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學
摘 要:知識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體育教學中的經(jīng)驗表明,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長,更利于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通過對培養(yǎng)動機、興趣、意志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實踐,闡明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教學才是全面的教學。
關鍵詞:體育教學;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6-062-1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
1.明確目的,激勵學習動機。體育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而動機是在需要基礎上產(chǎn)生的。教師應充分把握機會,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體育的本質是增強體質,是對人的身體進行教育。體育課是讓學生在身體練習中了解體育的知識、技能和鍛煉身體的方法。學習運動技術,對廣大學生來說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運用運動的手段來增強體質,掌握多一些運動能力,可以豐富鍛煉身體的手段,促進更科學地鍛煉身體,使思想品質得到磨練。如武術這門課有比較多的青少年學生熱衷于散手,而套路特別是太極拳誤認為只適用于老年人。這就是學生不懂得太極拳具有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等作用,學生明確了其價值,就會認真去學、用心去學。
2.明確鍛煉促進人體的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青少年,可以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利用理論課進行講述。讓學生明確體育是富有多種技術的健美運動,積極參加鍛煉,強身健體是造就人體外在美的基礎,沒有體質的增強,外形美也只能是空中樓閣。通過觀看一些健美、技巧、體操、跳高、球類等多種比賽的場面,讓學生帶來一些美的享受,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變“要我參加體育運動”為“我要參加體育運動”,以此調(diào)動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體育比賽,做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組織紀律性,使他們在活動中去認識一個人作為集體的一員的尊嚴,責任和義務,觸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所以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法和比賽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青少年學生好勝,喜歡逞能,愛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傳球技術是一項枯燥無味的技術,而在籃球技術中又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采用傳球游戲,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胸前傳接球練習,看哪一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傳的球多,多者為勝,負者要罰做素質練習,這就要求學生在練習中要傳得準、傳得快,既要動作到位,又要傳球的速度快,學生在游戲中就會盡量按“準、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假如個別學生傳球技術較差,為了集體的榮譽,他們也會認真地練習。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
人才的培養(yǎng)中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不可缺少的,各種教育過程都要培養(yǎng)意志,而體育教育過程更形象,更直接,采用的手段也更豐富多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呢?
首先,激發(fā)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例如:長跑是一項不大受青少年學生“歡迎”的運動。而長跑對于鍛煉身體和培養(yǎng)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上課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動員,并介紹長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如“極點”“第二次呼吸”使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練習時能知難而進。再通過一些科學的體能訓練安排,使學生得到合理的鍛煉,并且在測試時使學生明確“耐久跑”測試一方面是對耐久跑能力的測驗,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堅強意志的測試。通過這樣教學,使學生明確耐久跑練習的目的,從而提高了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了鍛煉。
其次,培養(yǎng)學生善于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yǎng)意志品質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克服困難,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有嚴格的要求,要通過艱苦的磨煉來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水平,要考慮學生的基礎狀態(tài),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分解難點,逐步引導,讓學生始終在充滿信心的狀態(tài)下,不斷克服困難,步步進取,最后成功。例如在自由泳教學中,首先必須打消學生“畏水”的情緒。對“畏水”的學生開始可安排在淺水區(qū),讓他們做一些戲水、打水戰(zhàn)和漂浮等練習,讓他們了解水并不可怕。接著可安排一些水中拾石子練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水性后再開始教學。針對他們在學自由泳動作中怕嗆水、怕練習時站不住腳等情況,可采用兩人一組潛水、打腿、保護與幫助等練習,克服學生心理障礙,同時給他們一些鼓勵性語言,如“好些”、“很好”等,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換氣是游泳教學的難點,可先教原地吐氣,兩人一組的打腿換氣練習,然后過渡到打腿加單劃臂換氣練習,進而托腹部打腿、雙劃臂換氣等方法。通過教學,使學生技術、技能與意志品質都得到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學生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也就逐漸形成。
再次,可運用鼓勵法培養(yǎng)意志品質。要做好一件事情,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能夠加以肯定、鼓勵、,就會使學生充滿信心,使學生感到成功感。例如,在短跑的教學中,對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同學,在訓練時,假如學生都認真投入地訓練,哪怕沒有進步,我們也要加以鼓勵,然后再進行動作技術上的改正,測驗時,我們區(qū)別對待,鼓勵那些經(jīng)過努力又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的學生,不以統(tǒng)一的測試標準來要求學生。區(qū)別對待有助于學生知道自己經(jīng)過訓練后有了進步,就會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他們就會更加地努力,這樣,良好的意志品質在教師教學方法的逐步引導下就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