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順
摘 要:高中化學是高中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重點課程,尤其是對于理科生來說,要學好高中化學,就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課堂學習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從而創(chuàng)設高效高質量化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
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因此,為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實際,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從生活現(xiàn)象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就要在導課上下功夫。好的導課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生活中有許多跟化學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小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被蚊子叮了會特別癢,皮膚還會腫起來,但是涂點肥皂水就不癢了,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蚊子在叮人時,在人的皮膚上留下一種叫做甲酸的物質,甲酸刺激性強,會使人皮膚發(fā)癢,涂了肥皂水后,肥皂水中的堿性物質就會與甲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所以皮膚就不癢了。利用這些生活中的小常識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然后鼓勵他們去發(fā)現(xiàn)并探索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知識,實現(xiàn)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生活化教學
化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鼓舞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比如,在學習“蛋白質”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這樣一則新聞:王老太特別喜歡吃柿子和螃蟹,飯中吃螃蟹,飯后吃柿子,近幾天一起床就惡心嘔吐,腹部也隱隱作痛,后來實在疼得厲害,就去醫(yī)院檢查,原來是因為同時吃了柿子跟螃蟹這兩種相克的食物造成的。然后引發(fā)學生思考,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為什么會這樣?當調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后,再進行課程的講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進行課外實踐,提高綜合能力
要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課外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只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繼續(xù)探究。比如,在學過“濃硫酸”的相關知識后,學生就可以進行一個趣味小實驗:在一個250毫升的燒杯中投入5克白糖,再滴入幾滴加熱的濃硫酸,白糖就會變成一堆蓬松的“黑雪”,不斷地發(fā)熱冒氣,“黑雪”的體積逐漸增大??吹竭@樣奇怪的實驗現(xiàn)象,學生就會自發(fā)地思考實驗原理,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究中既鞏固了課堂知識,又在生活中體會了化學的奧妙。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小處著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知識的存在,對化學學習產(chǎn)生親切感與濃厚的興趣,進而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孫彩霞.化學教學構建生活化課堂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