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摘 要】歷史圖片既是歷史教科書的重要組成分,也是實用性極強的直觀教材,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南宋史學家鄭樵在《通志·圖譜略》中說:“左圖右史”、“索相于圖,索理于書”。由此可見,理解歷史,和歷史對話,圖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歷史教師,教學中必須重視課本插圖的巧妙運用,激活課堂教學。
【關鍵詞】歷史圖片 課堂教學 激活
歷史圖片揭示歷史知識的某些片斷、側面、狀態(tài)和情況,以其畫面內容反映相應課文的主題,是歷史教科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學大綱中內容要點的具體化。然而,在歷史教學實踐中圖片應用卻長期被忽視,即便應用也如蜻蜓點水,其內涵很少被深入挖掘。鑒于此,新教材大大增加了歷史圖片在文本中的比重。如何利用好這些圖片為歷史課堂教學服務,促進學生成長是我們廣大歷史教師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
一、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人云:“左圖右史”。圖片是教材的“第二語言”,它能使理性問題感性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問題通俗化。人們的認識大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尤其是初中學生在記憶內容方面,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占主導地位。所以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直觀教學更顯得尤為重要。圖片就是一種直觀教材,它與文字形成密切配合的“圖文系統(tǒng)”,成為歷史知識的載體,是初中歷史課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增強學習內容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并使學生學會初步運用歷史地圖和文物圖片等學習歷史的本領。這些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形象性的圖片,對有效地詮釋、充實、拓展和深化教材內容,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培養(yǎng)興趣,激以求知,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無論做什么事情,興趣是第一要素。有了興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取得好的成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歷史圖片使教材更加生動形象,內容表現形式更加活潑。課題調查研究表明,對于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中生來講,比起歷史教材的文字來,他們更樂于觀察歷史教材中的圖片。因此,歷史圖片教學不僅讓學生感知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求知欲,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
2.感知歷史,掌握史實,提高學習效率。初中階段是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知的發(fā)展階段。新課標指出: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對于低年級的同學來說感性認知占主導地位,面對文字表達的、無法向學生直觀地反映出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學生不易掌握,而圖片形象直觀,一目了然,具有容易記、記憶深刻的特點。因而圖片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就可解決歷史教學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教材中大量的文物古跡的照片和拓片、歷史場景畫、歷史想象畫等,讓學生感知歷史,掌握基本史實,提高了學習效率。如在學習趙州橋這一知識點時,如果不能觀察趙州橋的圖片,學生就很難了解趙州橋的特點和藝術價值。
3.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課堂效果,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導入非常關鍵。利用圖片精心設計導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用心靈感悟歷史是眾多導入法的一種。如在學習明朝歷史導入時,同學們看到朱元璋的畫像時都笑了,這時我展示了課前準備的大相徑庭另一畫像,引發(fā)了學生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認識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立場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評價是不同的,進而通過學習,初步掌握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二、歷史圖片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有效的歷史圖片教學,不僅要明確圖片的分類,認識歷史圖片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關鍵的是教師要熟悉圖片內容,確實把握圖片的內涵,掌握新課程標準下歷史圖片的教學方法和原則。
1.選擇性原則。歷史課程資源中的圖片很豐富,而我們在教學中時間有限。因此應對歷史圖片進行精心的篩選,選擇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開相應教學活動的圖片,數量要適當,要具有代表性。如果貪多求全,就有可能完不成教學任務或者沖淡主題,影響正常教學,達不到教學良好的效果。
2.科學性原則。在選擇和設計歷史圖片教學時,科學性是必須遵循的最基本原則。歷史圖片是非常豐富的,當我們在教材內外的課程資源中選擇和使用歷史圖片時就應該切實把握圖片的內涵,應看這些圖片是否具有真實性,是否能正確傳達信息,能否幫助學生形成準確的歷史表象。同時,歷史圖片教學設計時,必須科學設置圖片,使之在師生互動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教師力求對圖片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情景進行研究,尋求教學的切入點,在進行教學時要盡量用生動、精煉、直觀、科學的語言。
3.有效性原則。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所選擇的每一幅圖片的功效,考慮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用這幅圖片來做什么;在選用歷史圖片時不能單純?yōu)榱松鷦?、形象、有趣,而要服務于師生互動教學的開展,即在教學中通過對圖片的運用,不僅要達到傳授相關基礎知識的目的,還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片、聯系比較、想象和論從圖出等能力。進而解決重難點,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教學插圖與之緊密配合也涉及到了各個方面。每幅插圖都是無聲之言、無言之文,它們與課文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成為歷史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