過,他們村里孩子們點野火,把路邊的稻草垛都給燒了。
等到讀了“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這句詩時,我的腦海中就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北風(fēng)吹,野火呼呼地在田埂間奔跑,留下一條黑色的焦痕……
冬夜很是漫長。我們趕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家,媽媽總會皺起眉頭:鞋子又弄濕了,明天穿什么?接著打來熱水給我們洗干凈腳,把我們趕進熱乎乎的被窩。不一會兒,我們就沉沉地入了夢鄉(xiāng)。有時我半夜迷迷糊糊睜開眼,還看見母親在煤油燈下費勁地納著鞋底——小小的,厚厚的,一定是給我或者弟弟的。角落里的腳爐上,正烤著我們濕漉漉的棉鞋……
丁云,兒童文學(xué)作家,詩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兒童詩,已出版詩集《跟著蒲公英旅行》《秋天在田野間散步》等。她的“童詩課堂”備受孩子們喜愛,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遠方的窗戶。已出版理論著作《兒童天生就是詩人》,編著《中國小學(xué)生詩作選讀》等圖書。曾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