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 種即飛
摘 要:怕寫作文已成為學生的普遍現(xiàn)象,更何況是農(nóng)村的中學生呢?但是,作為語文半壁江山的寫作,也不能讓學生束手無策。改變寫作策略,提高寫作激情已成為寫作教學的必然。
關鍵詞:寫作策略;錘煉語言;溝通心靈;關注社會
寫作是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一些名師在應對中考寫作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思考。我試圖利用名師們的錦囊妙計訓練寫作內容,比如“生命發(fā)現(xiàn)、情懷依依、精神強度、藝術之光、萬物有靈、中西對比、生活溫度、質疑追問和民族文化”等,但是訓來訓去,還是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激情,近幾年我改變了寫作策略:從錘煉語言、溝通心靈、關注社會等方面入手,發(fā)現(xiàn)了很多可愛的作文,這些作文都是從學生心里流淌出來的。
一、錘煉語言
作文的語言要做到“簡潔、樸實、平易”確實很難。學生不讀書不看報,怎能寫出好的文章?誠如莊子所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泵鎸ΜF(xiàn)實,我在布置作文時,只好改變策略:從練好語言入手,以“質樸、平實”為標準,做到真摯、純正、順暢,不扭捏、不做作。要求學生“把意思說清楚,把句子造通順;讓句群有條理,讓文章有生命?!睘榇耍也贾昧艘黄浴芭c父母和諧相處”為話題的作文。在收到的作文中,一個學生寫的《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這樣寫道:
繩子打了結,很容易解開,而心打了結,卻要費很大的勁。
從上初一那年起,我就很少和爸爸說話。爸爸一向很嚴肅,從來不和我交談,我曾責怪他,也打心里敬畏他。不夸張地說,在我的記憶里,我們父女倆一共說了幾句話甚至可以數(shù)得清。盡管如此,我還是能感到爸爸疼愛我,我也愛我爸爸。
上初二時,學習有點吃緊,我就住校了。爸爸擔心我不會照顧自己,就常到學校來看我,并給我一些零花錢,只是很少言語。我最想聽他安慰我的話,可他的嘴比皇上的金口還難開。他只是用物質來表達他對我的愛。
我上初三時,隨著打工隊伍的浩大聲勢,爸爸媽媽也被這不可抵擋的浪潮卷了進去。我成了留守學生。
前幾天,爸爸和媽媽從上海打工回來,看望患病的奶奶。我得知消息,借了一輛電動車從學校趕忙回家,看過奶奶后,第二個要見的是我媽媽。我有話要跟爸爸說,可爸爸在幫奶奶服藥沒時間搭理我。中午的時間很快過去,我又要回校上課了。就在這一天的晚上,爸爸媽媽知道奶奶的病沒有什么大礙,就給爺爺丟下一些錢,連夜坐車回上海了。我后悔沒有與爸爸好好地談一談。想到我生病時爸爸伏在我的床前流涕,想到爸爸為我編織的秋千,想到爸爸背我渡過離家不遠的一條小河……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也許不是爸爸沒有話說,而是女兒過多地猜疑,把他的話擋在了“心墻”之外。
原來這個結是自己打的呀!我的孤僻,我的心閉,給父女之間設下一道鴻溝。我要逾越這道鴻溝,于是,我趕緊給爸爸打電話:“爸爸,您辛苦啦!女兒永遠是您的心肝?!彪娫捓飩鱽戆职值穆曇簦骸昂⒆?,你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爸媽這樣吃苦多,掙錢少?!?/p>
我終于找到那久違的聲音,它是那樣的熟悉與親切。
這篇文章的語言就很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具有很強的概括力。盡管在邏輯上有點漏洞,比如:爸爸在“我”從初一到初三學習時都與“我”有“結”,他嚴肅、不茍言笑?!拔摇贝蛐睦镓煿炙?,連奶奶生病時,在床邊三人有說話的機會,“我”都沒有說話。而作為父親,面對自己的女兒,也不可能對“我”沒有一句話要說,后來電話里的爸爸又有了話,這顯然不合情理。但其語言的概括性,情節(jié)的濃縮性,心理描寫的細膩性,已讓很多同班學生為之羨慕。
二、溝通心靈
以前的作文,大部分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沒有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世界。比如,讓學生寫“師生情誼”的文章,他們一般都寫道:自己生了病,老師冒雨前來看望,并幫助補習功課等等。這種套作、仿作不是原生態(tài)的真作文,而是被污染的偽作文。為改變這種局面,現(xiàn)在我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用真誠的情感、真實的見解、靈動的章法,來展示自己作品的純天然性,以點亮心靈之燈,來照亮讀者。當然,這需要老師的細心、機智,需要抓住學生一丁點兒的變化作為寫作的突破口,及時布置作業(yè),這樣方能見效。有這樣一個案例:我班有一位叫楊××的女生,別人上課時,她活潑、好動,不拘禮、好接話茬;我上課時,她就把自己的不良行為收斂了起來。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天,我以此為契機,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學生把心里的小秘密寫給老師看。作文很快交上來了,當我批改到楊××的作文時,我怔住了,只見她以《心靈的獨白》為題寫到:
世界很大很大,而心卻很小很小。人是個奇怪的動物。我總認為,活在自己的風景里有什么不好?干嗎要戴著面具演戲?不知他們到底累不累。
