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春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52-02
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系到讀寫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高低,因此說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教學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識字的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識字,感受到識字的樂趣。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高效識字呢?
一、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顏色、聲音、動作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單純的識字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學中順應兒童的心理,創(chuàng)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景,便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他們盡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教材中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學校生活的《操場上》,反映時代生活的《自選商場》,反映農村生活的《菜園里》。在課堂上,如果我們能夠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活場景或氛圍,就會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生開創(chuàng)一個愉悅的識字空間。
二、循序漸進復現(xiàn)生字
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年齡的特點,無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不穩(wěn)定,不持久。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可以采用以多種形式復現(xiàn)的方法來進行。在教學中一般分如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課件出示有拼音的詞語,初步記憶為看拼音認讀;第二步,出示無拼音的詞語讓學生認讀;第三步,把詞語的順序打亂,再讀;第四步,把詞語拆開,讀單個生字;第五步,通過引導分析字形來鞏固識記。學生在生字的反復呈現(xiàn)與識記中不斷識字深化,不僅對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還了解了字的意思。
三、靈活運用識字方法
教材中課文的生字量較多,我們就采取“注重字形聯(lián)系”的集中識字教學法,先讓學生記住生字的字形,然后尋找機會采取“注重字義聯(lián)系”的分散識字教學法,讓學生了解這些字的字義。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生字的字義比較具體,結合具體的語境學生能理解其意義,那么教師就把它確定為這篇課文分散識字的對象。如果這個生字字義比較抽象,教師估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一時還無法了解其意義,那么就不能把它作為這篇課文分散識字的對象,等到二次、三次、四次呈現(xiàn)它的時候,再結合具體語境來進行教學,或者引導學生自己在課外閱讀中領悟這個字的意思。
【經典案例】一年級下《識字4》教學片段
片段一:
在課的開始,教師和學生聊四季,知道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大地回春,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而夏季呢?學生馬上說:天氣很熱,我們要開空調,稍微活動一下就會出汗,小狗會吐出舌頭等等;秋天則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有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冬天下雪的話就可以堆雪人了,說到這學生們忍不住還回味了今年的這場春雪,大家在家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課前的談話使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大家都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老師沒有叫到他,錯失了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開始上課了,師利用課件出示了一張圖片,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蜻蜓在空中飛來飛去。
生:我看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
生:我看見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生:我看見小螞蟻在地上爬。
……
師:是啊,那么多的小昆蟲和小動物都在一起玩,多么熱鬧呀,想不想去看個究竟?
(想?。W生異口同聲地說。
教師評點:
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從他們已知的到他們未知的,他們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片段二: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問學生:你從課文里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和小昆蟲呢?
學生回答: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課件中一一出示,然后來學這些生字寶寶。集中識字。)
師:自由讀讀生字,不會讀的借助拼音拼一拼。再指名讀一讀,檢查是否讀正確了。
師:請同桌相互讀一讀,看看這些生字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生:我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個蟲字旁。
師:是啊,真是奇怪哦,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學生們在下面開始小聲地議論著……
生:我知道,因為它們都是一些昆蟲,所以都有一個蟲字旁。
師:有意思,還有一些小動物有時也會有蟲字旁的,比如說這里的——
“小蝌蚪”。(學生馬上搶著說)
師:對呀,那你知道還有哪些昆蟲的名字里也有蟲字旁呢?
生:蚱蜢。
“還有蚊子。”
有學生在喊:“蜜蜂”……
這時,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了,有的還能聯(lián)系自己平時看課外書時積累的知識。課堂呈現(xiàn)出了學生的熱潮。
師:那么請你再讀讀這些生字,假如去掉它們的偏旁,你能認識這些字嗎?
(利用課件出示了“青、廷、胡、丘、引、馬、義、科、斗、知、朱”讓學生來讀。)
學生中有一部分平時認字比較多,所以大家并沒有費很大的力氣就全讀出來了,這時再問學生:“這次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呀?”馬上有學生喊起來:“它們都是形聲字!”
教師評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昆蟲的名稱一般都帶有蟲字旁,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規(guī)律,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情感,學生也在主動識字情感的支配下,自主識字、交流、合作,能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后的成功喜悅。
(責任編輯 劉 馨)
淺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五法
盧秀萍
豐寧滿族自治縣楊木柵子中心小學,河北 豐寧 068358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54-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的最佳境界在于以興趣激發(fā)動機,促進思維和想象,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至獲得成功的快樂。我在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上,主要采用以下五種方法。
一、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引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言行、舉止、乃至穿著無不對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教師必須做到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展現(xiàn)給學生,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優(yōu)秀素質,強烈的進取精神和敏銳的數學智慧與學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能把情感因素與智力因素結合好,以充沛的感情、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教學技巧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溝通師生關系,建立深厚的師生情感,以達到“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的效果,來引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利用新穎的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新穎別致的導語,趣味橫生的導入,對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誘發(fā)學生形成主動探究興趣,將產生重要作用。例如,教學“年、月、日”時,老師可先設置這樣一個疑問:小剛今年11歲,可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相信嗎?學生經老師這么一問,心中肯定產生了疑惑,11歲本來應該過了11個生日,而他怎么只過了3個生日,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當學生產生疑問,學習興趣被調起以后,教師再順勢引導學生,你想知道是為什么嗎?通過這堂課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開始了新課的學習,誘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借助直觀教學手段提升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以及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對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進行直觀、形象的演示,讓學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對學生常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這節(jié)課時,讓學生把長方體火柴盒的六個面都糊上紙,每兩個相對的面糊上同樣顏色,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面,老師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都什么形狀?面與面之間有什么關系?因為學生親自動手糊過火柴盒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觀察,都能有條有理的把觀察的結果敘述出來,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加了這一教學活動,興趣也很高,都爭先恐后舉手發(fā)言,最后又由學生將長方體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敘述,在此基礎上老師再運用準確、簡明的數學用語做出總結,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四、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如果能夠圍繞學生這個主體,抓住教材所蘊含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富有變化且能激發(fā)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那么,學生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例如,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在教學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時,我邊板書邊提問:“你們仔細觀察,這道題有什么特點?”學生:“是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相加。”師:“對,怎么加,我們以前學過嗎?”生:“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嗎?”師:“這個問題提得太好了,請你聯(lián)系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開動腦筋想個辦法,看誰想得最快,就讓誰來當老師?!睂W生積極動腦后相繼舉手。師再問:“有的同學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我們請他們來當小老師,大家要仔細聽,看他們的方法能不能解決問題?!鄙祝骸耙驗榉帜覆煌?,分數的單位就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我想:要先通分,把兩個分數的分母都變成相同的?!鄙遥骸皩?!那就變成剛學過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了?!甭犕臧l(fā)言,許多學生就動手計算。師生一起研究,這樣讓學生當小老師既激發(f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
五、采用激勵性評價強化學習興趣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其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學習碰到困難時,得不到幫助和鼓勵,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對于這一類學生,尤其應該在思想上給予鼓勵;他們一有進步,教師應及時表揚。要知道,有時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乃至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贊許和表彰都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程度加以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心情,從而強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