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認為,利用“學案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學案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了“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的靈魂——探索性,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今世界數(shù)學教學的潮流——創(chuàng)新學習。下面我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學案的設計依據(jù)和內容
1.依據(jù)
根據(jù)本屆學生的實際,結合新課標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要求,體現(xiàn)新課標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來設計學案。
2.學案的設計內容
(1)在學案的開頭,開門見山地給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前預習中確立明確的學習方向,起到了引領學生學習方向的作用。
(2)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首先,利用課前準備將學生需要掌握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用思考題和填空題的形式給出,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完成后,在課上做出回答。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個體差異,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巧妙地穿插在幾組探究問題中并在教學中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式的互動學習,從而達到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完成本節(jié)基礎知識的教學。
(3)在典型例題的設計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經過自己的加工和整理,改變?yōu)檫m合他們口味的問題,使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很快地上手,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成就感。
(4)教學反饋的內容,首先以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做出四種選擇,然后利用課堂檢測反饋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課堂檢測基本以選擇題作為檢測的方案。
二、基本成效
1.兩種教學方法的比較
在以往以教案為主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備課工作主要的目標是教案設計,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往往是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為主要的手段,學生只能被動地受教師的支配,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效果較差。一節(jié)課,教室里聽到的聲音基本是老師聲嘶力竭的吼聲,偶爾有幾句學生無奈的應和。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何談學習效率?
在學案教學中,教師的備課目標轉化為備學生,教師真正地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備課,設計問題時,往往首先想到學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如何回答,在此基礎上,利用分組探究式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真正地回到教學主體的位置。這樣,學生的參與意識就會逐漸地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會逐漸高漲,學習的效果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2.學案教學的優(yōu)勢
第一個優(yōu)勢:學案的具體內容在上新課之前已經印發(fā)給學生,作為學生課前預習、參考以及課堂教學時使用。這樣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在課前對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已經有了基本了解,明確了學習目標。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前、課上以及課下始終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另外,通過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可以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進行主體性研究學習活動,即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自己探索新知識和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鍛煉。從根本目的上說是改善了學生學習的方式,體現(xiàn)了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
另一個優(yōu)勢是,在以往教學中不少的數(shù)學例題、練習題,不管是教師板書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都需要做大量的筆記,進行當堂抄寫。這樣,一節(jié)課45分鐘,占用了很多時間。而利用學案作為載體,節(jié)省了學生抄題的時間,將這部分時間讓學生用來思考、探究和討論,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料,尤為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前、課后有了學習的方向,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由于使用同一份學案減少了班與班之間教學上的盲目性和差異性。
3.改變了教師的備課方式,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利用學案教案一體化,將以前教師的備課轉向了備學,比如在確定三維教學目標時,教師不僅要按照新課標要求確立,同時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陳述。另外,在探究問題的設置上同樣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情況來設計探究問題。這樣要求教師就必須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逐漸實現(xiàn)全員育人的目標。
以學案為主導的集體備課活動,使得備課教師的備課要求和質量有了相應的提高。通過備課組的交流討論,激發(fā)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了教師的合作意識,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4.學生的變化
通過半個學期的學案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的主動意識上有了很大提高。
三、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分層教學問題
由于一個班級內每個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各班之間學生存在的差異,如何在學案中體現(xiàn)分層教學,就成為教師當下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2.學案的設計問題
學案的編寫不同于教案的編寫。教案主要是針對于教師,而學案面對的是所有學生,在學案設計中究竟要設計哪些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課外參考題、課后作業(yè)如何與學案進行整合也是面臨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文芳.對高中數(shù)學教學案一體化的利與弊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2.
[2]毛慶波.“推行教學案一體化”帶給我的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