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作元
【摘 要】地理課本中各種形象生動的圖畫使得很多初中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地理時就對地理學科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很多地理知識是偏理科性質的,但是地理學科又屬于文科范圍,所以怎樣均衡初中地理的文理特性教學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初中地理 領域劃分 多媒體 地圖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3
很多學生認為地理就是科普世界地形的學科,對于各種未知的地方都可以通過地理來認識。確實,地理學科的開設能夠使學生了解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自然環(huán)境及風俗。然而,在對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卻可能會出現兩極化的現象,由于興趣的驅使,會使得一部分學生十分熱愛地理,對地理學習很有感覺;而也有一部分學生對地理并不是感興趣,所以對地理的學習也可能不放在心上。為了緩和這種狀況,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出相應的努力。
一、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既是分開的,又是能緊密聯系的
地理教科書的設計一開始是從宏觀角度來講的,先讓學生大體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所以,一開始地理設計的是經緯度、地球儀、七大洋以及地球的形狀大小、地球的自轉公轉,這些都是導入學習,通過這些基本的概念讓學生對地球有宏觀了解,對世界有宏觀把握。初中地理偏理科性質的一面是在學習經緯度,是需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能夠靈活運用。因為地理所涵蓋的是世界,從時間、空間上都是以整個世界來講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講比較典型的一例,然后學生通過所學,將此規(guī)律應用到其他方面。這需要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的,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做到舉一反三,而地理考查的都是不同地區(qū)的,所以學生在學習地理時需要靈活處理。
對于中國地理,大體就是中西部的差異,中國的地形、中國在世界地圖中的位置,這是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識;對于人文地理,文科性質就很強了,人文地理考查的一般都是某項工程的意義,例如南水北調工程的路線及其意義,對途徑地區(qū)的自然地理方面的意義影響,這些都有固定的答案套路。中國地理學習的都是對中國的人文自然有一定了解,一般地理教材的設計是先讓學生了解宏觀地理,對地理學科產生大體了解。地理其實也就是一門宏觀的學科,該學科不同于歷史政治,對一些時間等細節(jié)要求過甚,要求學生能從宏觀角度去把握;對于世界地理,學生需要對世界地形有大體了解,對于世界氣候等知識都需要有一定了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通過中國地理來導入世界地理的講課,中國地理的地形、氣候等學習方法都可以用到對世界地理的學習,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是緊密聯系的,對于世界地理的宏觀性,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方便學生理解。世界地理的人文地理是要求學生能夠及時了解世界形勢,因為地理考試中,經常都是用一些世界新聞或者是熱點新聞作為考題來源或者是考試材料,在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要注意及時向學生灌輸熱點新聞,尤其是一些自然災害等地區(qū),這些地區(qū)都是地理考查中經常出現的。隨著地理知識的儲備越來越多,學生可以將經常出現在考題中的一些國家地區(qū)作為重點學習對象,將這一部分地區(qū)的人文、地形及其一些國家政策弄明白,這樣在考試中就不會太陌生。所以,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授學生地理專業(yè)知識,而且能夠做到及時向學生傳授一些與地理相關的新聞時事。這樣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學習了地理,而且能夠用學過的地理知識理解一些地理現象。
二、多媒體是非常直接的教學手段,要善于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的應用在教育領域已是非常普遍了,在地理學科中多媒體的應用應該是作用比較大的,除了教師的個人教學習慣,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是應該經常用到的。地理中一些特殊地貌,例如喀斯特地貌;一些特殊地形,例如盆地山丘等等,還有一些地區(qū)的風土人情,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為了讓學生對地理的一些基本的地形地貌有一定了解,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來讓學生來了解,雖然初中地理教科書中有一些基本的地貌附圖,但是,并不全面,基本上都是一些特殊的一例兩例。雖然多媒體的應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師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對于地理教學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舉例來講,教師在講世界不同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世界的氣候類型圖呈現出來,雖然學生都有地圖冊,但是在講課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自己對著一張氣候圖,有一些反應慢的同學會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所以教師利用多媒體,隨時隨地將所講之處給學生標劃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學習。
整體的世界氣候圖學習完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某一地區(qū)的氣候拿出來單獨講,地形影響一個地區(qū)的氣候,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單獨拿出來的這個地區(qū)的地形、地貌、氣候成因、地理位置或者是海陸位置影響的氣候,這些如果只是用地圖冊或者是教科書來講授,將課本翻來翻去,不僅是對課堂秩序的影響,更浪費了課堂時間,使得學生大腦反應遲鈍。所以,教師在講課之前,做好講課所需的知識課件,在講課時,將課堂有條不紊地進行,條理的知識結構,更加方便學生學習理解。不僅是在講氣候方面,在地形、人文、環(huán)境方面,多媒體都是教學的不二選擇。
三、地圖是地理學習最重要的工具
學習地理,就是要求學生能夠對各種地圖有一定了解,學習之后,能夠對地圖有七分的掌握。很多地理成績好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時,并沒有看出對地理學習下了多大工夫,除了感興趣還有就是這部分學生能夠將地圖熟練掌握,地球儀也是一樣的性質。地圖中,每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周邊有沒有特殊的地形,這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這些都有涉及。所以初中階段,學生只要掌握一些比較重點的地區(qū)的經緯度、地形特點以及氣候類型和成因,這些知識點在客觀題與主觀題中都是能是在問題考慮的范圍內的。
如果學生對于地理學習沒有方向的話,就可以從地圖著手學習,經常性的看地圖,這時不僅要注意一個地區(qū)的地理位置,還要注意分析其周邊地區(qū)的地形。地理中的小知識特別多,為了能夠輕松記憶,學生要學會聯系記憶,根據一個中心點來擴散,例如在學習世界地圖時,以亞洲中國的四川盆地為中心點,向外擴散,四川盆地的經緯度就是比較好記的一個地形,比較特殊。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決定一個中心點,并以此向外擴散,去聯想記憶。
總而言之,地圖是地理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工具,多媒體是教師教學非常重要的教學工具,要善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