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
摘要:由于高中物理的課程內(nèi)容不僅僅包含理論知識,還包括動手操作的技能,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心思沉浸到教學中,才能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高中物理學習的邏輯思維互動性和線性數(shù)據(jù)交互性特點,使得探究學習教學方法的滲入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利用師生之間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能夠最大響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彌補學生的學習短板,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學習的情感氛圍,有著其它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強化探究學習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如何開展進行了分析。
關(guān)鍵詞:探究教學 高中物理 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應試教育中,單一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對于挖掘?qū)W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思維方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就好像是“學生喜歡把蘋果切開來吃,而老師卻告訴學生蘋果只能整個吃,并告訴學生盡管切開吃也可以,但在考試種這樣作答是不正確的”一樣,無疑,這種教學方法嚴重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再發(fā)展。師生之間不透明的情感交流,對教學的影響也是作用巨大的。
物理學知識的邏輯思維互動性和線性數(shù)據(jù)交互性特征使得高中物理教學除去基礎理論知識的“灌輸式”教育以外,更多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而這種多角度、空間性、立體性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更多地來源于“學生之間思維的互動碰撞”。強化師生之間探究教學方法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一、轉(zhuǎn)變教學模式,有序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課程觀念中,教學方法僵硬死板,不顧學生的發(fā)展實際,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因此,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導致了物理教學效率的低下。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是處于身心發(fā)展最迅速時期的,對知識需要一個內(nèi)化的過程,教師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效率,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教學,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改變過去學生聽、教師講的的傳統(tǒng)模式,建立一套教師與學生互動交往,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進行教學,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并在教學中不斷思考、探索,掌握物理科學知識與技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當前多數(shù)學生都處于“6+1”的家庭成員結(jié)構(gòu)模式,沒有兄弟姐妹的情況下極易產(chǎn)生相對自我的生活情感狀態(tài),不善于處理與同學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是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的通病。如何在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兼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學生健康身心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拓寬物理教學知識面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任務,在教學中適當拓寬物理知識信息量,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既能學到知識,又寓教于樂。教師應當用自己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精深的專業(yè)知識為依托,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度交流,讓學生喜愛物理學科,喜愛物理教學。
同時,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素養(yǎng)提高,加深對學科的研究,使自己成為課程的研究者,更好的整合物理學科知識。教師還應當注意收集教材外的物理知識信息,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入手,加強物理學科的學科內(nèi)容建設,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
強化探究互動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面對探究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物理老師要及時進行預判,并作出有效的規(guī)劃和指導,最大限度避免問題的出現(xiàn),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就說明,在高中物理探究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前期準備、中期學習,還是后期總結(jié),教師都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既不能完全參與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主導學生的學習,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學習,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尺度需要教師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去具體把握。
三、注重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
物理教學的一個重中之重就是實驗,尤其在高中學段更是如此,如何上好物理實驗課,是對教師提出的一個考驗。教師應當為實驗課精心做準備。首先,教師必須明確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仔細做好實驗前的準備,詳細規(guī)劃,并讓學生理解實驗的目的,教師還要做好實驗的組織工作。其次,教師需要進行隨堂示范演練,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的重難點,掌握實驗要求的注意事項,記錄操作環(huán)節(jié)中極易出錯和混淆的部分。最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任何時間有不明白的知識點空白都需要及時向老師提出,以便圓滿完成實驗,達到教學預期效果。
物理實驗的操作需要教師與學生密切的配合,教師之間頻繁有益的互動,對于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物理教師需要在教學之余盡可能多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和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這樣才能保證師生之間探究互動教學模式的順利推行。
四、結(jié)語
高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師做好多方面工作,要轉(zhuǎn)變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交流,注重實驗教學。高中物理學中的基礎理論知識點較多,同樣也離不開直觀有效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因此,高中物理教師一味依賴于小組學習的方式去讓學生掌握高中物理學中的基礎知識點,自然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且長時間使用分組學習的方法也會讓學生失去最開始的新鮮感,從而對課堂失去興趣,對物理學失去積極性,掌握所學知識就變得天方夜譚了。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尤其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缺點。但只要教師熟悉掌握分組學習的教學技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合理運用,對于一線初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工作將呈現(xiàn)出“錦上添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文慶.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反思能力的理論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5.
[2]蔣蕾.如何發(fā)揮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佟玉滿.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