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霞
摘要:學生考試或平常練習時,每當遇到實驗題,總感到束手無策,不知如何選擇試劑、方法等;本文從實驗方案的科學性、安全性、可行性以及簡約性四個方面作論證,探討這個問題。
關(guān)鍵詞:實驗方案;科學性;安全性;可行性;簡約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086
學生在考試或平常作練習時,每遇到實驗題,總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不是說所遇到的題不知如何解決,或一竅不通,而是遇到實驗題時,可選擇的試劑很多,可選擇的實驗方案也很多,不知用什么試劑、什么方法最好,有時自認為很好的方案,結(jié)果并不是最佳答案,而出錯失分;究竟如何選擇最佳實驗方案呢?我們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實驗方案的科學性;實驗方案的安全性;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實驗方案的簡約性。下面,我們就從這四個方面來分析這一問題。
一、科學性是化學實驗方案的首要原則
所謂科學性是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程序和方法應(yīng)該正確,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明顯等。例如:在實驗室里如何鑒別HCl和H2SO4兩種無色溶液?在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時,最典型的兩個方案是:一種選用BaCl2試劑來鑒別;另一種是選用AgNO3溶液來鑒別;究竟這兩種試劑哪一個可取,或兩種試劑都一樣呢?下面我們來簡要分析一下,若用BaCl2來鑒別,BaCl2與HCl溶液不反應(yīng),若把BaCl2加入鹽酸中,因不反應(yīng),而無明顯的變化,BaCl2與H2SO4溶液反應(yīng),可生成BaSO4沉淀,其化學方程式為:BaCl2+H2SO4=BaSO4↓(白色)+2HCl。所以若把BaCl2加入到硫酸溶液中,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很顯然,兩者的現(xiàn)象對比明顯,鑒別準確;若用AgNO3溶液來鑒別,把AgNO3滴加到鹽酸溶液中,AgNO3與HCl反應(yīng)生成AgCl白色沉淀,其化學方程式為:AgNO3+HCl=AgCl↓+HNO3。若把AgNO3滴加到H2SO4溶液中,因生成的Ag2SO4是微溶于水,若H2SO4的濃度很稀,不產(chǎn)生沉淀,但若H2SO4的濃度稍大,就同樣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選用AgNO3溶液來檢驗H2SO4和HCl溶液,所得現(xiàn)象不明顯,這種方法不可取。
在操作程序上,應(yīng)取少量固體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加入試劑,而不能將樣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試劑;在做制取實驗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同時還應(yīng)注意加入試劑的順序等等。
二、實驗方案的安全性
選擇實驗方案應(yīng)盡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藥品和進行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操作等等。
1. 選擇試劑的安全性:要發(fā)盡量使用無毒、無污染的藥品。例如:要證明無色無味的氣體是否是CO2,我們選用澄清的石灰水,通常不用Ba(OH)2溶液,因為它有毒;再如我們要刷洗沾有碘的試管,我們常選用酒精而通常不用苯或CCl4等有毒的溶劑;
2. 在選擇實驗操作時,我們要使實驗操作更安全穩(wěn)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如在給試管中的固體或液體加熱時,必需先預(yù)熱,預(yù)熱后再固定加熱;稀釋濃硫酸時,應(yīng)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而不能把水注入到濃硫酸中;作氫氣與氧氣反應(yīng)的爆炸實驗時,盛混和氣體的容器可選小飲料袋作容器而不用玻璃容器等等。
3. 實驗藥品用量的安全性,做實驗并非是藥品用量越多越好,而要適當。如:我們在做鈉、鉀與水的反應(yīng)時,必須嚴格控制鈉、鉀的用量,通常取鈉是黃豆粒大小,而取鉀是綠豆粒大小,為什么我們做實驗取得那樣少呢?就是因為鈉、鉀非?;顫姡c水反應(yīng)太劇烈,很容易發(fā)生爆炸,所以要不能取多,又因鉀比鈉活潑,所以鉀的用量比鈉還要少,只有在合適用量的前提下,實驗才是安全的;這些都是從安全角度來考慮的等等。
三、實驗方案的可行性
我們選擇的實驗方案應(yīng)切實可行,所用的藥品、儀器、設(shè)備和方法等在中學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下能夠得到滿足。如: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有的學生選擇加入一定量的氫氣,在一定條件下,讓氫氣與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而除去乙烯;其實這種方法一般很難行通,原因有二:一是氫氣與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需要鎳作催化劑及高溫條件;二是通入的氫氣的量很難控制,通入少乙烯除不盡,通入氫氣多,又添加了新的雜質(zhì)氫氣,所以不可??;通常是把該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利用乙烯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生成1、2-二溴乙烷液體而把乙烯除去。
我們遇到常用試劑可以時,就不用那些不常用、冷僻的試劑;所謂常用試劑,是指一般情況下,實驗室里常有的,甚至是在實驗室里有現(xiàn)成可用的溶液,并且有多種濃度可供你選用,在你去做實驗時,就不需要自己再配制,從而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如:NaOH溶液比KOH溶液常用;鹽酸、硫酸、硝酸就比較常用,磷酸一般不常用,氫溴酸、氫碘酸就更不常用等等。關(guān)于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我們平常做實驗時多觀察、多留心記憶;如實驗室制氯氣時,多余的氯氣常選用燒堿溶液來吸收,通常不用KOH溶液。
再者,我們在選擇試劑時還要看題上的語境;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除去溫水瓶中的水垢?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食醋比較普遍,一般家庭中都有,所以通常我們用食醋來洗去水垢;而鹽酸的效果比用食醋的效果好得多,卻不用鹽酸呢?就是因為家庭有食醋,一般情況下不會有鹽酸;人胃酸過多,應(yīng)用什么試劑中和胃酸?在醫(yī)療上常用Al(OH)3懸濁液或NaHCO3片,有的同學就問Na2CO3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因為Na2CO3堿性較強,對人的消化道有強的腐蝕性,也更不可能用NaOH來中和了;所以,我們在選擇試劑時,要靈活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成不變。
四、實驗方案的簡約性
選擇的實驗方案應(yīng)盡可能簡單易行,采用簡單的實驗裝置和便宜的藥品,用較少的實驗步驟和實驗藥品,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
比如:我們在刷試管時,若試管壁上沾的是可溶于水的固體或溶液,那么我們就用水洗,試管上沾有CaCO3、BaCO3、Ca(OH)2等能用稀鹽酸洗去就不用濃鹽酸洗滌;實驗室制氯氣,常用MnO2而不用KMnO4就是因為MnO2便宜等。
總之,選擇的實驗方案應(yīng)具有效果明顯、操作安全、裝置簡單、試劑少、步驟少、時間短、經(jīng)濟等優(yōu)點;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我們平常多觀察、多留意、多分析、多思考,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并不難,因為這些知識就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知識的總結(jié)和升華。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遵義縣馬蹄中學 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