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懷愛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教師的熱情都很高漲,有信心把語文工作做好,但經(jīng)過幾年的探討,我們這些基層的教師對語文課改還有一些困惑。
(1)時間不夠用。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學方法,讓學生勇于探索,對新事物產(chǎn)生興趣。在班級人數(shù)多達80人的情況下有一大部分學生還沒有真正動起來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到了,學生發(fā)言的時間少,老師的個別指導難以開展。
(2)怎樣落實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
(3)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么 。 談到語文教學時,特別強調(diào)“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時多,收益少”。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樣滲透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4)期末檢測的形式單一。我們的朗讀訓練、字詞句段篇的訓
最后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評價學生是最合適的?
(5)口語交際課上,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卻沒有在日常生
中交談得好。一大部分學生不想發(fā)言,發(fā)言的學生也沒有創(chuàng)新,好像被一個模式固定了。
這些教學工作中的困惑也是我想在工作中解決的問題,我想一名教師也正應該在困惑中成長。
困惑一:一些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何不濃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惫糯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皼]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睂W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只要能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他們自然會進入學習的境界中,進行自覺、自主地學習。有了興趣作伙伴,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就會無限高漲,學習激情就會被充分點燃,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學習的快樂的。然而,在現(xiàn)實的學習中,我們的一些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再濃厚,學習的熱情不再高漲。他們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更多的,他們只是完成學習的任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學生的這種學習情況呢?
困惑二:感覺高年級的閱讀課存在著以下問題
(1)目標不明確。表現(xiàn)為教學目標沒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上,而是定位在“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上。煩瑣的分析還沒有退出語文閱讀教學的舞臺。
(2)學生的個性體驗不夠。熱熱鬧鬧的一堂課,從教師的教學語言到教學設計,可以說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課文的重點、難點,解決了課文的重點、難點;課堂上老師也指導學生進行了感情朗讀,學生似乎也讀得很有感情。但是當課堂鞏固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的朗讀又回復到初讀時的水平。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學生對文本缺乏自己的個性體驗。無論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還是朗讀時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師強加的。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的,而是趕羊式教學的必然后果。
(3)學生學習方式是轉變了,但學生自己卻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4)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么?如何備好課?如何備好學生?
面對新教材,面對教學新理念,相信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有很多困惑。我認為做好語文教學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教語文,踏踏實實地做語文教師,踏踏實實地教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母語,如果能做到這些,那你就是一個稱職的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