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海鋒
【摘 要】初中是學生積累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階段,良好的學習過程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如魚得水。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高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
【關鍵詞】初中化學 高效課堂 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33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指教學效率高或者教學目標高度達成的課堂,具體地說,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完成基本課堂目標的基礎上,升華課堂,讓整個課堂更具有感染力,完成效果更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明白高效這個詞,高效絕對不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節(jié)約了多少時間完成預定課程內容,也不是指教師在課堂表現(xiàn)中有多么優(yōu)秀、多么流暢,高效課堂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和課程的最大受益者。高效是指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優(yōu)化,效率最大化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即課堂容量和課外學業(yè)負擔等。效益最優(yōu)化是指學生受教育影響的積極程度,即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生不僅得到了知識和技能的提高,還在個人品德、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成為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評價高效課堂的三個標準可以概括為: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和教學效果。
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努力,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包含充足的知識量,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好。教師和學生的努力可以看作整體,也可以看作獨立的部分。整體是指,構建高效課堂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師生有足夠的默契保證課堂流暢進行,學生也更加活躍。獨立是指,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為構建高效課堂做出努力,當然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
一、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
高效的課堂需要立足于學生,因此,教師在考慮課堂設計時,要保證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得到關注。強烈的興趣可以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和投入度,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三個方法:
第一,巧妙設置問題,層層深入。對于一開始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培養(yǎng)起化學思維,學生在面臨一個課題時,總會覺得茫然,無從下手,教師應當利用問題,誘導學生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然后逐漸推導出知識。這樣的教學不僅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例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今天要進行空氣調查,讓大家猜猜大氣里面有幾種氣體,學生就會根據(jù)自己的常識,說出一些氣體,教師予以肯定,接著介紹空氣的成分。然后,教師告訴學生在空氣中各種氣體所占的比例,拿出一個氣球,告訴學生,這是一個飛不起來的氣球,可是其他氣球都能飛,讓同學猜想原因。
第二,引入情景化教學,化難為易。情景化教學可以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置情景,從而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情景化教學可以通過兩個方式:實驗演示和生活情景。實驗演示是指在學習一些現(xiàn)象或者影響時,教師通過親自演示或者指導學生進行實驗來直觀地呈現(xiàn)效果,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更好的效果。生活情境是指教師在講授知識時,以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或者實際應用為例,讓學生能夠根據(jù)生活知識來解析化學現(xiàn)象,增加生活經(jīng)驗和化學知識。
第三,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豐富度。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工具。多媒體整合影視、圖畫、聲音等資源,讓學習過程更加立體,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習效果更好,同時,由于多媒體的運用,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在不變的時間內為學生呈現(xiàn)更多的課堂內容,極大地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的豐富度。
二、培養(yǎng)師生默契,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在一個高效的化學課堂中,學生和教師是合作的關系,融洽的合作和回應會讓課堂更加流暢和活躍。因此,教師應當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默契,讓課堂氛圍十分融洽、和諧,從而讓學生通過喜歡教師,也逐漸愛上化學這門課程。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采取三個方法,首先,化學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展現(xiàn)一名教師應有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技能,從而讓學生佩服。其次,在課上和課后,教師也應當展現(xiàn)出其他的人格魅力,可以適當?shù)嘏c學生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經(jīng)歷和求學經(jīng)歷等,讓學生從談話中感受到教師溫和、親切的一面。最后,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學生活動,對于學生提出的活動邀請,教師應當積極回應。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學生獨立進行學科學習的過程。具體而言,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學會怎么學習,即怎樣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并且在學習中提高自主性。在上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預習不是死氣沉沉地去看書,簡單地看一看書上的內容。而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活躍地去吸收書本知識,并且劃出重難點。在上課時,學生應當全身心地投入,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及時地回答提問,并且積極地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在課后,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深化理解,學生應當及時復習,并且完成作業(yè),有必要的話,學生可以另行購買輔導資料。有了足夠的學習自主性,學生會更加自信,在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從而與教師積極配合,將課堂效果最大化。
三、做好實驗教學,提倡全班參與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高效課堂就要打造高效實驗?;瘜W實驗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鼓勵學生動手,全班參與。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實驗時間,最大化實驗效率。在設計實驗前,教師要充分考慮實驗的可操作性和簡便性。這是指化學實驗要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同時實驗的材料和器具都是容易獲取的,不會對實驗造成阻礙。對于這些問題給予考慮之后,教師就可以著手進行實驗安排,要保證實驗流程流暢、學生分組合理、完成率高。為了保證實驗流暢,教師應該與學生約定,上實驗課時,學生應當提前五分鐘進入實驗室,教師則可以提前說明任務、分配人員、領取器材,從而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在同學進行實驗時,教師要在四處走動,盡量幫助學生避免錯誤,指導學生學習。在分組方面,教師要盡量采取分組形式,小組活動可以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從而更好地增強班級凝聚力?;瘜W實驗小組最好是固定的,這樣學生之間的交流和配合可以更加出色。
綜上所述,高效的化學課堂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配合,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