我是個小和尚念經(jīng)似的人物,有口無心,也正因為自己的無心,才讓我活得真實、快樂,我從不逃避別人的眼神,也不因別人的恭維而愉悅,我把別人難以忍受的悲哀與痛苦,輕輕一抹,于是天還是天,我還是我。
環(huán)境造就人,環(huán)境影響人,自由任性的我難免會讓一些人討厭!其實我也一樣討厭他們,我討厭他們的扭捏作態(tài),討厭他們的口是心非,更討厭他們戴著面具演戲,正如他們討厭我的無拘無束,討厭我的活潑好動,討厭我的實話實說。我不想讓、也絕不讓如花的年華在謊言的包裝下生存,于是我甘愿被討厭。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到死都是這副德性的我,卻不甘如此的平庸。我活在太陽的懷抱里,帶著朝陽的氣息,我不甘心被冷落,但也不會因受到別人的夸獎而去包裝自己,我的心里沒有秘密。
我會心平氣和地對待每一天,不管這一天的收獲是怎樣的微不足道,我都認為是進步。說實在話,有時我也為自己的做法吃驚,平心而論,我不是個好學生,但也絕不是個壞學生。也許我的無意表現(xiàn)會讓老師生氣,但我不因老師的批評而故意唱反調,也許我的表現(xiàn)讓老師失望,在我的心里,對老師絕無冒犯,更多的只是敬意。我一直把老師當做求學生涯中難得的朋友與師長。
人生路漫漫,在青春的跑道上,我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這樣的心靈之作,是張揚個性的宣言,弘揚人性的旗幟,沒有什么比看到這樣的文章更讓人心曠神怡的了。因為,這種作文,不僅展示了學生的寫作才華,也折射出學生的膽識、學識與見識。更重要的是,它在釋放心靈光芒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對嚴教老師的牢騷與不滿,逼迫老師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之后,我也放下自己的師道尊嚴,走向了與楊××同學的心靈契合,實現(xiàn)了課堂上師生的真正和諧。
三、關注社會
社會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礦藏。在這些礦藏里,你想描摹一個人,就要思考從眾多的材料當中截取幾個最能反映人物本質的材料,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將一兩個精當?shù)牟牧箱佌归_來,其余的材料粗線條勾勒,涇渭分明、取舍有度,人物的形象就會鮮活而豐滿起來。但是,在學生的作文中,人物的形象雖然鮮活而豐滿,而反映的不是真善美的社會正流,而是假惡丑的社會逆流,這就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撥開云霧見太陽。例如,有一次,我讓學生到社會中去,用自己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真諦,去書寫人生。而在收來的作文中,一個學生的《乞討者》給我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某某街道西大橋是我上學、放學的必經(jīng)之路,有一段時間,那里總有一個瘦骨嶙峋的老奶奶,她是一個無人問津的乞討者。通過她,我看到五彩繽紛社會上的一點油垢,我看到錦繡山河美景上的一個斑點。
在那寒冷的冬天,她只穿幾件既單薄又破舊的衣服,沒有御寒的被子與棉衣,只有一個露著破布條的口袋。她躺在那里,臉上掛滿了愁容,不看眼前的鬧市,不聞他人的笑語,只靜靜地享受著太陽的光輝。每每見此情景,我都不能自已,淚水時常在眼里打轉。心酸之后,就是憐憫,每天,我都把自己僅有的生活費,丟在她的破瓷碗里,她每次都會感激地說著同一句話:“謝謝你,好人!”
我常想,她的子女是誰?她家住哪里?為什么那么大的年紀還流落街頭?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能幫她做些什么?我希望社會收容她,讓她有一個溫暖的家,衣食無憂,快快樂樂安度晚年。
希望天下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希望天下子女都能孝敬父母,希望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能代代相傳。
這篇文章雖然寫得很真實,但卻觸及了輿論的正確導向。學生的觀察是細致的,學生的心地是善良的,面對社會的方方面面,學生很可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時,老師就要加以引導,讓學生知道社會在飛速發(fā)展的同時,存在“一點油垢”是正常的。所以,看過文章之后,我趕忙找這個學生交換意見,又到現(xiàn)場探個究竟。確定屬實后,又與有關部門取得聯(lián)系,共同幫助老人找到了家。這正是:學生的一篇文章,成就了一件善事。
總之,這些從心里流淌出的文字,之所以這樣可愛,是因為學生有了自己的語言,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洞悉社會的慧眼。這些文章,在榨干了虛假與做作之后,變得真切而自然,樸實而無華,生動而活潑。
參考文獻:
[1]趙仲春.我們需要怎樣的高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3(4):64-66.
[2]鐘吉光.逼迫產(chǎn)生了幸福的文字流淌[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2(2):95-98.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