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新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100-02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我們應(yīng)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趣味,揚長避短,對癥下藥,努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將二者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只有學生增強了寫作興趣,寫作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逐步提高,語文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一、仿效課文,誘發(fā)寫作興趣
讀與寫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方式,也是作文教學的兩個密切相關(guān)的教學手段,讀課文(范文)不僅可以得到寫作方法、技巧上的啟示,并且還可以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因為文章不是無情物,尤其是選入課文的文章大都是聲情并茂、文質(zhì)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導學生認真品味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漸產(chǎn)生一種想要急切表達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寫作沖動。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較快地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課文命題。如我教了《假如我是一顆種子》后,讓學生模仿本文的結(jié)構(gòu),寫作《假如我是一只小鳥》;學完《夏天好》后,仿寫《春天美》;學了《我不是廢氣》,學生嘗試以第一人稱寫自己喜歡的物體。這樣,學生學有例子,寫有樣本,每次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寫作任務(wù)。
俗話說:“有樣學樣,無樣看世上。”由于充分利用課文給學生做“樣”,調(diào)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消除了他們的畏懼心理,從而使學生喜愛作文。
二、創(chuàng)造素材,增加寫作興趣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無素材,就等于巧婦無米,炊就更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呢?這就得深入生活、廣開文源。小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異的思維定勢,引導他們進入多彩的生活,不僅能開闊眼界,增加其知識的積累,而且能活躍其思維,激發(fā)其提筆表達的欲望,因此我除了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細心觀察外,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創(chuàng)造寫作素材,為“巧婦”找到大量的“米”。如,元旦節(jié),我便組織學生開展“新年大聯(lián)歡”的活動;3月5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開展“我們要做活雷鋒”系列活動;清明節(jié),開展“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等,我還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筆會”活動、“尋找春天”的活動、“優(yōu)秀詩文背誦擂臺賽”活動等,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多了,視野擴大了,積累的寫作素材就豐富了,拿起筆來就有大量的內(nèi)容可選擇,改變了過去看到題目皺眉頭、咬筆頭,無話可寫搖著頭的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三、注重實踐,延伸寫作興趣
小學生對作文往往缺乏整體的認識,一開始就讓他們寫作,無疑會讓他們感到困惑、茫然,無從下筆,我們?nèi)缒茏プW生年齡特點,組織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進行習作實踐,其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上“好書共分享”活動作文指導課時,我先讓學生盡情地讀自己帶來的好書,在活躍的氣氛中引導學生說一說書名、作者、出版社、主要內(nèi)容等,并談一談自己的感想。學生看得認真,說得具體。在我的指導下,學生們大膽習作,詳細介紹。
四、珍視成果,保持寫作興趣
學生的作文,是語文教學成果的體現(xiàn),我們應(yīng)該非常珍惜。我平時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秀之作,在給予充分的肯定后,讓學生重新修改好送給我。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另一方面,以備在以后的教學中作為示范,讓其他學生好好學習。現(xiàn)在,學生們對寫作越來越感興趣了,寫出了不少的佳作。于是,我便萌發(fā)了主辦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小荷》的念頭。為了辦好作文集,我讓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挑選一篇最滿意的作文。學生在挑選習作時,認真準備,精挑細選,甚至于不惜花費功夫重寫重改,生怕收入作文集的不是最優(yōu)秀的作文,代表不了其本人的作文水平。這樣給了學生極大的鼓舞,保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精心評改,鞏固寫作興趣
精心評改學生的作文,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愛作文的重要一環(huán)。小學生作文,從本質(zhì)上看,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他們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們看來,花力氣寫了,已達到了自己的較好水平。送給老師評改,指望有所肯定與指出,以便看到成績并從中獲取力量與啟示。因此學生的作文交給老師之后,他們急切地關(guān)心自己的學習成果,都希望從老師那兒得到鼓勵、得到信心。評語便是教師的觀點,這觀點對學生是具有導向作用的,有影響力的。因而,我們要以兒童的眼光看待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所表達的情意,所運用的語言、方法等,要看到他們的突出成績或個性。我們只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審視他們的作文,把握他們的知、情、意、行的脈搏跳動,才能有分寸、有說服力地批改他們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時,我們要懷著一種愉快的心情,帶著一種“找寶”的心情,一種準備欣賞精彩節(jié)目的情緒去“讀”學生,用心去體會。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應(yīng)以表揚為主,使學生在對作文評析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認識,不斷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不斷得到贊許,這些都會使他們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獲得進一步的滿足,成為他們寫好作文的需要。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