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民 莫鵬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基礎,為了有效地控制血糖,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但許多患者認為一旦選擇胰島素治療就天下太平了,不再重視飲食控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其實,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該強調(diào)飲食、運動及胰島素治療三者的和諧與平衡,在生活中應注意以下4點,讓胰島素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1 定時定量進餐:注射胰島素需要確定吃飯時間,這樣就需要就餐時間相對固定,以免延誤胰島素發(fā)揮作用,或者避免因胰島素作用最強的時候沒有進食,而造成低血糖反應。因此,就餐定時、定量是胰島素治療平穩(wěn)降低血糖的基礎。
2 均衡飲食,少量多餐:體外補充的胰島素量不能根據(jù)血糖而調(diào)節(jié),既不會因血糖下降而減少,也不會因血糖上升而增加,故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血糖,避免血糖過高或過低。一般飲食安排按早、中、晚三餐即可。但有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饑餓或出現(xiàn)低血糖,而在一次正餐的時間又不能吃太多,所以可以在兩餐中間或睡前安排1~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宜選擇富含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點心。此外,通過均衡飲食可以達到糖尿病患者的營養(yǎng)要求,可以減輕胰島的負擔,預防并發(fā)癥。
3 隨身攜帶點心:注射胰島素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因而外出時要隨身攜帶一些食品,如糖、餅干、糕點,在發(fā)生心慌、饑餓等低血糖反應時進食。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甜菊糖等甜味劑或代糖食品等對緩解低血糖反應沒作用。
4 運動前進食:對于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的患者,應該合理地安排運動。運動可以帶來許多健康方面的益處,如改善血脂、血壓,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時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如果安排不好飲食、運動及胰島素治療之間的關系,反而會導致患者血糖大幅度波動。如在胰島素劑量不變的情況下,進食過少或運動過多,容易發(fā)生低血糖;進食過多或運動過少,胰島素作用就不夠,又會發(fā)生高血糖。因此,每日運動的時間以及運動的強度應相對固定,最好選擇在進餐后1~3小時運動。運動前常規(guī)測定血糖,若血糖低于5.6毫摩爾/升,則應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在運動前、運動間歇及運動后補充碳水化合物,同時胰島素應適當減量;如果患者進行高強度運動后出現(xiàn)高血糖,可能需要追加胰島素。
總之,要使胰島素治療達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劃,希望您在享受飲食和運動帶來愉悅的同時,將胰島素治療效果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