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林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對于班集體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與大家一同探究在新課改下,我們應當如何更有效地發(fā)揮好班級帶頭人的作用,切實搞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
【關鍵詞】高中階段 班主任 班級管理 策略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65
作為班主任,我們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有著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班集體是學生活動的中心,班集體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高中階段,學生本身已經面臨著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減輕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減少其可能存在的障礙。而在這一切的努力中,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井然有序而又溫馨和諧的班集體,是我們作為班主任,必須做好的職責之一。
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比較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升學的壓力,為了考取一所滿意的學校,實現自身的求學夢,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付出的努力較之以往任何一個階段都要多。而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我們能夠為學生做的事情就是努力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huán)境,以便于使得學生在身心愉悅的前提下,能夠比較舒心而愉悅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那么,具體地來講,我們應當怎樣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呢?以筆者之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努力。
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班主任而言,我們要想使得自身能夠真正的得民心,使得學生能夠自覺聽取我們的建議,服從我們的管理,我們就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只有建立在師生關系比較和諧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輕松而順利地管理好班級事務,由于師生之間的關系尚可,學生對于教師的管理也會呈現出比較服從的態(tài)度,這對于教師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組織班級活動,都是比較有利的。
當然,如果教師本身不能贏得學生的喜愛,或者學生對教師的某些舉動,或者是做法表示不滿,那么,教師要想更加順暢地開展好班級管理工作,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必然會多走彎路,在這種情境下,教師要想真正管理好班級,使得自己所帶的班級能夠勝人一籌也將變得比較困難。因此,在筆者看來,我們要想真正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想要擁有一個比較好的班級,那么,在平時我們就需要努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努力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使得自身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這是教師開展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最為重要的方面。
其次,定期組織班會,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對班級事務的意見,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比較優(yōu)質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一個好的班集體,絕對不是一個“寡頭”制的班級,班級事務不能由班主任一個人獨斷專裁,而應當由全體同學群策群力,集體協商,共同決定。為了更好地了解到學生近期在各方面的表現,更為準確地傳達學校相關的指導精神,在每一周,我們一般都需要定期地開展班會,一方面是為了班主任能夠及時地傳遞學校關于學生工作的相關訊息,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及時的管理和糾正;另一方面,班會也是一個學生們能夠盡情發(fā)表自身對學校建設和學生學習等方面的個人意見和建議的平臺,通過班會這個平臺,教師可以比較充分地了解到學生的相關需求和對于某些問題的看法和建議,便于教師及時向學校傳達,從而為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學校的整體建設有所幫助。
當然,班會的開展,也是一個學生們互相交流、增加彼此感情的舞臺。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將一些問題拿到班級內來協商解決,通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和交換意見,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及時地鍛煉自身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從而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進而促進班級管理民主化,這對于班主任更好地提升自身對班級管理的質量來講是非常有益處的一種策略。
再次,加強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情況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也是助力教師更好地開展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作為班主任而言,要想真正使得自身的管理能夠深入人心,更加全面而具體,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就需要及時加強自身與學生及其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
從學生這一個方面來講,通過加強我們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往,我們可以對學生的相關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做的益處是,一方面增進了我們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距離;另一方面,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往,我們也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到自身在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從而及時地彌補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促使自身的工作業(yè)績有所提升。另外,通過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我們可以對學生在平時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等方面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從而與家長一同攜手,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班級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更優(yōu)質而舒心的班級環(huán)境中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最后,建立民主化管理的班級機制,班委會成員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改變以往的任命制,也是使得學生能夠在新課改下,更大程度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發(fā)揮好主人公精神的策略。班集體并非班主任一人所有,它是師生共同的“家”,因此,對于班級事務和班委會成員的選擇我們一定不能太隨心所欲,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群體的訴求,適時地將“權”交到學生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而民主化的選擇為最能代表大家共同訴求的班級領導班子,真正地為學生謀權益,辦實事。如果學生能夠學習在這樣的一個班集體,那么,他們必然會身心愉悅地參與到班集體的活動和管理中去,真正的發(fā)揮自身的主人翁精神,也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級事務,真正提高班集體各項工作的質量,從而構建更優(yōu)秀的班集體,也唯有如此,班主任的工作才能更有效率地開展下去。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能夠促進班集體管理更趨規(guī)范化、有序化的方式也有很多,但這一切的前提必然是學生群體的擁護和支持,如果得不到學生的支持和擁護,班主任必然勢單力薄,想要靠威脅和強權壓制學生的方式來管理班級的形式,最終必然只能獲得失敗的結局。因此,作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一定要方法得當,希望筆者以上所提及的幾種班級管理的方式能夠對大家日后的工作有所啟發(fā)和幫助。