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鴻鷹
【摘 要】趣味性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因此教師在初中階段加強對趣味性語文教學的力度有著非凡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64
課改之后,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老師講,這樣的教學方式無法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無法拓展學生的思維層次。而趣味性教學對這些方面就能起到一定的彌補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對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教學建議,下面與大家一同探討。
一、明確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新課改提倡趣味性教學,那么它具有什么樣的積極意義呢?語文教學對學生、教師的影響都十分明顯。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從小學起學生就開始系統(tǒng)的學習語文知識了,進入初中階段,學生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非常重要。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思維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聽,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本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而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一般都是跟著教師走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會怎么學。這樣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語文產(chǎn)生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到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
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師必須做到的一件事,趣味性的教學要求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趣生動;要求在課堂中教師的講學能帶動課堂氣氛;能很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趣味性教學表現(xiàn)在不同的方面,教師可以準備有趣的教案,在課堂中采用有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準備與課堂相關的模型,和學生形成互動。在這樣的互動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出來,在這樣輕松的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包袱也不重,也就能夠記住更多的知識。另外,趣味性教學可以形成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習的情緒就會被帶動起來,這樣對班級整體的學習氛圍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趣味性教學的意義是非比尋常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趣味教學的實踐
只有明白了趣味性教學的意義,教師才有動力去探索如何采用趣味教學。初中語文知識包括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古詩詞、寫作等幾個板塊,每個知識點的教學都有不同的地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找到每個知識點的獨特之處,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
第一,對古詩詞趣味的教學。每一個單元結束的時候,都會有兩篇古詩需要學生背誦,老師講完古詩后需要學生背誦,雖然知識已經(jīng)講過了,但很多學生還是不理解它們的意思,學生只知道這是老師要求背誦的,所以每當老師布置下來的時候,學生就會規(guī)規(guī)矩矩的背誦要求的古詩文,因為記憶是一個遺忘的過程,在不理解其意思的情況下學生更容易忘記背過的課文,這樣的學習效果并不好?,F(xiàn)如今很多優(yōu)美的古詩文都被編寫成了優(yōu)美的歌曲,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把相應的古詩詞播放出來,讓學生欣賞其中的美妙之處。因為音樂本身就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對學生融入到文章所要渲染的氣氛是非常有幫助的,音樂也可以幫助學生放松情緒,讓他們在課堂中保持一種輕松的心情,這樣對學生記住知識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對閱讀理解的趣味性教學。閱讀理解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都是一個較難的知識點,閱讀理解的提高除了需要學生多加練習以外,也需要講究技巧。在閱讀理解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很多,而如何把閱讀講得生動有趣,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閱讀一般分為議論文、說明文、小說、散文等,小說相對于學生來說較為簡單,掌握其知識也容易;因為散文的語言比較難懂,所以掌握散文較為困難。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類別的文章的時候,因為好奇心的驅動,他們的興趣是很高的,但隨著知識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就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下降,繼而影響學生的成績。
閱讀的基礎教學不可少,如何區(qū)別不同的文體,如何判斷文中所采用的各種手法,如何解答課后的習題等這些問題,這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量和一定的練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可以采用問題提問、音樂導入等教學方法,如在教學《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把適合這篇文章的音樂找出來,還可以把有關背影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觀看,還可以讓學生想想在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背影的是誰,通過有效的提問讓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課堂中來,讓他們體會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讓他們在快樂中掌握知識。
第三,寫作的趣味性教學。寫作同樣是一個教學難點,在小學期間學生就要求被寫作文,在初中的時候對寫作的字數(shù)要求更多,對文章寫作的總體要求也都提高了,所以學生會感覺作文很難寫,這些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作文的時候要改變學生的畏難情緒,加強對作文的練習。作文教學可以結合素材來教學,每天的新聞還有身邊的趣事,都可以結合到作文中來,因為寫作來源于生活,只有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影響深刻的事情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才能抒發(fā)出真切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才是真實的、感人的。不同類型的作文需要不同類型的素材,比如要求學生寫關于自強不息方面的內容,就可以把張海迪、千手觀音等素材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中;在進行作文講學時,教師就應該把各方面不同的素材融合到各種文體的作文中去。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講述一些名人名事、新聞等,學生對這些的興趣是比較濃厚的,所以這對集中學生注意力是有很大幫助的,這樣學生也能積累更多有用的素材。
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那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大大降低。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在日常學習中,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點,讓他們重視對語文的學習,在改變學生的思維后,教師再摸索有用的教學方式。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必須加以重視才能學好語文。
初中語文知識囊括很多方面,有效的利用有關課文的故事導入,能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充滿活力,富有好奇心,只要教師在課堂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就能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相應的教學措施指導學生的學習。另外,教師還要有一顆創(chuàng)新的心,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