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
【摘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當今教學改革的強烈呼吁。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向四十分鐘要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成為當務之急。課堂上從“活”字入手,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從活化教材,活化教學過程二個方面做起,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真正地“活”起來,“動”起來,從而達到好學,樂學的境界,進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活化 課堂教學 好學 樂學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在于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最近提出“減負增效,高效課堂”,就是要盡可能地刪減課堂上的多余信息,最大程度地利用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達到優(yōu)化課堂,本文從二個方面的“活”字入手,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想學樂學好學。
一、活化教材
活化教材就是將教材內(nèi)容按其交際原貌活化于課堂,形成不同側(cè)面、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們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變成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老師把教材當成“圣旨”,不敢增刪,盲目遵循其規(guī)定的內(nèi)容,不敢越雷池一步。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步履維艱,甚至陷入絕境:老師教得很苦很累,學生學得又煩又恨。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去“教教材”,把教材“教死了”?,F(xiàn)代外語教學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學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種教學資源?!队⒄Z課程標準》提出:“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可見,課本不是教學的全部內(nèi)容,教材是可變的,發(fā)展的和開放的。教師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教學思想。《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議:“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nèi)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p>
那么,教師應如何靈活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活用這種至關重要的教學資源——教材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起:首先,教師要做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教師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每冊書的各個單元甚至每個單元的各個部分看似獨立的,各個單元都有一個討論的主題,這要求教師在緊扣主題的基礎上,要把握好教材內(nèi)在的連貫性和整體性,以便在教學中融會貫通,溫故知新,教得輕松,學得自然,收到水到渠成的良好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順序。教材向師生呈現(xiàn)最基礎知識和認知規(guī)律,教材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順序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可以重組教材,使教材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以引導學生們更有效地學習。還有,活化教材要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們生活實際的情境。英語教學強調(diào)“詞不離句,句不離境”,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們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們有話可說,愿說樂說。因此教師要挖掘出教材語言形式和結(jié)構(gòu)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下的交際功能。教師要適當引入與教材有關聯(lián),與生活相貼近的課外語料,以便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六A第二單元 《Bens Birthday》時,教會學生月日和日期的表達之后,我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日談起,互問生日在什么時候 ﹙Whens your birthday? Its on ... ﹚,互問生日禮物﹙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 ﹚ 這時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渴望的禮物,如:a computer , a book ,a mobile phone ...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在這種樂學的境界中,學生們熱情高漲,順利地掌握了本課的四會句型,學得輕松,學得愉悅!進而把話題拓展到問爸爸媽媽的生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禮物,孩子們興致盎然地同位互談著爸媽的生日,然后再問:在你父母過生日時,你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讓師生一起編個小對話。孩子們一下子沸騰起來了,和同伴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的對話:Mum, whens your birthday? ﹙Its on the first of May.﹚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Id like a purse.﹚Lets go to the shop. Can I help you? Id like a purse. Heres a purse for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Not at all! 說得那么投入!那么自然!最后,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接著又把生日的話題延伸到對祖國生日的祝福:I love China! Happy Birthday to you!師生一起邊聽邊唱《Happy Birthday to you!》那種由衷而起的愛國之情得到了激發(fā)和升華!這比其它說教都收效更好??傊?,這種活化教材的教學能調(diào)動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比被動接受要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成功!
二、活化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過程。所謂活化教學過程,就是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動”起來,充滿生機與活力。活化教學過程的目的是使教學過程實現(xiàn)最優(yōu)化,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為什么要提倡活化教學過程呢?因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在傳統(tǒng)的教學影響下,教師習慣于高高在上,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的機器,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被埋沒或被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導致教師教得苦不堪言,學生學得筋疲力盡,最終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這就源于無效或低效的教學過程。所以,活化教學過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那么,在活化教學過程中要從哪幾個方面做起呢?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思想,更新觀念。教師不要再滿足于古老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要及時摒棄頭腦中的舊思想,舊觀念,必須用新的教學理念來充實和武裝自己的頭腦?!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不再是“教書匠”,而是“導演”,是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教師要想方設法調(diào)動起學生們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其次,活化教學過程,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梢酝ㄟ^開展競賽,趣味游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激活學生興趣,讓學生們搶著說,樂于說,有創(chuàng)造性地說。更進一步,教師要“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感受、領悟、思考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獲得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和愉悅的成功體驗,這將是學生們樂于學習的巨大動力。如:幾個物主代詞比較難記,學生們總是開動腦筋,編成兒歌:my my 是我的 your your是你的 his his男他的 her her 女她的 our our 我們的 their their 他們的。學生們讀起來朗朗上口,記憶得也比較快,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還有對于幾個方位介詞,學生們編成了兒歌:on on 上 in in 里 under under 下 behind behind 后 near near在旁邊。學生們自己編的兒歌,記憶效果比較好,同時也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樂趣。還有,活化教學過程要注重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組織教學有固有的模式,但不必因循守舊,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以達到更優(yōu)化。如在教學“Me too”﹙我也是﹚這一短語時,按照組織教學常規(guī),教師先示范說,讓學生明白這個短語的使用場合和意思,然后在師生﹑生生操練句型時想讓學生恰當?shù)赜蒙?,可是學生們用得很費勁,有時還不能恰當?shù)丶右赃\用,有時甚至還想不起來用。這引發(fā)了思考,講解了那么多,卻收效甚微,原因在哪里呢?是不是需要把剛才的組織教學的形式加以調(diào)整,讓學生們易于接受些會更好。于是在另一個班級,把教學思路進行了重新設計,運用了一種更為簡單和直接的方式來教學,讓班級中喜歡小狗的學生站起來,其中一個說:I like dogs .其余站著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說:Me too!不必太多的解釋和說明,學生們較為容易地理解了這個短語,并能加以運用了。為了進一步地理解運用,再讓班級中其余的學生都站起來,其中一個學生說:I am a student.其他站著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說:Me too!這次學生們就運用得自然了,已經(jīng)內(nèi)化成了自己的語言。經(jīng)過這兩次操練,學生們對這個短語就能牢固地掌握運用了??傊`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何樂而不為呢?綜上所述,活化教學過程,要堅持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多變。
常言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英語教學貴在一個“活”字,唯有“源頭活水”,才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樂趣,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讓學生們樂學﹑好學,從而開創(chuàng)英語課堂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編制.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編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王麗春.有效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